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6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烧伤患者2748株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供近年烧伤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状况的流行病学资料,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 选择2003年3月-2011年6月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478例患者1977份临床标本(血液、导管、创面分泌物等),共分离出病原菌2748株.用API细菌鉴定板条鉴定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选择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等55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 5.3软件统计分析如下项目:各年度不同类型、不同标本来源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情况,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变化情况. 结果 2748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879株占68.38%、革兰阳性球菌628株占22.85%、真菌241株占8.77%.创面分泌物标本病原菌检出率最高(1022株占37.19%),其次是呼吸道(995株占36.21%)和血液(421株占15.32%),其他类型标本检出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共996株占36.24%,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依次为495株占18.01%、395株占14.37%.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逐年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稳定.检出的葡萄球菌中以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共484株占17.61%.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E、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低于30.00%,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仅为39.68%,除此之外,这2种细菌对其他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呈多药耐药,耐药率为57.91%~100.00%.2004-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奈替米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妥布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低于1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米诺环素、夫西地酸和复方磺胺甲(晤)唑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82%、9.35%、2.21%和31.85%;该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四环素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真菌感染率很低,且对药物的耐药率不高;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5.00%,除对5-氟胞嘧啶的敏感率略呈下降趋势外,对其他4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近年引发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中,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所有分离菌株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多药耐药性尤为突出,鲍氏不动杆菌将可能取代铜绿假单胞菌成为烧伤感染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362.
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IκBα降解和NF-κB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抑制性κB(IκBα)降解、核因子-KB(NF—KB)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烧伤血清诱导内皮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的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对照组)、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内皮细胞。采用Westem印迹法检测血清刺激30、60、90、120min后内皮细胞IκBα蛋白降解情况,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血清刺激30、60、120、240min后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烧伤血清刺激内皮细胞后30min,IκBα发生明显降解,刺激后60min达高峰,2h后表达逐渐升高;烧伤血清刺激内皮细胞后30min,NF-κB活性迅速升高,30~60min达高峰,2h后逐渐回复基础状态。PDTC能有效抑制烧伤血清作用条件下内皮细胞IκBα降解、NF-κB活化。结论 烧伤血清可诱导内皮细胞IκBα降解,活化NF—κB,从而在烧伤后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3.
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核移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了解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核因子 κB (NF κB)异二聚体 p5 0 /p6 5核移位 ,以及核抑制因子κB(IκB)α降解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烧伤血清对内皮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 30 4 ,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DTC)刺激内皮细胞 ,并以正常培养的内皮细胞为对照。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刺激 30、6 0、12 0、4 80min后内皮细胞 p5 0 /p6 5核移位情况 ,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刺激 30、6 0、90、12 0min后内皮细胞IκBα蛋白降解的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烧伤血清刺激内皮细胞 30min后 ,p5 0、p6 5即发生核移位 ,30~ 6 0min达高峰 ,2h后恢复至刺激前状态 ;而烧伤血清刺激 30min后 ,IκBα发生降解 (P <0 .0 1) ,刺激 4 5~ 6 0min后最为明显 ,2h后表达逐渐恢复。PDTC能有效抑制烧伤血清作用 30、6 0min后 ,p5 0、p6 5的核移位和IκBα降解。  结论 烧伤血清可导致内皮细胞NF κBp5 0、p6 5发生核移位 ,并使IκBα降解 ,进而活化NF κB ,诱导内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PDTC对这一系列变化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64.
目的: 探讨大鼠烧伤早期肺组织核因子-κB( NF-κB)活化对中性粒细胞(PMN)在肺组织中聚集和发生损害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 Ⅲ°35%TBSA烧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大鼠对照组、烧伤组、烧伤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PDTC)干预组。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肺组织NF-κB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和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mRNA的表达;并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肺微血管vo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结果: 大鼠烧伤后肺组织NF-κB活性在伤后1 h内即迅速增高,并持续增高到伤后24 h。伤后肺组织ICAM-1 和 IL-8 mRNA表达、MPO活性均明显高于、肺微血管vWF含量低于对照组。 PDTC处理显著缓解上述变化。结论: 严重烧伤后肺组织NF-κB活化,从而启动细胞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导致PMN在肺组织中聚集,引起肺血管组织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65.
烫伤犬延迟快速复苏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烫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影响。方法: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24只狗被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延迟快速补液组和延迟均匀补液组进行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h血浆肌球蛋白轻链1(MLC1)、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烫伤后各组血浆MLC1、LDH、CK和TNF都逐渐升高,2~  相似文献   
366.
本文验证了r闪烁摄影术能否有效地区别因感染引起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正常人和心原性肺水肿,并与X线胸片相比较。正常志愿者35例,假定其肺动脉闭塞压(PAOP)正常。1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和30例脓毒性ARDS病人均行右心插管至肺动脉,测定PAOP。所有病人均一次性静脉注入~(99)锝标记人血清白蛋白10mCi,采用便携式r照相机每秒钟拍摄一个画面,共1分钟,得到动态影像。计算示踪剂的肺/心比值,并以斜率指数  相似文献   
367.
延迟快速复苏烧伤犬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伤后早期肠粘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32只犬被随机分为烧伤对照组、血定安延迟均匀补液组、血定安延迟快速补液组和血浆延迟快速补液组进行补液.观察伤前、伤后2,6,8,12,24,36和48 h血浆二胺氧化酶、乳酸的变化及小肠病理检查.结果烧伤后各组血浆二胺氧化酶、乳酸逐渐升高,至伤后2 h~6h即显著高于伤前并继续升高,但补液三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烧伤对照组,其中快速补液组烧伤8 h后(快速补液后)均显著低于均匀补液组.血浆快速组与血定安快速组相比二胺氧化酶、乳酸几乎无明显差别.结论在烧伤后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可以减轻肠粘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