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26篇
  免费   3335篇
  国内免费   1950篇
医药卫生   38311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1089篇
  2021年   1306篇
  2020年   1110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643篇
  2017年   893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1259篇
  2014年   1683篇
  2013年   2059篇
  2012年   2966篇
  2011年   3233篇
  2010年   2902篇
  2009年   2632篇
  2008年   2767篇
  2007年   2616篇
  2006年   2323篇
  2005年   1866篇
  2004年   1301篇
  2003年   1087篇
  2002年   895篇
  2001年   813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总结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其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关键词、主题词、引文追溯等途径检索Pubmed、Elsevier-SDOL、Embase、Foreign medical journals service、万方医学期刊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检索1990-2011年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对其胰岛素抵抗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入选文献资料,采用RevMan 4.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个RCT,共240例OSA患者,meta分析表明CPAP无显著改善OSA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WMD=-0.29,95%CI-0.86~0.29,P=0.33),纳入文献表明CPAP干预不显著降低OSA患者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结论 CPAP治疗并没有改善OSA患者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白天挤粘法检出蠕形螨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挤粘法对4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在显微成像系统下观察并记录拍照,同时调查受检者个人卫生习惯。结果 434名学生中158人感染蠕形螨,感染率为36.41%,男生感染率为26.79%,女生感染率为42.48%,女生显著高于男生(χ2=9.64,P<0.01);毛囊蠕形螨面部感染率(69.62%)高于皮脂蠕形螨(17.09%)(χ2=44.38,P<0.01);卵检出率19.60%,高于常规检查方法的卵检出率。检出的螨虫在透明胶纸上保存时间较长,20d左右蠕形螨的形态依然清晰可辨。结论白天挤粘法取材方便快速,操作简单,观察标本时间足够,适合临床检验和大样本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993.
王倩  曹瑞  张磊  付国强  王枫 《职业与健康》2015,31(7):909-912
目的研究不同的储存利用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胃酸条件下维生素E对其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用菠菜、空心菜、油菜为原材料,分别研究新鲜时期和经清炒加工之后各4种不同储存方式(25℃袋装、25℃普通、4℃袋装、4℃普通)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胃酸条件下维生素E对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结果新鲜蔬菜的全部4种储存方式在储存过程中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后降,4种储存方式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幅度有如下趋势:25℃袋装>25℃普通>4℃普通>4℃袋装;经清炒加工后的4种储存方式的熟菜,菜体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12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达到峰值,25℃袋装条件下24 h时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最高。胃酸条件下维生素E和维生素C均有抑制蔬菜中亚硝酸盐生成的作用,蔬菜加工后12小时以内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购买蔬菜和食用时,应尽量选择新鲜蔬菜,加工后蔬菜应放冷藏袋装储存并在12小时内食用,加工后蔬菜中添加维生素E对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显著,适合作为补充营养素来抑制蔬菜中亚硝酸盐在体内的生成。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探讨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中的自身免疫反应.方法:20只SD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于坐骨神经旁的方法建立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坐骨神经痛模型);对照组大鼠手术方法同实验组,但不放置髓核.术前及术后1、2、3周时采用爬坡实验及后肢机械缩爪阈值测定评估大鼠造模前后后肢运动能力及痛觉过敏的变化.术后3周时处死动物应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12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髓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情况;应用BCA蛋白定量法观察坐骨神经中磷脂酶A2(PLA2)的活性.结果:所有大鼠模型建立前爬坡试验结果均为Ⅳ级,造模后对照组爬坡试验仍为Ⅳ级,实验组在造模后1、2及3周时爬坡试验均为Ⅲ级.实验组大鼠造模后1、2、3周时的后肢机械缩爪阈值分别为67.2±8.4、41.3±5.2及40.7±5.3mmHg,较术前(90.4±5.0mmHg)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出现较为明显的痛觉过敏.术后3周实验组大鼠血清中IgG含量4.98±0.96g/L及IgM含量1.45±0.37g/L较对照组(4.31±0.77g/L及0.79±0.35g/L)明显上升(P<0.05);血清中TNF-α、IL-6、IL-12的含量(205.77±46.32pg/L,186.4±87.3pg/L,69.23±27.46pg/L)较对照组(11.01±2.53pg/L,85.0± 13.2pg/L,21.65±11.93pg/L)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大鼠移植髓核中出现抗原抗体复合物阳性沉积,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坐骨神经中PLA2活性为0.0766±0.0039μmoL/(min·L),较对照组0.0006±0.0010μmoL/(min·L)明显升高(P<0.05).结论:破裂型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中存在着由移植髓核引起的全身及局部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这可能是导致其疼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索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的手术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123例行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资料,包括胸内吻合及颈部吻合者,男87例,女36例;年龄38~72岁,平均59岁.按吻合部位分为:胸内吻合组(Ivor-Lewis)74例,腹腔镜游离胃,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切除,右胸顶胃食管吻合,带蒂大网膜包埋吻合口;颈部吻合组(McKoewn) 49例,胸腔镜食管游离,腹腔镜游离胃,胃食管颈部吻合.比较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术后声嘶发生率、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及术后2个月内吻合口狭窄),手术时间、吻合口操作时间、手术中失血量、ICU监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123例无手术死亡.