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楼宇梁  全仁夫  李伟  韩雷 《中国骨伤》2020,33(5):459-464
目的:探讨单节段或双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58~72岁,平均65.6岁。骨折至手术时间(8.2±1.5)年。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节段PSO组(A组)和双节段PSO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资料,通过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影像学数据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两种术式矫形效果,术前及末次随访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5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PSO组术后矫正角度为(33.3±9.4)°,矫正率为85.3%;双节段PSO组术后矫正角度为(41.0±13.5)°,矫正率为9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及ODI、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PSO组出现圆锥损伤1例,经治疗后恢复;双节段PSO组无脊髓损伤并发症。单节段PSO组3例患者术中螺钉松动,双节段PSO组为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均使用骨水泥强化钉道后再次置入螺钉,随访未发现螺钉松动。两组患者均无脊柱前方血管及神经损伤、截骨未融合等并发症。结论:单节段PSO与双节段PSO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伴后凸畸形均可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和临床疗效。对于矫正角度>40°的患者,双节段PSO可提供更好的矫正角度,且安全性更好,但双节段PSO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更多。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基于MR对比增强T1WI (CE-T1WI)纹理分析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泪腺淋巴瘤(淋巴瘤组)和25例泪腺炎性假瘤(炎性假瘤组)的眼眶MRI表现,基于CE-T1WI提取病灶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绝对梯度、自回归模型和小波变换6种共279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组间比较、组内相关系数(ICC)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最佳纹理特征,建立核函数分别为线性核(LK)、多项式核(PK)和径向基函数核(RBFK)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筛选最优核函数。针对最佳纹理特征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RI表现,以最优核函数建立联合模型;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效能。结果 相比炎性假瘤组,淋巴瘤组病灶边界更清晰、强化更均匀(P均<0.01),组间其余MRI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201个纹理特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筛选10个最佳纹理特征用于建立SVM分类模型,其中PK为最优核函数,相应SVM分类模型鉴别诊断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的效能最佳,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47%、88.00%、89.13%及0.93,联合模型分别为95.23%、92.00%、93.47%及0.96;联合模型与最优SVM分类模型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结论 基于MR CE-T1WI纹理分析可有效鉴别泪腺淋巴瘤与泪腺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基于CT增强的放射组学特征直方图参数对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A)与腺淋巴瘤(AL)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23例AL与21例PA,运用MaZda软件提取并分析CT增强静脉期图像中的肿瘤放射组学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偏度、峰度和第1、10、50、90、99百分位数,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分析并评价诊断效能,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建模并运用ROC曲线评价其模型效能。 结果两组中5个直方图参数(均值与方差、第50、90、99百分位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第99百分位数在两组中具有最高的鉴别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达0.85,对应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为80%。利用这5个直方图参数建立多参数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的AUC、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0.945、92.7%、86.3%。 结论基于CT增强的放射组学特征直方图参数能够有效的对PA与AL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信息控制系统使用前后对工作效率、漏报率、感染率的影响,利用感染信息控制系统,转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式,实现有效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 2012年1-6月使用既往方式对部分科室病例监测,调查病例7 626份,2013年1-6月利用医院感染信息控制系统监测相同科室,调查病例7 682份,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系统上线前后医院感染科工作效率、漏报率、感染率的变化,调查2013年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信息系统控制后,医院感染科员工病例监测工作效率提升约13倍,2012年抽查病例中,感染344例,上报237例,漏报107例,漏报率31.11%;2013年抽查对应科室,感染369例,上报345例,漏报24例,漏报率6.50%,经对比发现,漏报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略有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送检率略有升高。结论医院感染信息控制系统显著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医师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医院漏报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及标本送检率。  相似文献   
95.
