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医药卫生   137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型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研究入组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对照组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总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中医证候疗效及MMSE评分、Mo CA各子项及总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Mo CA各子项及总评分改善程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疗程6个月较3个月疗效更佳(P<0.05,P<0.01)。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能有效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结合情境教学在预选卫生士官常见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将200名学员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100名学员),教学内容均为高原病和高血压两个章节,对照组(LBL组)学员按照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TBL组)学员则采用小组学习讨论结合情境教学,由教师提前拟定预习提纲及思考题,学员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并应用典型病例进行情境模拟。教学完成后,两组学员均采用成绩考核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TBL组与LBL组相比,学员理论考核分数明显提高(88.90±5.28 vs. 76.10±5.12,P<0.05),教师对学员的满意度评分也较高(8.63±0.85 vs. 7.18±0.72,P<0.05)。结论 TBL成效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其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33.
中国是结核病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负担国家,针对感染和发病的高危人群开展预防干预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作为一种成熟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尽管其结果受卡介苗接种、环境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免疫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高危人群筛查、结核病辅助诊断、重点人群监测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中国国情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特征,通过优化应用策略可以在有效控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作为感染筛查手段的优势;同时,在科学数据支撑下,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细化应用和结果解读也将为其更好地服务中国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一起校园肺结核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工作中的难点和不足,为完善学校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同时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和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开展肺结核筛查和密切接触者调查。结果 在确诊1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之后,共开展4次密切接触者筛查并陆续确诊4例活动性结核病病例。其中,针对指示病例的54名密切接触者(学生47名,教职工7名)开展首次调查时,调查对象的胸片均未见异常,学生的TST强阳性率为4.44%(2/45),教职员工为1/7。本次疫情TST强阳性且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学生无人接受预防性治疗。与首次筛查相比,后续筛查中与指示病例同宿舍的学生TST阳转率为6/8、同小组学习的学生TST阳转率为4/5、经常性共同就餐的学生TST阳转率为3/3。此外,后续筛查中发现的4例肺结核新发患者均为随访过程中的TST阳转者。结论 本次学校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示,密切接触者调查和处置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近感染的追踪应成为随访密切接触者的重要内容,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界定应更加明确并应提高预防干预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分析不同荧光素标记抗体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B细胞表面CD5检测结果差异及其对临床诊断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例CD5表达强度不同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免疫表型,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以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体检测4例患者骨髓异常B淋巴细胞CD5表达,CD5阳性细胞未见独立成群,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7.1%、17.7%、6.7%和7.9%;以≥20%为标准,仅病例1阳性。以PE-Cy7荧光素标记抗体重新检测,病例1和2的CD5阳性细胞独立成群,病例3 CD5表达呈连续表达模式,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上升至91.1%、70.3%和38.2%。而对照病例4(B-ALL患者)2次检测CD5比例均为阴性。病例1、2、3符合典型CLL免疫表型。结论 CLL患者B细胞表面常异常表达CD5,但其表达强度显著低于T细胞表面CD5表达。采用弱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B细胞表面CD5表达,会出现漏检进而影响临床诊断。对弱表达抗原选择合适的荧光素标记,并进行验证和比对确定其准确性,是正确提供疾病免疫表型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7.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老年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病因变迁,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防治对策。方法从住院病历数据库中检索出1993年1月至2010年12月首次因心力衰竭住院的老年患者6288例,以6年为时间段分成A,B和C组,分析比较3组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病因学和住院30d病死率的变迁。结果(1)18年间住院患者数逐年增多,性别构成方面男性下降,女性上升;年龄构成方面60~69岁下降,≥80岁上升。(2)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比例增多;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和肺心病比例下降;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贫血和甲亢性心脏病无显著性变化。(3)诱因中肺炎、房颤的比例上升,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比例下降。(4)两种病因、3种及3种以上病因的比例随年龄增高而上升,但3个时间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8年间住院30d病死率逐渐降低,男性中下降更明显。结论18年间,老年心力衰竭首次住院患者的病因、诱因或伴随疾病构成比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增多,冠心病、肺心病比例下降;肺炎、房颤比例上升;住院期病死率下降,其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白介素(IL)-17A和IL-18在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黏膜内表达情况,分析这两种白介素在慢性功能性便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 0 1 8年10月至2 0 1 9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肠镜检查的32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取乙状结肠黏膜活检,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IL-17A和IL-18 mRNA表达情况,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IL-17A和IL-18蛋白水平,比较这两种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在两组结肠黏膜的表达差异。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均无异常改变,试验组患者结肠黏膜内未发现慢性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增加。试验组结肠黏膜组织中IL-17A mRNA、IL-17A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8 mRNA和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A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结肠黏膜组织中表达升高,IL-17A可能参与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或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患儿介入封堵术后联合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行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120例,男51例,女69例,年龄5~8,平均6.1±2.3岁。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60例,对照组60例,前列地尔组在封堵术后即刻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连续7天,分别在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6个月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所有患儿在术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LVEDD、LVESD、LVEDV、LVESV在介入术后第7天及术后6个月均明显小于术前(P<0.05),且封堵术后6个月前列地尔组LVEDD、LVESD、LVEDV、LVESV较对照组减小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术前血浆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术前与术后第3天、术后第3天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前列地尔组封堵术后3天、术后6个月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VSD患儿介入封堵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进一步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并改善患儿心功能。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