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喙锁韧带重建和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42例,分为2组:A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44.2±11.6)岁;采用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喙锁韧带重建术治疗。B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5.6±12.4)岁;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所有患者为新鲜骨折,损伤至手术时间为24 h~7 d,平均72 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常规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内固定在位情况及测量喙锁间距,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良好,无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其中1例锁骨钩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锁骨钩周围骨折。术后1、3、6个月及内固定拆除后末次随访时,A组Constant-Murley功能为(90.6±6.2)、(91.8±4.8)、(94.7±3.6)、(97.8±1.2)分,均明显高于B组(74.8±3.4)、(78.4±4.4)、(82.2±2.8)、(94.6±3.6)分。A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1.6±2.2)周,明显短于B组的(25.8±2.5)周(P<0.05)。A组内固定取出术后喙锁间距(10.2±1.8)mm,同B组(9.8±2.0)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锁定钢板组联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无须暴露肩锁关节,术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低,并发症少,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反思日记法促进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某医院5名手术室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工作及培训中应用反思日记法,并以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进行测评,对开展反思日记活动前后不同时期的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反思日记法前后,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在CTDI—CV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反思日记法是培养护理人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促进了低年资护士较快提高专业技能,对培养低年资护士的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倒置LISS(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35~81岁,平均62.5岁。受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2 d,平均5.2 d;采用倒置LISS进行治疗,随访时拍摄股骨正侧位X线片。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16.2个月。手术时间(68.22±48.36)min,术中出血量(256.28±182.46)ml,住院天数(14.8±5.2)d。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3~8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骨不连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76.49±12.28,其中优15例,良6例,可3例。结论:倒置LISS钢板治疗累及股骨干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疗效满意,术后需严格随访,不应强调过早负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应用二代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甲状腺癌与良性结节的基因变异差异,在分子层面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鉴别。  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至2018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87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以及81例癌旁正常甲状腺样本的DNA和RNA,根据B超和细针穿刺活检/病理学结果将样本分为癌组织和可疑良性结节。通过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检出突变位点476个,累计突变基因40个,主要包括驱动基因、DNA损伤修复基因、免疫相关基因、染色体重塑相关基因和激素相关基因等。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框移突变、插入/缺失突变和无义突变。甲状腺癌的基因变异特征与可疑良性结节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其中BRAF、ZNF717、TERT、GGT1、CHEK2、OTUD4、RET蛋白激酶域的突变占比和基因融合的发生频率均显著高于可疑良性结节,而且RET蛋白激酶域突变和GGT1突变均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检出融合类型14例,包括CCDC6-RET、NCOA4-RET、ETV6-NTRK3和TPM3-NTRK1共4种融合类型。  结论  甲状腺癌的基因变异特征与可疑良性结节存在显著性差异,虽然癌组织和可疑良性结节在部分基因的突变占比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癌组织中BRAF、TERT、ZNF717、GGT1、CHEK2、OTUD4、RET、PI3K/Akt通路、AMPK通路相关基因以及融合基因的突变占比均显著高于可疑良性结节,上述变异基因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分子水平方面有效的区分恶性甲状腺结节和良性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85.
背景 真菌性角膜炎预后差,致盲率高,了解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助于选择适宜的干预手段,对改善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转归至关重要. 目的 研究真菌性角膜炎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67例267眼,所有患眼均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真菌培养及病灶标本药物敏感性试验.对所有患眼均先采用联合抗真菌药物疗法,然后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根据病情择行角膜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或穿透角膜移植术.对患眼的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分级,分析患眼病情转归的影响因素. 结果 267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痊愈者185眼,药物治愈率为69.29%;60眼药物治疗后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行治疗,真菌感染病灶得到控制,22眼因难治性青光眼或最终行眼内容物摘除术而丧失视功能,临床总体治愈率为91.76%.真菌培养结果显示,曲霉菌和镰刀菌为常见致病真菌.与其他菌种感染性角膜炎相比,曲霉菌感染角膜炎药物治愈率最低,不同菌种感染角膜炎患者药物治愈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0,P=0.002).曲霉菌感染角膜炎患者临床预后最差,不同菌种感染性角膜炎的不同等级预后眼数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285,P=0.013).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药物治愈率为71.8%,明显高于真菌培养阴性患者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P<0.01);敏感药物数≥2种的角膜炎患者药物治愈率为77.5%,敏感药物数<2种的角膜炎患者药物治愈率为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3,P<0.01);2个组间不同等级临床预后眼数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281,P=0.021).真菌性角膜炎的病灶面积>16 mm2、前房积脓>2 mm、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药物数<2种及致病菌种为镰刀菌或曲霉菌均为影响真菌性角膜炎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能较好地指导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药物治疗,病灶面积>16 mm2、前房积脓>2 mm、药物敏感性试验敏感药物数<2种及致病菌种为镰刀菌或曲霉菌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6.
