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5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HS)、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0-02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4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自2010-03—2013-05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3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开始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86例均获得6~24(16.35±3.15)个月随访。与DHS组相比,InterTan组切口长度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开始下地负重时间更早,但手术时间更长、X线透视次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与DHS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6、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均明显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稳定、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PFLP)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5—2015-05分别采用InterTan和PFLP内固定治疗的7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PFLP组34例,InterTan组3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术后7 d、6周、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70例均获得12~36(21.52±3.11)个月随访。InterTan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7 d、6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6周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和PFLP内固定均可作为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但InterTan内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更轻,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3.
几丁糖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几丁糖膜对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的作用。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白兔L3、L5水平切除椎板10×05cm,L3硬膜外放置几丁糖膜(A点),L5作为空白对照(B点)。分别于术后3周、6周、12周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A点硬膜与瘢痕无明显粘连,硬膜外有空隙,未见明显异物、炎症反应;B点硬膜与瘢痕紧密粘连,瘢痕侵入椎管内,对硬膜有压迫。结论:几丁糖膜具有明显的预防硬膜周围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
外伤截肢后严重股骨外旋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病例报告  男 ,9岁 ,因右下肢外伤截肢后髋关节外旋畸形、活动受限 1 5年入院。 1年半前因车祸致右小腿毁损伤、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 ,行膝下截肢及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 ,术后 1年发现髋关节严重外旋、活动受限无法安装假肢。查体 :一般情况可 ,脊柱、双上肢及左下肢正常 ,骨盆倾斜 ,右下肢膝下截肢术后 ,切口愈合佳 ,髋关节外旋约 80°畸形 ,活动度 :外展 1 0°,内收 0° ,前屈 1 0°,后伸 0°,内外旋障碍 ,右膝固定于 90°位。辅助检查 :X线示右髋臼骨折愈合 ,右股骨外旋约 90° ,骨质疏松 (图 1 )。临床诊断为“右股骨外旋畸形…  相似文献   
95.
刘永芬  陈爱民  熊雯雯  洪滔 《光明中医》2011,26(12):2408-2409
江一平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江教授从事中医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博采众长、融会古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中医黄疸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辨治思路和方法,临床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聆教,兹不揣浅陋,述其要于万一,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并比较二甲双胍、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8例高胰岛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罗格列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黄体生成素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与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5.19,P〈0.05)。结论: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总住院医师在进修医生的带教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总住院医师作为科事主任的助手,参与科室日常的医疗、教学及管理工作,特别是在进修医生带教和管理工作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方法 .结果 总住院医师切实做好科室和进修生的协调工作,可以促进进修医生素质的提高,对教学医院科室管理工作和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结论 总住院医师在进修医生教学及其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紫藤瘤(Wisteria sinensis Sweet Caulis)化学成分.方法 紫藤瘤(15 kg)95%乙醇渗漉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经过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蒲公英赛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结论 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腮腺改良切口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1例腮腺切除术应用腮腺改良切口.结果 手术历时1.5~2h,无1例出现面瘫,腮腺漏.随访半年至1年,未见复发.结论 腮腺改良切口,切口位置隐蔽,易被年青人接受.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难度.但只适宜于4cm以下良性肿物,术前须肿物细针穿刺及术中冰冻切片排除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0.
背景:用锁定钉的最终固定依赖于钢板的放置,为避免螺钉锁入关节,要求在放入螺钉前反复确认骨折块的复位及钢板位置的放置,无疑增加了操作繁琐及螺钉进入关节的风险.目的:观察新型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1 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AO 分型A3型3 例,B2 型3 例,B3 型2 例,C1 型3 例,C2 型5 例,C3 型5 例.受伤后0~12 d 采用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结果与结论:随访至24 周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软组织并发症,无螺钉移位及钢板断裂,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满意.据此得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这种固定方式能提供解剖复位、固定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钉板之间能更灵活、弹性的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