胡云根  韩雷  方伟利  金波 《中国骨伤》2016,29(6):496-501
目的 :比较解剖型锁定钢板与Gamma钉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AO 31A2.2-3.3)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患者44例。其中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32~83岁,平均56.5岁。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26~87岁,平均60.4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总失血量(术中+隐性失血)、住院天数,术后疗效采用PPMS(Parker Palmer mobility score,PPMS)及HSS(Harris hip score,HH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Gamma钉组手术时间低于解剖锁定钢板组;解剖锁定钢板组失血量(术中+隐性失血)及术中透视次数少于Gamma钉组;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首次完全负重时间解剖锁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延长;末次随访时Gamma钉组PPMS评分(7.50±1.78)与解剖锁定钢板组(6.82±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41,P=0.132);Gamma钉组HHS评分(83.25±11.18)与锁定钢板组(86.14±12.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3,P=0.243);Gamma钉术后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解剖型锁定钢板组。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伴有外侧壁骨折的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可避免外侧壁再次损伤,尤其对骨折严重粉碎、髓内钉操作困难患者,同Gamma钉相比术后髋关节功能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Gamma钉,不应强调过早负重。  相似文献   
96.
金波  胡云根  韩雷 《中国骨伤》2020,33(8):766-770
目的:建立正常膝关节及半月板三维有限元模型,较真实模拟膝关节及半月板的解剖形态及特点,通过初步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阐释半月板的部分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利用CT和MRI扫描一健康男性志愿者膝关节获得其图像信息,导入至Mimics 10.01及Geomagic Studio软件构建膝关节各组织结构三维模型,利用ANSA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组合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最终建立了完整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将有限元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设置材料属性、建立边界条件和施加载荷,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分析半月板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所建立的模型包含膝关节骨、关节软骨、半月板及主要韧带结构,能有效模拟膝关节及半月板的解剖形态及特点。内侧半月板接触面积为771.05 mm2,外侧半月板接触面积为634.31 mm2,内外侧半月板接触面积比为1.216。内外侧半月板的应力分布均匀,但内侧半月板所受应力高于外侧半月板,其峰值应力分别出现在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外侧半月板前角,其峰值应力为4.11 MPa。半月板最大位移位于其体部,内侧较外侧形变更大,最大位移形变值为0.33 mm。所获得的力学分析结果于文献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膝关节及半月板有限元模型具有有效性,可为半月板撕裂及半月板切除术等有限元分析研究提供有效的模型。所获得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能够阐释半月板的部分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半月板损伤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7.
虞杰  韩雷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114-111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及其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17例不稳定性肩胛骨及其周围骨折患者,其中单纯肩胛体骨折3例,肩胛颈及肩胛体骨折4例,肩胛颈及肩峰端骨折4例,关节盂及喙突部骨折2例,喙突骨折及锁骨远端或者肩锁脱位5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采用Hardegger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6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8周,依据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1%。结论不稳定性肩胛骨及其周围骨折行手术治疗后,可重建肩关节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8.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葛,"主消渴",入脾胃经,有生津止渴作用.葛根素,拉丁文名Puerarin,是从野葛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8-8-D-吡喃葡萄糖-4'7二羟基异黄酮,相对分子量为416,临床验证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突发性耳聋等.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新疆某健康体检机构重要异常结果人群分布特征及随访结果。方法 选取2022年在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受检者65 045例,检出4 665例有重要异常结果的受检者,制定重要异常结果A类B类随访规则,进行电话通知及1月、6月随访,使用随访信息系统进行提醒及表单记录。结果 4 665例重要异常结果受检者中A类重要异常结果447例(9.58%),B类4 218例(90.42%);男性2 815例(60.34%)、女性1 850例(39.66%),男性高于女性(P<0.05);年龄与重要异常结果存在相关性(P<0.05);41~50岁(1 114例)、51~60岁(1 211例)这两个年龄段重要段异常结果人数占比高。有效通知4 457例(95.54%),通知后有效随访4 397例(98.65%),失访60例(1.35%);电话随访后就诊2 118例(48.17%),未就诊2 279例(51.83%);未就诊男性1 562(58.57%)高于女性717(41.45%),性别与是否就诊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后非肿瘤性疾病1 194例(56.40%...  相似文献   
100.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儿童,病前1~3周常有低热、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某种致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常见的过敏原有细菌(溶血性链球菌)、病毒(风疹、水痘)、寄生虫(蛔虫、钩虫)等感染引起.也可由动物性异体蛋白引起,如鱼、虾、蟹等,亦可由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保泰松)、镇静剂(苯巴比妥类)、激素类、抗结核药(异烟肼)等药物引起,还可由其他因素如寒冷、花粉、外伤、昆虫咬、预防接种等引起.以上某种诱因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