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5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肛周Paget病伴直肠腺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61岁,因肛周瘙痒伴溢液半年入院.体检:肛周见暗红色斑块状隆起,占据大半肛周,该处延伸至肛管外皮肤2~3 cm,向肛内至齿状线.病理检查见肛周皮肤表皮内见灶状分布的印戒样细胞,考虑Paget病,后反复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可疑病灶,患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72.
胡翔龙、程莘农2位国家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编的科普丛书《金针之魂——经络的研究》业已出版问世,这既是中医针灸界也是整个医学界的一件盛事。在国家攀登计划30个项目中,“经络的研究”排在5项生命科学中的第2项,足见其重要性和时代要求。2000多年前我们祖...  相似文献   
473.
本研究应用细胞培养及反转录PCR(RT—PCR)技术,研究IL—1和EGF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PGs合成的限速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IL—1和EGF及PGs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子宫内膜的功能状态。1...  相似文献   
474.
紫花鄂北贝母含氯元素二萜成分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紫花鄂北贝母Fritillaria ebeiensis var.purpurea G.D。.Yu et P.Li磷 非生物碱部分中分离4种ent-kaurane骨架的二萜。晶Ⅰ C20H33OCl,mp153℃-154℃,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淡ent-kauran-16β-hydroxy-17-chloride,命名为鄂贝新醇(fritillaziebinol)。  相似文献   
475.
目的 为了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组织中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的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和原位PCR技术对 66例宫颈癌和 2 5例CIN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SP70表达率为 80 .3 %、72 .0 %和 2 0 .0 % (P <0 .0 1,P <0 .0 5 )。 5 2例HPVDNA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有 45例 (86.5 % )HSP70表达阳性 ,明显高于HPVDNA阴性组织 (5 7.1% ,P <0 .0 5 )。结论 HSP70与宫颈癌、CI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HPV可以诱导宫颈癌和CIN细胞中HSP70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476.
人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1基因的分子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克隆人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1基因片段,为进一步从事分子甲状腺学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RT-PCR法从人甲状腺组织RNAK 扩增出甲状腺牧场生围 因子-1基因片段(440-803bp);应用TA克隆对CP拉物进行分子克隆;EcoPⅠ双酶解法鉴定重组体。结果 获得TTF-1cDNA的一重组体(pCR^TMⅡ/TTF-1),经EcoRI双酶解表明克隆成功。结论TTF-1基因的分子克隆可进 一步研  相似文献   
477.
由益气活血中药蛆成的抗血挂告荆羟口培药2周.用氢清晗法扣教光多普勒法测定脑血流量,并经双侧颧总动脉结扎建立脑缺血模型,同紫外分光先度法测定缺血状态下动轴脑组织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本方能显著增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血流量,显著提高大脑皮层组织ATP和丙酮酸含量,而减少乳酸含量。提示本方具有明显政善实驻动抽脑循环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8.
背景: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物可降解支架和脱细胞同种或异种血管支架方面,但存在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如生物可降解支架生物降解速度的控制以及植入脱细胞天然血管支架可能带来供体来源病毒细菌感染受体问题等。 目的:采用超高压结合核酸酶洗涤方法(超高压脱细胞技术)处理同种异体血管,观察该方法的脱细胞效果以及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去除情况。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 单位:日本国立心血管病中心研究所。 材料:实验于2004-04/2005-04在日本国立心血管病中心研究所完成。选用健康雄性迷你猪幼猪,由日本九州鹿儿岛Japan Farm 食用猪养殖场提供, 体质量3~5 kg,猪龄1~3个月。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实验涉及的主要试剂和仪器:Hoechst 33258为日本同仁化学研究所产品;超高压设备KOBELCO为神户制钢所产品;PCR 为 GENEAMP PCR SYSTEM 9700产品。 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日本国立心血管病中心研究所完成。无菌条件下取出猪降主动脉血管,用超高压设备以981 MPa超高静水压(4 ℃)将供体来源细胞压碎,结合核酸酶的消化作用,PBS的搅拌洗涤,脱去细胞残片形成血管生物支架。 主要观察指标:①利用 Hoechst 33258 荧光探针,定量检测超高压脱细胞血管中DNA含量;用JEMl00cx型透射电镜观察血管组织细胞成分去除和支架纤维保留情况;用JBM5200型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超微结构;100倍光镜下观察血管壁形态结构。即从组织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组织化学水平评估超高压脱细胞方法的抗原去除效果。②用PCR方法检测幼猪脱细胞血管中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前病毒DNA,评估超高压脱细胞方法对以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为代表的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结果:①血管壁形态结构:血管壁纤维波浪状结构保存完好,组织内的细胞均被除去。②细胞去除效果:透射电镜见细胞成分均已消失。但保留有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已被完全脱去,只剩脱细胞支架。③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经过超高压处理,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被成功灭活,无法测出。而采用表面活性剂脱细胞组无法将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灭活。④ DNA含量:超高压脱细胞处理前,血管中DNA含量为(31.7±3.5)mg/L; 超高压脱细胞处理后,DNA含量为(1.16±0.23) mg/L,DNA含量显著降低(P < 0.01),提示超高压脱细胞方法已将细胞核及内容物大部分除去。 结论:实验证明采用超高压脱细胞方法可基本除去支架内细胞成分,可以将病源微生物杀灭(将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成功灭活)。  相似文献   
479.
目的肝星形细胞(HSC)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二甲基亚硝胺(DMN)的大白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探讨其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及HSC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白鼠腹腔内一次性大剂量注射DMN(50mg/kg)后,分别在6、12、24、36h和第1、2、3、5、7、10、14天,取肝组织进行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注射DMN后36h肝坏死最严重,在坏死区未见廿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结蛋白(Desmin)阳性的HSC;第5天,位于坏死周围肝实质区的HSC对α-SMA和Desrnin表达强阳性,这些细胞依靠残存的网状纤维移动到坏死区;第14天,坏死区被再生的肝细胞和纤维组织来代替。结论本实验结果证明,在一次性大剂量注射DMN而引起的大片状肝坏死中,包括HSC也发生坏死、脱落,而残存实质区内的HSC活化、增生并移动到坏死区内,参与肝细胞的再生和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80.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迄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它有许多奇特的现象:在塔内,牛奶鲜肉能长期保鲜;关节痛、头痛、牙痛、全身疲劳,在塔内持上一会,疼痛减轻,疲惫消除,精神焕发。将放置塔内一定时间的水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