胸内吻合组与颈部吻合组相比,手术时间及吻合口操作时间均显著增长[(371.22 ±28.38) min对(313.47±18.77) min和(72.68±9.04) min对(36.14±4.43) min];术中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吻合口瘘(4.1%对18.4%)和吻合口狭窄(1.4%对17.5%)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术后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0.89±3.81)天对(24.31 ±6.27)天];胸内吻合组与颈部吻合组术后声嘶及ARDS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食管中下段癌,全胸腔镜下应用普通吻合器行Ivor-Lewis手术及袖套式大网膜包埋吻合口手术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对于上段食管癌仍应遵循McKoewn术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小鼠肝脏祖细胞(AHPCs)增殖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改良Seglen二步法原位灌注结合机械离心获取AHPCs,体外培养并持续观察超过40 d.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AHPC及其形成的克隆进行白蛋白、甲胎蛋白(AFP)和细胞角蛋白19 (CK19)染色.取原代培养12d的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含As2O3)、低浓度组(含2μmol/L As2O3)和高浓度组(含4 μmol/L As2 O3).干预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Ki-67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尿素浓度的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AHPC可持续扩增超过40 d,培养第1天强阳性表达白蛋白,培养第5天细胞克隆开始表达AFP,第35天表达CK19.阴性对照组所含Ki-67阳性细胞的比例较高(25.1±2.8)%,而As2O3(2μmol/L)组[(18.8±1.0)%]和As2O3(4μmol/L)组[(11.8±2.0)%]的Ki-67阳性细胞比例逐渐降低.Ki-67 mRNA的表达量在As2 O3(2μmol/L)组(0.823 ±0.012)明显下降,并以As2O3(4μmol/L)组(0.309 ±0.002)降低最为明显.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PCNA表达逐渐下降,并呈剂量-效应关系.阴性对照组细胞代谢产物尿素浓度较高[(0.586 ±0.056) mmol/L]随着As2O3浓度增加As2O3(2μmol/L)组[(0.506±0.058) mmol/L]与As2O3 (4 μmol/L)组[(0.410±0.045) mmol/L]尿素浓度逐渐下降.结论 成功建立AHPC体外培养模型.As2O3能抑制原代AHPC的增殖,并降低其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不同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建立时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ASAⅠ或Ⅱ级,其中胆囊切除术22例(LC组),妇科腹腔镜手术24例(LG组)。腹腔充CO2气体,维持腹内压11~13mmHg。所有患者分别于入室后(基础状态,T0)、CO2气腹后即刻(T1)、气腹达11~13mmHg后5min(T2)、10min(T3)、30min(T4)及术毕放气后5min(T5)各时点测量并记录HRV中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标化的低频功率(LFnu)、标化的高频功率(HFnu)、LF/HF的比值。采用频域分析法,得出心率功率谱图。HRV总功率(TP)频段范围是0~0.5Hz,其中LF0.03~0.15Hz,HF0.15~0.35Hz。结果与T0时比较,T2~T5时LC组LF、LFnu及LF/HF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HF、HFn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G组HF、HFnu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LF/HF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LF、LFnu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LC组比较,T2~T5时LG组LF、LFnu、HF及HFnn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后LF/HF显著升高,交感/副交感自主神经张力失衡,表明CO2气腹后两种腹腔镜手术均能使心交感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肝脏悬吊法进行第二肝门旁肝肿瘤肝切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例第二肝门旁肝肿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术中顺利放置悬吊胶管并成功手术.行右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右肾周脂肪囊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左肝内外叶2个血管瘤分别切除1例,右半肝+Ⅳ段部分切除术1例,左半肝+右肝Ⅷ段+右膈肌浆膜切除1例,右肝Ⅵ,Ⅶ段规则切除术1例.术中无断肝时误伤下腔静脉者,行右膈肌浆膜修补1例.中位手术时间375 min(295~460 min),中位出血量2 000 mL (750~8 000 mL),中位输血量1 000 mL(0~4 000 mL).术后胸腔积液2例,均经穿刺抽液恢复.无胆瘘,无腹腔感染.均痊愈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0 d.术后随访1~12个月,1例肝细胞癌有局部复发.结论:应用悬吊法进行第二肝门旁肝肿瘤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调节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活性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从大鼠肝脏分离纯化培养HSCs;DCFH-DA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对HSCs中活性氧的影响;通过CCK-8比色法检测白藜芦醇对HSCs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SCs的α-肌动蛋白(α-SMA)表达.通过PCR检测白藜芦醇对HSCs活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给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腹输注白藜芦醇,检测肝组织病理切片,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从大鼠活体分离培养HSCs.白藜芦醇可抑制HSCs中活性氧的产生;明显抑制HSCs的α-SMA表达(103 ±7,90 ±7,63 ±4,53 ±3,F=62.179,P <0.05)与增殖(0.536±0.052,0.411±0.047,0.327±0.063,0.312±0.032,F=12.776,P<0.05);抑制HSCs活性相关基因(大鼠生肌调节因子、胶原蛋白Ⅲ及胶原蛋白Ⅰ)的表达(122 ±.5,96±3,68 ±3,60 ±3,F=180.600,P <0.05) (100 ±8,82±3,53±3,51 ±2,F =77.451,P<0.05) (170±3,147±4,92 ±3,90 ±2,F=462.878,P<0.05).大鼠活体实验显示白藜芦醇可降低肝羟脯氨酸含量及血清胶原蛋白Ⅲ和透明质酸水平(358.3 ±20.2,320.5±15.3,290.3±24.5,F=23.929,P <0.05) (32.8±3.1,28.9±1.3,25.3±1.8,F=20.050,P<0.05)(276.3±17.8,225.3±28.3,195.4±11.2,F=18.585,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够抑制大鼠HSCs的活化增殖,对活体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白藜芦醇的抗氧化及抑制MyoD的表达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的疗效。方法对18例脊柱结核伴神经症状患者术前均行≥3周抗结核治疗,手术行前路、后路或肾切口入路等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及选择性内固定。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结果患者神经损害症状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胸腰段(T12~L1)结核患者切口延迟愈合,经清创及调整药物结合换药愈合。患者植骨均融合。复查X线片未发现脊柱失稳现象,内固定物无断裂。随访期内未见结核复发及脊柱畸形发生。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基础上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神经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