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8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医药卫生   764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吗啡是最好的术后镇痛药。老年人的对麻醉镇痛药的耐受性差,而吗啡镇痛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胃肠功能减退及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其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本文将吗啡和芬太尼用于老年人术后行PCIA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宝钢医院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宝钢医院2002年1月至2002年12月临床分离大肠杆菌,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各菌株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结果。结果 2002年共检出大肠杆菌118株,其敏感率最高依次为亚胺培南(100%),头孢他定(66%),阿米卡星(66%),头孢噻肟(62%)。结论 宝钢医院细菌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4.
最近通过对偏头痛患者儿童期的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进行研究发现,偏头痛影响了信息处理的成熟。成人偏头痛患者中,习惯性缺陷为发作间期主要的异常表现,除此之外,还发现视觉诱发电位(VEPs)的异常。本试验调查了6~18岁的102例原发性头痛患儿(伴或不伴先兆偏头痛和紧张型头痛)和79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对其图像反转VEPs的反应和习惯以及成熟度进行研究。青春期前后N180潜伏期缩短表明视觉处理成熟,其中对照组的N180潜伏期明显缩短,而偏头痛组则不明显。在年龄小于12岁的无先兆偏头痛患儿中,N180潜伏期延长,而各组间的习惯无差异。总之,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钬激光输尿管硬镜碎石与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06例单侧伴有肾积水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48例采用URL治疗(URL组),58例采用PCNL治疗(PCNL组),统计分析2组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1 d结石清除率URL组25.0%(12/48)显著低于PCNL组98.3%(57/58)(χ^2=62.065,P=0.000);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URL组77.1%(37/48)显著低于PCNL组100%(58/58)(χ^2=14.831,P=0.000);术后高热(T〉38.5℃)率URL组8.3%(4/48)与PCNL组6.9%(4/58)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结论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在有条件且技术成熟的医院PCNL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6.
日本血吸虫病的影像学诊断第一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510515)马文峰综述刘国章审校在所有能感染人的血吸虫中,日本血吸虫被认为是能引起最严重疾病的虫种。虽然作为致病性和死亡之原因,其重要性正在减轻,但日本血吸虫病至今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7.
肥胖患者胰升糖素水平变化及其对空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胰升糖素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 82例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 3组 :A组 (BMI <2 4,n =2 3 )、B组 (2 4≤BMI <2 7,n =2 7)、C组 (BMI≥ 2 7,n =3 2 ) ,分别测定胰升糖素、胰岛素、空腹血糖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与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3组胰升糖素分别为 (15 6.3± 5 8.6)、(186.7± 67.5 )、(2 2 2 .2± 88.4)ng·L-1,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组胰岛素分别为 (15 .4± 4.7)mIU·L-1、(2 0 .6± 9.6)mIU·L-1、(2 2 .3± 10 .6)mIU·L-1,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1) ;B、C两组胰升糖素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肥胖患者胰岛素、胰升糖素一致性增高 ,胰升糖素的增高是空腹血糖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