新安医家程敬通学术思想浅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7年春,笔者到歙县人民医院,跟随歙县名老中医殷扶伤先生学习临床,多得启蒙.学习结束时,殷师赠送我<程敬通医案>和<心法歌诀>各一册,其后诊余常观摹心悟,似有所得.为挖掘新安医学流派的学术精华,使之推陈出新,余不揣浅陋,撰文浅述之.  相似文献   
87.
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时联合用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异丙酚联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进行呼吸、循环系统及注射痛等方面的观察。方法 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标准Ⅰ~Ⅱ级 (Ⅰ级 :正常健康 ;Ⅱ级 :有轻度系统性疾病 ) 15 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四组 :A组 37例 ,单纯异丙酚麻醉 (2 0mg kg) ;B组 37例 ,在麻醉诱导前2min静脉给予阿托品 (0 0 1mg kg) ,而后复合异丙酚 ;C组 37例 ,麻醉诱导前不给予阿托品但静脉给芬太尼(1μg/kg) 而后复合异丙酚 ;D组 39例 ,在麻醉诱导前 2min静脉给予阿托品及芬太尼 ,而后复合异丙酚。分别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血氧饱和度、潮气量、血压、脉搏以及注射部位疼痛强度等变化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 ,脉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A、C组注药后 2min、 4min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A、B组病人的注射部位疼痛及对手术的反应变化得分分别明显大于C、D组(P <0 0 1) ;潮气量、血氧饱和度 (SPO2 )的一过性下降与给药前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资料表明D组病人在麻醉诱导前 2min静脉给于阿托品及芬太尼而后进行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 ,辅以异丙酚静脉推注维持 ,能较好地满足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球形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雷  佘菲菲 《海南医学》2006,17(8):152-15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目前世界上流行较广的病原菌之一,它存在于世界约60%的人口中,可导致包括慢性胃炎和胃溃疡胃部疾病,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列为第Ⅰ类致癌因子.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氧化应激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和DM+GBE组,每组各24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的方法建立DM模型,造模成功后,DM+GBE组给予96mg·kg~(-1)·d~(-1)的GBE灌胃,对照组及DM组均以生理盐水以同等剂量灌胃。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前后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大鼠的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TNF-α、总氧化状态(total oxidation state,TOS)水平。并对部分肾脏进行HE染色,高倍显微镜下观察肾小管和肾小囊的变化。结果:给药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与DM组比较,DM+GBE组体质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12周,与对照组比较,DM组及DM+GBE组血糖水平升高;与DM组比较,DM+GBE组血糖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UN、UA的水平增高;与DM组大鼠比较,DM+GBE组大鼠UN和UA浓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M组大鼠肾组织匀浆中MDA、TOS、NO、TNF-α水平升高;与DM组大鼠比较,DM+GBE组大鼠肾组织匀浆中MDA、TOS、NO、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应激和继发的炎症反应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发展过程,银杏叶提取物能减轻氧化应激及继发的炎症反应从而对糖尿病肾病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激光问世后,人们在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用激光治疗肿瘤的工作中,由于观察到激光处理时的有害反应,如激光直接作用于暴露肿瘤时,会向四周溅起大量的有再生能力的肿瘤碎屑,因而限制了临床应用。本文目的为以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用不同强度的激光辐照,以组织化学为指标,观察激光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