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31.
目的观察对献血员疟疾防治的效果,控制献血员疟疾的传播.方法对80年代末期献血员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茅山地区4县(市)和扬州市的邗江县实施传染源管理、主动侦查病例、献血员服药、血站规范管理等一系列针对性抗疟措施,进行防治效果观察.结果1996年至今无献血员疟疾病例报告.门诊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流行季节走访发病率、IFA阳性率等指标也显示献血员疟疾流行程度已下降到较低水平.结论所应用措施效果良好,在当地献血员不再是疟疾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332.
目的观察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3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并出现失眠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投掷硬币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抑郁、焦虑、睡眠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1%,高于对照组的80.26%(χ2=5.904,P=0.015)。用药6个月后,2组生活质量分值均升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2组SAS、SDS、睡眠质量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10%,低于对照组的36.85%(χ2=16.696,P=0.000)。结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采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良好,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33.
疟疾曾是我国流行历史最久远,影响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经过几代疟防工作者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年发病例3 000万到0的突破,并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疟疾病例,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的标准.但我国每年仍有数千例境外输入性疟疾,原疟疾流行区的传疟媒介依然存在,因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死亡病例和输入...  相似文献   
334.
用 5 种不同的 P.v.引物分别对间日疟原虫 D N A 进行 P C R 扩增,在比较和分析各引物 P C R 扩增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础上,筛选出一对根据间日疟原虫线粒体细胞色素 C氧化酶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为最佳引物,其检测敏感度可达到每μl血中 0.24 个疟原虫。同时还对血样本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建立了一种更为简捷、快速、经济且适用于现场应用的间日疟原虫 P C 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238 例门诊发热病人滤纸干血滴样本进行检测,与传统镜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P C R 方法对间日疟的误诊率(0)和漏诊率(1.7% )明显比镜检的误诊率(4.2% )和漏诊率(4.2% )低,具有比常规镜检法更敏感、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33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巴亚格七味散治疗酒精性肝病可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 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Swiss 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和 文献获得巴亚格七味散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 和OMIM 数据库获取酒精性肝病的 疾病靶点;以STRING 数据库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 6.8 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 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7.1 软件构建巴亚格七味散治 疗酒精性肝病的“药物-有效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 接。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果,通过动物实验初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去重后共获得81 个化学成分 及906 个潜在作用靶点。GO 富集分析共得到GO 条目510 条,其中生物过程365 条,细胞组成47 条,分子功 能98 条。KEGG 富集共得到106 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 Fc RI 信号通路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MAP2K1、MAPK1 和PIK3CA 等靶点可能为巴亚格七味散治疗酒 精性肝病的关键靶点。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巴亚格七味散可以有效减少酒精性肝病小鼠干细胞坏死和脂滴 堆积的程度,从而缓解肝组织的病变,同时可以降低MAPK1 和PIK3R1 的表达,与网络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初步揭示巴亚格七味散可能是通过影响MAPK1 和PIK3R1 的表达,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程 度,从而起到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可为深入阐明巴亚格七味散治疗酒精性肝病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6.
目的 建立一种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点突变的检测方法,以判断是否存在氯喹抗药性。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以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扩增出一条包含第76位密码子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Apo I消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恶性疟原虫pfcrt等位基因是否为突变型。结果 31份样本经巢式PCR扩增均出现14 0 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酶切消化后,9份滤纸血样本中有4例出现1条14 0 bp左右的片段,为突变型pfcrt等位基因,其余5份出现97bp与4 8bp两种酶切片段,为野生型pfcrt等位基因;2 2份血涂片样本中有10份突变型,突变率为4 5 .16 %。14例突变样本中,有1例体内实验氯喹治疗有效。结论 巢式PCR- RFL P法可以快速、高效的检测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密码子的点突变,并且能够初步应用于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337.
PCR-RFLP技术用于鉴别赫坎按蚊复合体近缘种按蚊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区别赫坎按蚊种团内近缘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技术,对辽宁省现场捕获的按蚊用特异性ITS2引物进行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RsaⅠ和HinfⅠ消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中华按蚊的PCR扩增产物能被限制性内切酶RsaⅠ酶切成350 bp和200 bp两条酶切DNA条带;嗜人按蚊核糖体DNA(rDNA)的PCR扩增产物能被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酶切成410 bp的酶切DNA条带; 雷氏按蚊的ITS2基因PCR扩增产物能分别被限制性内切酶RsaⅠ和HinfⅠ酶切,分别显示350 bp和400 bp的酶切DNA条带;八代按蚊的PCR扩增产物没有显示明显的限制性内切酶RsaⅠ或HinfⅠ酶切条带.结论依据rDNA的ITS2区段基因特征建立的PCR-RFLP技术可用于鉴别赫坎按蚊种团的中华按蚊、嗜人按蚊、雷氏按蚊和八代按蚊4个近缘种按蚊.  相似文献   
338.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流行现状,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 根据全省疟疾流行程度与特征,选择原本地病例较多的宿迁市泗洪县和输入性病例较多的扬州市宝应县为国家级疟疾监测哨点;选择无锡市宜兴市、徐州市睢宁县、常州市武进区、南通市海安县、连云港市赣榆县和淮安市盱眙县6个县(市、区)为省级疟疾监测哨点。收集疟疾监测哨点基本情况以及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人个案调查、疫点调查和处置等监测数据。结果 2014年江苏省8个疟疾监测哨点共血检发热病人92 484人次,平均血检率为1.15%;检出疟原虫阳性61例,阳性率为0.07%。61例疟疾病例均为实验室诊断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并在网络直报3 d内完成血片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 d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发现,61例疟疾病例初次就诊主要集中在县级疾控机构(37.70%,23/61)和县级医疗机构(50.82%,31/61),明确诊断也集中在县级疾控机构(45.90%,28/61)和县级医疗机构(47.10%,29/61);初次就诊确诊率为90.16%(55/61);48例由公司外派出国,34例有同行人员。结论 江苏省疟疾监测哨点较好地发挥了监测作用,有效推动了全省消除疟疾工作。今后的疟疾监测工作应建立多部门合作模式,形成协查机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主动筛查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39.
目的 建立四川高原地区表观健康藏族成人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合适水平,为该地区藏族成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藏族人群2 262例,其中男1 322例,女940例,20~69岁,检测其血脂指标(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对结果进行正态性检验、离群值剔除,依据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文件及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相关要求,建立TC、TG、HDL-C、LDL-C的合适水平。结果 该人群中,纳入研究的血脂指标均存在男女之间的差异,TC、LDL-C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TG、HDL-C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该人群中,TC男女合适水平分别为3.03~6.60mmol/L、2.84~6.09mmol/L;TG男女合适水平分别为0.56~3.94mmol/L、0.45~2.64mmol/L;HDL-C男女合适水平分别为0.66~1.49mmol/L、0.80~1.71mmol/L;LDL-C男女合适水平...  相似文献   
3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