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有质量对非骨水泥假体置换近期疗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质量对非骨水泥假体置换近期疗效的影响以及皮质骨指数(CI)对股骨质量的评价意义。以指导临床假体选择和术后康复。方法 49名有水泥假体置换患者进行平均3.5年的随访,42名患者有术前或术后当天X线片。结果 皮质骨指数低者,Harris评分及病人满意度较低(P〈0.05),大腿处疼痛率较高(P〈0.05),且疼痛持续时间长。结论 皮质骨指数是临床上评价股骨质量的可靠半定量指标。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02.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发生原因、发生情况及其处理。方法 对89例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患者(89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年,摄骨盆X线片,并对随访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89髋中,31髋存在不同程度疼痛,随术后时间延长,疼痛发生率逐渐升高,其中6髋存在X线松动征象,11髋存在临床松动征象。3例异位骨化患者术后轻中度疼痛,2髋晚期感染,术后严重疼痛。结论 假体移位、下沉是造成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X线松动征象与疼痛关系并不确定,疼痛取决于松动程度;感染及异位骨化是造成术后早期疼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influence of femoral quality on cementless hip replacement and to evaluate cortical index(CI) for femoral quality in order to guide prosthesis choice and rehabilitation.Methods:forth-nine cases of cementless hip replacement were followed up for average 3.5years,42 of whon had X-ray films on preoperation or operation day.Results:Harris score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low but pain was significant and prolonged when cortical indices were low.Conclusions:CI is a reliable semi-quantity parameter fo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femoral quality.Osteoporosis patients predispose to thigh pain.Lag for full-weight loading and avoidance for torsion motion can contribute to less pain when CI≤2.2.  相似文献   
104.
颈椎病前路手术现况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的最佳手术时机可能在不可逆转的神经功能丧失之前。通常将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的应用限制在3个节段以下病变,对于更多节段病变则主张采用颈椎体切除支架骨植入融合术。近年来对植骨块的生物力学研究更为重视。钢板或钛笼(Cage)的使用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随着高处坠落伤、交通伤的不断增多,四肢骨折特别是胫腓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由于小腿下1/3解剖的特殊性,其骨折常为开放性、粉碎性,且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治疗较为棘手,争论颇多,术后感染、骨不连发生率较高。1998年3月~2005年8月,我院对124例胫骨下1/3开放性骨折采用分期手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6.
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比较常见,以往多采用切开复位钢丝或缝线固定,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采用关节镜下治疗的病例逐渐增多.我们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单隧道内缝线法治疗12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改良Weaver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完全性肩琐关节脱位常伴有喙锁韧带断裂,我院自1991-1996年5年间对18例Ⅲ度肩锁关节新鲜脱位伴喙锁韧带断裂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和喙肩韧带移行代替喙锁韧带(改良Weaver)手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无脱位或半脱位发生,依Lazzcano标准评定:优17例,良1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改良的Young术式青少年可屈曲性扁平足的短期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的Young手术进行青少年可屈曲性扁平足的治疗 7例 ,女性 5例 ,男性 2例。平均年龄 10岁 ( 9~ 12岁 ) ,平均随访时间 13个月 ( 10~ 17个月 )。 1例行伴发的青少年型外翻畸形矫形 ,1例行跟腱延长 ,4例行跟骨内侧楔形截骨纠正跟骨外翻畸形。结果 :应用影像学与临床评价进行随访 ,所有患者负重侧位X线片跟 -舟 -跖骨角、距骨 -第 1跖骨角 ,负重正位X片距舟关节适合角、跗中关节外展角 ,跟骨轴位X线片跟距关节角均见不同程度改善 ,未见后足及跗中关节退行性改变 ;所有患者对术后患足功能、外形满意 ,患足踝关节背伸角度明显好转 ,临床评价优良。结论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少年可屈曲性扁平足畸形 ,可以应用改良的Young手术进行治疗 ,短期效果良好 ,但远期疗效有待于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9.
威灵仙注射液对骨关节炎关节液与软骨白介素-1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威灵仙注射液对骨关节炎模型动物的关节液和体外培养软骨细胞上清液白介素 1(IL 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内实验 :建立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A威灵仙 (WLX)组 ,B盐水组 ,C空白对照组 ,A、B组分别注射威灵仙和生理盐水 ,C组不用药 ,另取同龄正常兔为正常对照D组 ,按设计分批处死动物 ,检测关节液中IL 1β的水平 ;体外实验 :分离培养软骨细胞 ,传代细胞分Ⅰ、Ⅱ组 ,Ⅰ组给予不同浓度威灵仙液刺激 ,Ⅱa组予不同浓度威灵仙液干预 2 4h再予脂多糖 (LPS)刺激 ,Ⅱb组先予LPS刺激 2 4h再予不同浓度威灵仙液干预 ,72h后收集上清液检测IL 1β水平。结果 :威灵仙注射液能够降低骨关节炎模型动物关节液与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分泌IL 1β的水平。结论 :威灵仙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白介素 1的水平对骨关节炎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脊髓型颈椎病MRI信号改变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髓MRI高信号的存在能否作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预后的预测指标。方法-53例CSM患者,男35例,女18例;病程6个月~7年,平均28.2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手术前后疗效和MRI进行对比,观察脊髓内高信号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4年,平均2.5年。术前配加权存在高信号患者较正常信号患者往往病情重,术后恢复也不满意(P〈0.05);少数单节段高信号患者可恢复良好,但多节段的高信号患者手术效果较差。结论:颈髓MRI高信号对CSM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