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探讨短发夹RNA(shRNA)沉默多药耐药MDR)基因对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LO-VO/5-Fu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MDR1的shRNA干扰质粒转染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LO-VO/5-Fu,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情况及P-糖蛋白(P-gp)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各组细胞MDR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g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质粒组和未转染组相比,转染含shRNA干扰质粒细胞的实验组IC50明显降低,为(2.304±0.232)μ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为73.8%;凋亡率明显升高为(5.767±0.694)%(P〈0.05);MDR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g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靶向MDR1的shRNA干扰质粒有效抑制了MDR1的表达,使P-gp的表达降低,从而增强了LOVO/5-Fu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有可能为临床上克服大肠癌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和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发生水(血)肿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法的改进、疝修补材料和微创技术的发展,疝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也出现一些与之相关的新问题。就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水肿及血肿发生这一常见并发症而言,其发生的原因也和以往有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3.
细胞周期异常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抑癌基因DPC4的失活或缺失使其不能发挥抑制肿瘤过度增殖的作用。我们通过检测胃癌组织的DPC4mRNA水平和胃癌组织的细胞周期各项指数来探讨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部肿瘤在临床上较少见。因解剖位置深在和特殊,该病不仅不易早期发现,且手术治疗也比较棘手。1996年4月至2001年4月,本院共收治该病患者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肉瘤1例、良性肿瘤4例。手术切除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5年,肿瘤无复发。现结合其临床资料并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11%。患者常伴肠梗阻症状、腹腔内容物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腹腔内容物嵌顿绞窄后发生肠坏死危及生命。大多数腹壁切口疝需手术修补,随着近年来疝修补材料的发展和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切口疝手术的并发症也有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6.
静脉应用谷氨酰胺双肽对肠外瘘大鼠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的静脉注射制剂L-丙氨酰-L-谷氨酰胺对肠外瘘大鼠的黏膜完整性和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肠外瘘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后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和TPN Gln组,7天后采集大鼠静脉血,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Gln含量、改良的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乳酸含量、偶氮显色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切取部分小肠作石蜡切片观察黏膜形态,小肠黏膜标本制作细胞悬液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比率。结果TPN组小肠绒毛数量减少,变短变粗,黏膜层及固有层厚度变薄,小肠腺变短变细,成萎缩样变。TPN Gln组与TPN组相比,小肠绒毛形态完整,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未见细胞坏死现象,腺体未见萎缩。TPN Gln组大鼠血浆Gln浓度、小肠黏膜的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指数均较TPN组显著增高(P<0.05);血浆D-乳酸、内毒素浓度较TPN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Gln的静脉注射制剂L-丙氨酰-L-谷氨酰胺可以促进肠外瘘大鼠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恢复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腹腔镜外科手术中二氧化碳的充入及排出会影响机体内酸碱平衡,此项研究的目的是借助彼得·斯图尔特的方法探究腹腔镜手术机体内酸碱平衡的变化,并与开放手术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胃肠外科100位需行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成腹腔镜手术组(n=50)及开放手术组(n=50)。并对两组手术组4个时间点酸碱相关参数测定分别在4个时间点进行:t_1:麻醉诱导后10min;t_2:根据分组腹膜打开或气腹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后1h。最后,运用t检验以比较组间差异。P值取0.05为显著性标准。结果两组数据统计分析后显示两组间病人剩余碱(标准剩余碱)、强离子间隙、阴离子间隙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基准值相比较,这两组的标准剩余碱在t_2、t_3和t_4上都是降低的;在腹腔镜气腹手术组的t2,鉴于PaCO_2的升高使得pH较基准值降低,但是当腹腔镜手术结束腹膜腔内二氧化碳被排出后pH值会迅速恢复到基准值水平;在开放手术组的t3和t4,伴随着乳酸盐和氯化物的升高,明显的强离子差及pH较基准值降低。结论在气腹术期间机体内pH会随着充气时PaCO_2的升高而降低,当排气后PaCO_2随之降低,pH也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认为腹腔镜手术期间的pH值降低,呼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开放手术后一个小时机体的代谢也是其pH值降低的一个因素。在开放手术组可以观察到乳酸盐的升高伴随明显的强离子差及pH降低,而腹腔镜气腹术组没有出现相应的情况。开放手术组中t3和t4乳酸是显著升高的,这表明了与开放后机体低灌注、乳酸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靖昌庆  卢俊  吴泰璜 《山东医药》2002,42(24):60-60
病历摘要患者女 ,18岁 ,因查体发现肝占位病变并逐渐增大 2年 ,于 2 0 0 2年 9月 2 1日入院。患者 2年前 B超发现肝占位病变 ,约 4cm× 4cm大小 ,无腹痛、腹胀、黄疸、发热等不适症状。 1周前 CT复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达 6cm× 7cm大小 ,遂收入院拟手术治疗。既往无口服避孕药史。查体无阳性体征 ,肝炎六项指标均为阴性 ,AFP2 .6ng/ ml。 B超示肝右静脉前有一6cm× 6.9cm包块 ,略强回声 ,边界清 ,内回声均 ,门静脉左右两支均受压向上移位。多谱勒血流显像 (CDFI)示团块内血流丰富。 CT示肝左内叶、右前叶间有一类圆形 6cm× 7cm大小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肿瘤是多种遗传基因改变累积的结果,其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平衡失调是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的重要原因。胰腺的恶性肿瘤分为腺癌、内分泌肿瘤及非上皮恶性肿瘤三类,其中90%以上为腺癌,预后极差。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成为胰腺实验外科研究的热点。现将胰腺癌基因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洛拉曲克体外对人大肠癌LoVo细胞胸苷酸合酶(TS)水平动态变化以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洛拉曲克对LoVo细胞抑制率的影响,RT-PCR和Wes tern blot法检测T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洛拉曲克对LoVo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约为6.31μmol/L;并可促进细胞凋亡,凋亡率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RT-PCR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相同剂量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TS/GAPDH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持续升高的趋势,但是只有48 h和60 h相对于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同剂量的洛拉曲克处理细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TS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洛拉曲克可以明显促进大肠癌细胞的凋亡并可产生TS诱导现象,术后以此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