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下腰椎神经根管容积测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下腰椎神经根管骨性容积的评价方法 ,为神经根管提供一种定量测量指标。方法福尔马林浸泡尸体标本 2 0具 ,先后采用螺旋CT(SCT)扫描及灌腊法测量L3 ,4、L4,5、L5S1左、右侧神经根管容积。SCT扫描范围自L3 上缘至S2上缘 ,利用O2图像工作站将原始扫描图像进行 3D重建 ,分别以上、下椎弓根中点及内、外缘所围成的区域作为神经根管的容积 ,并与灌腊法直接测量神经根管容积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重建下腰椎神经根管骨性容积简便、易行、可靠 ,可为临床神经根管源性疾病诊断提供定量指标 ;容积评估更能反映神经根管真实变化 ;以上、下椎弓根中点及内、外缘所围成的区域作为神经根管的容积评估标准 ,人为操作误差明显减少 ,且与椎间盘、神经根管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knee arthroplasty,THA/TKA)后凝血状况的动态变化,推测目前预防性抗凝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围手术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前瞻性纳入行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行TEG及血小板计数检查,术后第1、4、7 d行TEG检查,对比观察各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根据筛选标准纳入研究患者100例,TKA 50例,THA 50例,术前血栓弹力图凝血检查各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R值在术后4 d降至最低值,K值术后到第7 d呈持续下降趋势;a-angle、MA值术后第7 d升至最高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反应性高凝状态在髋、膝置换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而高凝状态在术前与术后1、4、7 d之间的变化则有显著差异。根据术后R值、MA值及CI值的持续监测,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高凝在术后7 d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随时间的迁延,高凝类型比例变化,血小板型及混合型高凝病例出现并占比渐增。[结论]通过TEG对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例机体凝血状态的动态监测,不同病例及不同时间点间凝血状态均存在差异,需加强监测及因个体化特点进行抗凝调整。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关节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单侧表面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注射鸡尾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切口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术后48 h、1周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ROM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K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48 h、1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切口并发症。以上指标在术后1月、3月、6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鸡尾酒注射在TKA术后早期镇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早期功能,改善住院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4.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对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不同观点,近年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对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对这些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能更客观地反映情况,为临床工作所借鉴。目的:系统评价全髋关节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对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1950/2010-09),EMBASE(1979/201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09),手工检索中文文献(截至2010-09),收集所有髋关节置换后双下肢不等长对功能影响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对其逐个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篇临床对照试验,包括1304例患者。其中4篇数据完善,可满足就置换后肢体等长组与非等长组关节功能差异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可影响关节的功能,平衡双下长度,对于减轻跛行步态,提高关节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随时间推移,肢体不等长者的功能障碍有所改善,但与等长者仍存差异。置换后肢体不等长与并发症的发生,诸如脱位、神经损伤、磨损、松动等,由于纳入研究及病例数太少,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65.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对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不同观点,近年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对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对这些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能更客观地反映情况,为临床工作所借鉴。 目的:系统评价全髋关节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对功能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1950/2010-09),EMBASE (1979/201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0-09),手工检索中文文献(截至2010-09),收集所有髋关节置换后双下肢不等长对功能影响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对其逐个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软件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篇临床对照试验,包括1 304例患者。其中4篇数据完善,可满足就置换后肢体等长组与非等长组关节功能差异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置换后肢体不等长可影响关节的功能,平衡双下长度,对于减轻跛行步态,提高关节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随时间推移,肢体不等长者的功能障碍有所改善,但与等长者仍存差异。置换后肢体不等长与并发症的发生,诸如脱位、神经损伤、磨损、松动等,由于纳入研究及病例数太少,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66.
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 ,采用减压、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或环形植骨融合术。结果 所有病例经 5个月至 7年随访 ,优 32例 ,良 9例 ,可 2例 ,无差级病例 ;滑脱完全复位病例中 ,术前滑脱Ⅰ°者 2 1例 (87 5 % )、Ⅱ°者 10例 (6 2 5 % ) ;Ⅱ°滑脱改为Ⅰ°滑脱 5例(31 3% ) ,1例术后无改善 ;Ⅲ°,Ⅳ°滑脱均改善为Ⅰ°滑脱。结论 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本原则 ,术中的彻底减压及术后植骨的坚固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内固定的应用可复位滑脱的椎体 ,并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 4 6例 5 4个间隙诊断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患者采用改良型SBChari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行置换术。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8~ 5 2个月 (平均 32 5个月 )。临床评价优 35例 ,良 9例 ,可 1例 ,差 1例。术后腰椎节段平均有 5 0 °(2 0~ 8 6 °)前屈和 6 2 °(4 2~ 9 8°)后伸活动 ,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 4 0 (1 0~ 8.0 )mm。术后 9个月出现滑动核轻度前脱位 1例 ,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为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一个疗效好而并发症少的新方法。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计算机导航对人工髋关节臼杯置入角度设定的可行性方法并评估其精确性.方法:将CT扫描资料进行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并进行虚拟像与真实骨盆间匹配对应,在虚拟空间中,确立骨盆冠状、矢状、水平及前倾平面,并以此为基准进行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多角度设定的臼杯置入,由角度测量仪对臼杯置入角度的精确性进行测量验证.结果:导航辅助臼杯外展角置入,设定值与真实值间差异(0.46±1,53)°;对于臼杯前倾角,差异(0.79±1.37)°.两次独立操作所得结果作配对t检验,臼杯外展及前倾角均无显著性差异(t外展=1.15,t前倾=1.14,P>0.05).结论:研制的基于CT影像资料的计算机导航可有效的设定臼杯假体置入角度,精确地引导臼杯置入.  相似文献   
69.
背景: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股骨侧需要额外的髁间截骨来容纳胫骨柱和股骨窝结构,髁间窝两侧与股骨体相连处应力集中是骨折好发部位。不同品牌假体不同型号间截骨量的差异并没有具体数据,不便于临床医生在选择假体时参考。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进口、国产的6个品牌)髁间截骨数据的不同,为临床假体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目前国内常用的(进口、国产的6个品牌)后稳定型人工膝关节假体,包括Zimmer NexGen LPS、Stryker Scrorpio NRG Knee-Flexed、Depuy PFC Sigma、Smith&nephew Genesis-2 PS、United-U1及威高GKPS。根据截骨模板确定截骨面包括股骨髁前截面、后截部、股骨髁远端截面、后斜截面;对应股骨假体径线包括髁内外径宽、髁前后径宽、股骨髁间窝截骨宽度及深度,对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测量。 结果与结论:6种膝关节股骨髁假体的前后径/内外径、髁间窝截骨量及形态均存在差异,国外品牌股骨远端前后截骨面间径线较短,对后髁的截骨程度较大。随着应用假体尺寸的增大,所用品牌髁间截骨宽度所致骨量丢失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小尺寸假体还是大尺寸假体,Stryker Scrorpio NRG Knee-Flexed假体髁间截骨宽度均较小。 6个品牌的膝关节假体截骨尺寸有所不同,以上结果并不足以评价不同假体之间的优劣,但就保留髁间骨储量而言,髁间截骨量少的设计较具优势。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0.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蛋白酶(MMPs)是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酶,近年对金属蛋白酶的研究在各个学科中越来越被重视,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所起的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椎间盘退变主要表现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而后者是椎间盘力学特征丧失的直接原因。基质合成与降解的失衡将导致基质成分的紊乱,在此调节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atrixin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s,TIMPs)两个酶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1]。1细胞外基质椎间盘结构表现得很类似软骨组织,髓核的类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