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顺铂 ( DDP 1 0 0 mg/m2 )、盖诺 ( 4 0 mg)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  8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组 ( A组 ) 40例 ,静脉注射治疗组 ( V组 ) 40例。结果  A组缓解率 77.5 % ,中位缓解期 7个月 ,中位生存期 1 0个月 ,生存 1年以上患者占 5 2 .5 % ;V组缓解率45 % ,中位缓解期 5个月 ,中位生存期 6个月 ,生存 1年以上患者占 2 2 .5 %。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探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8例,为对照组;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患者22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并胆道支架植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胆道开通时间分别为(8.7±0.7)和(6.2±0.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4±0.8)和(8.7±0.5)个月,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两组之间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生存时间及胆道开通时间明显延长,对于125I粒子条联合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随着介入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探讨肺癌供血对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的影响、对支气管动脉作为肺癌的主要供血来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BAI)的选择及方法、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的栓塞剂选择和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等已普遍受到关注.本文就肺癌的供血、支气管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及栓塞并发症的预防等的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癌栓(PVTT)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然癌栓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得以发现,但癌栓治疗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 手术治疗的机会几乎丧失.近年随着介入治疗的进步,发展了多种微创治疗方法 ,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 使肝癌合并PVTT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展现了介入方法 治疗肝癌合并PVTT的乐观前景,本文回顾了最近几年相关的文献,对肝癌合并PVTT的介入治疗方法 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兔门静脉栓塞后同侧肝细胞凋亡及对侧肝叶增生的最佳时间。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一组做对照,余剖腹细针穿刺行肝右叶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分别于栓塞前、栓塞后第3、7、14、21天各处死1组,依次为A、B、C、D、E组。处死后测量肝左、右叶体积,右肝取病理切片观察肝细胞凋亡、坏死情况及肝功能改变。结果栓塞后肝右叶体积逐步减少,A到E组平均体积分别为46.4、46.0、44.4、42.0、39.7 cm~3。肝左叶体积逐步增大,A到E组平均体积分别为54.0、54.5、56.3、61.7、63.9 cm~3。剩余肝比例逐步增加,A到E组分别为53.8%、54.2%、55.9%、59.0%、61.0%。肝细胞凋亡指数A到E组分别为8.1%、12.2%、19.4%、20.1%、14.2%。结论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可引起同侧肝叶萎缩及诱导肝细胞凋亡和对侧肝叶体积代偿性增生,最佳时间为7~14 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为血管栓塞剂对家兔行肝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15只家兔,通过右股动脉—肝动脉置入微导管并注入聚丙烯酰胺凝胶栓塞剂,造影观察肝动脉的栓塞情况。于术前1 d、术后1、3、7 d取外周耳缘静脉血检测ALT、AST水平变化。术后3、7、14 d各取2只解剖,取出肝脏,大体观察肝脏表面情况,并制备切片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栓塞后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术中栓塞剂推注过程顺利,均无微导管堵塞情况;栓塞后复造影,肝细小动脉及其分支、末梢动脉被栓塞未显影。术后1、3 d ALT、AST均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3、7 d ALT、AST均低于术后1 d(P均<0.05)。栓塞后3 d肝周结缔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肝血窦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并见血栓形成。结论聚丙烯酰胺凝胶栓塞剂对家兔肝动脉栓塞效果确切,可彻底栓塞目标肝动脉,对肝功能损害小,是一种理想的血管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伴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hild-Pugh评分A或B级伴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共55例。实验组24例,行TACE术后第1天开始使用奥曲肽0.2mg皮下注射,每天2次。对照组31例,接受TACE治疗。每3个月进行1次评价。对两组6个月及1、2、3年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CR,实验组中16例PR,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中11例PR,有效率为35.4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3年生存率为45.83%,而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19.35%。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期为31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实验组中位TTP为9个月,对照组为6个月。奥曲肽副作用主要为轻度腹泻。结论奥曲肽联合TACE治疗伴肝硬化肝细胞癌有明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入栓塞材料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栓塞剂的选择及对肿瘤血管的栓塞程度对疗效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不同栓塞材料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冷冻免疫瘤苗激活的TIL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4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单纯回输TIL,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来激活TIL,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回输TIL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但经冷冻瘤苗激活的TIL较单回输TIL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提高(均P<0.05)。[结论]经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入插管化疗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介入插管化疗在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法选择性咽升动脉或上颌动脉插管化疗,灌注化疗药物,其中顺铂(DDP)100mg,氟脲嘧啶(5-Fu)1000mg,平阳霉素(BLM)16mg。若病变超过鼻咽中线,则行双侧插管,病变主侧注入药量为2/3,其余1/3注入对侧。介入治疗后1周开始常规放疗,原发灶总量为60 ̄70Gy/8周,颈部病灶则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