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20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非特异性输尿管炎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特异性输尿管炎少见 ,术前易误诊为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我院 1 990~ 2 0 0 0年共收治非特异性输尿管炎患者 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3~ 5 3岁 ,平均 3 6岁。单侧 3例 ,双侧 2例。左侧 3例 ,右侧 4例。累及中下段 4例 ,累及全段 1例。上尿路急性梗阻 1例 ,慢性梗阻 4例。既往患“慢性前列腺炎”1例 ,“尿路感染”2例。镜下血尿 2例。尿培养阳性 1例 ,阴性 4例。B超均提示梗阻以上尿路扩张积水。 4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节段性狭窄 ,1例行经皮肾穿刺造影显示输尿管下段…  相似文献   
32.
自发性肾破裂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我院遇到一例。本文从发病机理、诊断及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及时探查、酌情处理是治疗本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术前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并联合多排螺旋CT(MDCT)扫描诊断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12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行膀胱全切患者术前的肿瘤VEGF-C的蛋白水平的表达,并MDCT平扫及三期强化动态扫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有无转移.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且淋巴结转移组癌组织中VEGF-C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两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VEGF-C与螺旋CT两者评估膀胱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是:87.0%,67.9%,74.8%与47.8%,80.2%,68.5%; VEGF-C联合MD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84.0%,准确性为86.6%.结论 VEGF-C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道浸润和转移有显著相关性,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C表达能够预示盆腔淋巴结是否转移.术前VEGF-C表达可有效地判断膀胱癌淋巴结转移,联合MDCT扫描可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盏憩室合并肾钙乳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使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治疗的12例肾盏憩室合并肾钙乳患者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采用单通道一期完成操作,平均手术时间为81.30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1.00 d,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0.25 mL.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复查腹部平片无钙乳残留.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患者症状消失,憩室术区未发生肾钙乳或肾结石.结论 超声引导微通道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盏憩室合并肾钙乳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自1991年1月~1998年4月收治10例30岁以下膀胱肿瘤。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占同期膀胱肿瘤的3.8%(10/261)。男7例,女3例。年龄1.5~30岁,平均20.5岁。病程7天~5年。首诊临床症状:血尿5例,排尿困难2例,体检B超发...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器官移植受者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1例器官移植受者术前1周、术后16天及10例移植术后发热时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HHV-6DNA。结果 术前7例和术后19例的PBMCs中检测出HHV-6DNA,10例发热患者中8例HHV-6DNA阳性。对10例发热患者用阿昔洛韦治疗,8例症状得到控制,2例死亡。结论 应用  相似文献   
37.
患者 ,男 ,2 9岁。因大小便失控 ,于 7岁时 ( 1 973年 )在本院诊断为先天性脊柱裂、神经源性膀胱 ,未作特殊处理 ,嘱患者家属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1 994年出现双侧腰痛 ,B超发现双肾积水 ,体检发现肛门松弛 ,鞍区感觉减退 ,球海绵体肌反射阴性。 1 996年 1 0月入院检查尿素氮 6.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前列腺体积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水平,并评价年龄和前列腺体积与上述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89名40~89岁男性血清tPSA和fPSA水平及fPSA/tPSA比值,同时应用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方法统计年龄和前列腺与各PS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40~49岁组前列腺体积(ml)、tPSA(ng/ml)、fPSA(ng/ml)、fPSA/tPSA分别为(12.4±2.9)、(0.79±0.18)、(0.21±0.17)、(0.33±0.13);50~59岁组为(19.7±5.8)、(1.39±1.03)、(0.43±0.37)、(0.31±0.15);60~69岁组为(26.7±8.4)、(2.32±2.50)、(0.69±0.49)、(0.30±0.16);70~79岁组为(31.2±10.1)、(2.82±2.87)、(0.87±0.52)、(0.32±0.14);80~89岁组为(32.3±14.3)、(3.16±2.90)、(1.03±0.96)、(0.31±0.17)。结论年龄、前列腺体积与PSA水平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Vit C Vit E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1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采用自由基清除剂、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和安慰剂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检测、细菌培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最大尿流率(Qmax)测定和IPSS评分。结果:A组好转18例,有效率47.3%;B组好转15例,有效率46.8%;C组好转21例,有效率65.6%;D组好转2例,有效率13.3%;A、D组比较,疗效明显,A、B、C三组间疗效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自由基清除剂可能成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0.
儿童尿路结石4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 1990至 1999年共收治儿童尿路结石 42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2例 ,年龄 1~ 14岁 ,平均 6岁。男 36例 ,女 6例 ,男女之比 6∶1。肾结石 2 2例 ,其中双肾结石 3例 ;肾盂输尿管结石 5例 ;输尿管结石 5例 ,其中双侧 3例 ;膀胱、尿道结石 10例。临床表现 :上尿路结石中血尿 2 4例 ,腰痛 2 1例 ,尿闭 1例 ,尿毒症 3例。下尿路结石中一般有尿频、排尿困难、排尿中断、尿痛及血尿等症状。 42例均行KUB检查 ,36例行IVU检查 ,阳性结石40例 ,阴性结石 2例。术前血尿酸测定 ,增高 7例。结果 上尿路结石 32例中开放手术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