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5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膀胱控制器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众多的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方法中,以Brindley等1976年创用并发展的应用膀胱控制器重建膀胱功能,即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排尿(SARS)疗效最好,至1999年已应用约1200余例。膀胱控制器结合骶神经后根切断去传入除了可以增加膀胱的顺应性和贮尿容量,获得电刺激下可控制性排尿,还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排便功能,男性病人可获得电刺激下持续性的阴茎勃起,从而重建了性功能。我院骨科于1999年5月为1例T_(7-8)骨折脱位并完全性截瘫的女性病人施行了国内首例膀胱控制器植入术。术后获得电刺激下可控制性排尿,彻底根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新手术方法.方法利用骶神经根及骶丛神经相互间代偿的原理,设计了选择性骶神经前根切断术,治疗9例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结果9例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均明显缓解,膀胱贮尿及排尿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经6~24个月随访,其中8例患者膀胱功能已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1例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略差.结论选择性骶神经前根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3.
四肢严重创伤较为常见,多为工农业机械伤及交通事故所致。我院于1978年至1992年共收治因绞挫、碾轧所致以往多作截肢处理的严重损伤48例。经早期修复,免于截肢者39例,占81.3%。本组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2~56岁,平均38岁。上肢29例,波及上臂者8例,修复成功25例。下肢19例,波及大腿者6例,修复成功14例,共39例,占81.3%。修复方法:上下肢严重刨伤先作骨折内固定或截去失活的组织。上肢修复成功的25例中,用  相似文献   
64.
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陈爱民等.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7;12(2)∶93]作者采用Biofix可吸收固定棒代克氏针和Biopoly人工韧带代钢丝形成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共18例,全部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个月,疗效判定以局...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继发型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继发型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和疗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继发型肺结核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6.
总结Snyder认知动力理论与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临床整合应用及护理配合的经验。首先,责任护士与治疗师一起对52例患者完成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评估;然后,与治疗师、患者一起设置递增式目标阶梯,围绕阶段性思维路径,予以具体的、各有侧重点的干预及护理。护理过程中,责任护士不断强化患者不同时期的动力思维,协助治疗师达成识别、改变患者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建立并巩固合理认知和行为的目的。经过干预和护理,提升了患者的希望指数,达到了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治疗疾病的目的,取得了预期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7.
用客户端浏览器方式回收病案,解决了长期以来病案回收处理采取由病案科人员将病历收回到病案科电脑上进行病案回收确认的工作方式,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改进病案回收流程,将病案回收的确认环节提前到病区实现,使病案回收从7月份的72小时回收率93.57%(B级)提升到48小时回收率82%,进一步提高了病案的回收率、回收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力促进了病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用客户端浏览器方式在病区实现病案回收方法是可行的,可在医院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陈爱民  刘成刚 《农垦医学》2002,24(2):139-140
20 0 0年 10月~ 11月兵团药监局组织有关人员为配合制剂室换证工作 ,行程万余公里 ,对兵团范围内医疗机构的制剂室进行了检查督导 ,并围绕制剂许可证换证验收标准 ,对兵团各制剂室的人员状况、制剂设备、药检仪器、质量管理状况等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 ,以期为兵团范围内医疗机构制剂室的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提供一些依据。1 资料与分析兵团范围内医疗机构制剂室 (下称制剂室 )共2 3个 ,在所检查的 18个制剂室中医院床位数大于30 0张的有 9个 ,2 0 0~ 30 0张的有 3个 ,小于 2 0 0张的有 6个。它们都是在 1985年~ 1994年兴建或改建 ,并…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伸延式蛙式固定装置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收治的1106例(1540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利用伸延式蛙式固定装置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21例治疗6个月后失败,后经手术治疗痊愈,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为98.1%,按SMer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071例获随访,时间为1.2~15.4年,平均随访8.3年。其中随访15.0年以上58例(74髋)。按临床效果,随访2.5年组(124例169髋)优良率为95.9%,随访10.0年组(847例1215髋)的优良率为95.1%。结论伸延式蛙式固定装置具有牵引、复位、固定3种功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舒适无痛苦、操作不需在麻醉下进行等优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蛙式固定器具。  相似文献   
70.
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撕脱骨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生物聚酯人工韧带、可吸收棒、可吸收螺钉治疗撕脱骨折的方法、疗效、特点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对37例患者行生物可吸收手术治疗并对相应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8个月,平均18个月,疗效优29例,良8例,无差者。结论:此方法符合撕脱骨折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无人体不良反应,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痛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