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3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0 毫秒
71.
目的:探讨有效的腰椎间盘内紊乱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对18例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该组病例经2-4年的随访,疗效,结论:认为椎间盘造影术和磁共振检查是诊断椎间盘内紊乱的有效手段,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适于神经根未受累者,后路开窗减压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适于合并神经根受累者。  相似文献   
72.
背景:在全球迈向老年化社会的今天,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症也是医学研究热点之一。目的:初步分析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为该领域预防、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简称WoS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子库SCI-EXPANDED(SCIE)为研究对象,根据引文分析法统计2009年至2018年近十年间以骨质疏松为主题相关文献,分析WoS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骨质疏松领域研究文献状况,包括文献发表出版年、机构、来源出版物、国家地区、研究方向、作者、基金资助等分布情况。结果:通过WoS数据库观察到骨质疏松领域近十年间国内外发表论文共40436篇,相关文献发表在117个国家的2946种期刊中,高产作者中英国的Cooper C发文量最多,与英国的Kanis JA及比利时的Boonen S为重要核心领军人物;科研机构均是大学研究机构,《国际骨质疏松杂志》、《骨与矿物研究杂志》、《骨骼》等业内期刊收录文献最多;研究方向中内分泌代谢与骨质疏松有相当密切关系;基金资助机构主要在国家基金机构或世界百强生物药企;高被引论文多发表在知名度很高的主流及顶尖期刊。结论:近十年我国骨质疏松类论文在该数据库发文量迅猛增长,位居第二位,但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和h指数并不高,在论文研究深度与高产作者等方面还存在一定距离,说明总体研究实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式上有保守治疗及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并且各有其优缺点。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男性糖尿病足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比较23例男性糖尿病足组、25例正常对照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包括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的L2-L4和Neck、Ward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足组患者空腹血糖9.06±3.44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5±1.18、甘油三脂2.49±0.48mmol/L、低密度脂蛋白3.29±0.83mmol/L较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5.60±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4.62±0.68、甘油三脂1.32±0.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2.28±1.06mmol/L显著增高(P0.05);糖尿病足患者L2-L4和Neck、ward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分别为1.01±0.23g/cm2、0.85±0.21g/cm2、0.61±0.16g/cm2、0.72±0.17g/cm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17±0.14g/cm2、1.02±0.06g/cm2、0.76±0.14g/cm2、0.83±0.09g/cm2(P0.05)。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应将骨密度测量作为糖尿病足病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双光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患者进行腰椎L2~L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Neck、Troch、Wa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其中非糖尿病绝经后妇女31例,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7例,并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合年龄、病程、绝经年限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9.71±3.36mmol/L、糖化血红蛋白8.19±1.38、甘油三脂2.25±1.37mmol/L、低密度脂蛋白2.82±0.86mmol/L较对照组非糖尿病绝经组空腹血糖5.60±1.03mmol/L、糖化血红蛋白4.55±0.64、甘油三脂1.31±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2.26±1.10mmol/L显著增高(P0.05);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Neck、Ward三角区、Troch的骨密度分别为0.78±0.11g/cm2、0.50±0.14g/cm2、0.59±0.08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0.89±0.06g/cm2、0.62±0.08g/cm2、0.71±0.11g/cm2,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腰椎骨密度0.83±0.11g/cm2与正常人0.86±0.14g/cm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绝经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也高于未合并糖尿病人群,早期筛查血糖及骨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制备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分析材料体内外性能。 方法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溶解于适量1,4-二氧六环中,将β-磷酸三钙、异烟肼二种粉末直接混入PLGA溶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将悬浊液置入模具中制成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取36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制作股骨髁缺损模型,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β-TCP/PLGA)(实验Ⅰ组)、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β-TCP/PLGA/INH)(实验Ⅱ组)缓释材料,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Ⅲ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和12周观察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情况,并采用影像学、组织学评分和骨长入率评价骨修复效果。 结果 β-TCP/PLGA/INH缓释材料在局部可持续释放异烟肼至12周。12周后,实验Ⅰ组与Ⅱ组骨缺损得到修复,实验Ⅲ组骨缺损未修复;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的骨长入率分别为83.0%±7.0%、84.0%±6.0%,而实验Ⅲ组为10.0%±1.1%,组织学评分分别为(7.3±0.6)分、(7.1±0.8)分、(2.0±0.4)分。组织学评分和骨长入率在实验Ⅰ与Ⅱ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评分t值为0.400,P>0.05;骨长入率:t=-0.217, P>0.05);和空白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评分t值分别为14.700、11.404,P值均<0.01;骨长入率:t值分别20.604和24.262, P值均<0.01)。 结论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可很好的修复兔骨缺损,材料降解速度与骨形成速度相匹配,并能在足够成长的时间范围内维持异烟肼的释放。  相似文献   
77.
78.
回顾性分析2005-01/2008-01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收治的采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加钛质网笼内植骨融合置入治疗的23例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25~65岁,平均41.9岁。评价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加钛质网笼内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以JOA评分系统分别评价患者置入前、置入后即刻、置入后随访情况,以评判手术减压效果;并分别摄置入前、置入后即刻、置入后随访X射线平片,以Cobb角测量融合节段的前凸(或后凸),以D值(齿状突到C7后下缘连线与C4后下缘垂直距离)评价颈椎的前凸(或后凸),评判重建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疗效。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0.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临床稳定,置入前JOA评分、Cobb角及D值与置入后即刻,置入后随访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置入后即刻与置入后随访之Cobb角及D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置入后随访之JOA评分较置入后即刻仍有改善(P < 0.05)。随访1年以上平均改善率为63%。提示应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加钛质网笼内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在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9.
基于CT图像重建腰椎活动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腰椎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既要求在视觉上与实际相似 ,又要求易于网格划分和数学求解。本文基于中国人体腰椎L4 - 5活动节段的系列二维截面CT图像 ,采用轮廓线的描述方式提取平面数据 ,通过将平面数据坐标进行三维化处理 ,获得腰椎节段的三维体数据 ,最后直接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采用自底向上的建模方式重建腰椎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L4 - 5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行为。结果表明 ,该模型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数学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80.
BACKGROUND:The key of curing infected artificial joint is how to improve bone union and close surface of w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