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11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pSS患者进行单中心、开放、自身对照的16周临床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CD19+CD27+记忆性B细胞的百分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指标、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分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ögren's syndrome patient reported index,ESSPRI)评分。同时将36只7周龄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随机分为空载体溶液组、10 mg/kg艾拉莫德组、20 mg/kg艾拉莫德组,每组12只,适应1周后分剂量灌胃处理,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19+CD27+记忆B细胞比例。结果 经艾拉莫德治疗16周后,患者ESSDAI评分及ESSPRI评分均有所改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血沉、类风湿因子及外周血CD19+CD27+记忆性B细胞的百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有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轻度肝功能异常各2例,全身皮疹1例,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动物实验证实艾拉莫德灌胃8周后10 mg/kg艾拉莫德组、20 mg/kg艾拉莫德组小鼠脾脏中CD19+CD27+记忆B细胞所占比例与空载体组相比降低(均有P<0.05)。结论 艾拉莫德可改善pSS患者病情,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调节B细胞亚群、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个小组的患者都实施动静脉内瘘手术,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实施常规性的维持血液透析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记录两个小组患者血栓形成、感染、出血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实施常规性的维持血液透析护理,护理之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在17.5%;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针对性动静脉内瘘护理干预,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可见,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两个小组的研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亚砷酸钠(NaAsO2)对小鼠神经干细胞(NE-4C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其机制的影响。方法 以0(对照)、0.4、0.8、1.6、2.4、3.2μmol/L NaAsO2干预NE-4C细胞24h,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NaAsO2对NE-4C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活性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NE-4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随NaAsO2浓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凋亡细胞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则呈现逐步升高趋势,提示氧化应激在NE-4C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GRP78、caspase-12、CHOP等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随NaA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NaAsO2可抑制NE-4C细胞增殖及迁移,可能通过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引起细胞内质网应激,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5.
通过分析中草药注射液在脑梗死治疗中疗效,比较各种药物治疗在恢复脑细胞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认为各种中草药制剂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并且副作用少,定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了更好实现基层社区慢性病三级预防管理,对我辖区居民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分析。方法采用现场调查问卷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某村35岁以上常住人群进行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血压测量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血糖测定采用标准血糖试纸。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增长趋势;糖尿病的社区筛查和发现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糖尿病与高血压二者有相关关系;社区慢病三级管理初有成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中化学成分的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的分析方法。方法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柱温为45℃;进样量为2μL。质谱检测采用正、负离子模式,电压分别为3.0、2.5 kV;离子源温度110℃;雾化温度400℃;雾化气体积流量800 L/h。结果在10 min内完成淫羊藿中40个化学成分的鉴定。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UPLC/Q-TOF-MS方法对淫羊藿中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为全面控制淫羊藿的质量和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徒手呼吸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8例,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功能训练、作业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徒手呼吸功能训练,主要包括咳嗽声门练习、缩唇呼吸训练、胸廓活动训练、腹肌收缩与放松练习、腹式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强化训练等。2组患者观察周期均为6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最长呼气时间、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压(PImax)、洼田饮水试验(KDWT)、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功能性吞咽困难评分(FDS)。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长呼气时间[(6.00±0.77)s]、FEV1[(3.43±0.30)L]、FVC[(3.90±0.17)L]、PImax[(63.53±10.76)cmH2O]均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DWT疗效等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KDWT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SA和FDS评分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辅以徒手呼吸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并有效地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9.
目前国内医院在后勤服务改革的进程中,普遍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便让其在市场环境中为医疗服务提供有效的支持。然而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公立医院的规模化经营日益凸显其优势,如何为后勤服务社会化在广阔的市场空间基础上,体现医院规模化经营的理念,探寻可行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医院规模化经营的角度,探讨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人体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患者1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1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检查,对照组2采用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检查,而观察组则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进行诊断检查。确认3组患者颈部肌肉骨骼的损伤情况,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询问并统计3组患者及家属对检测方法的满意程度,综合比较各检测方法的优劣。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平均准确率为88.10%,明显高于两对照组的62.89%和80.42%,而误诊率则显著低于两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高频超声检测方法的总满意率为96.67%,也显著高于两对照组的81.67%和86.67%;数据分析其各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人体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治疗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增加患者的检测适从性,是一种可靠、经济、高效的检查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