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8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降低耳蜗缝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 26,Cx26)表达对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小鼠噪声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条件诱导性Cx26基因敲除新生小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他莫昔芬(tamoxifen,TMX)组、噪声组、噪声+TMX组各8只,TMX组于出生第18天给予单次TMX(1.5 mg/10g)皮下注射;噪声组于出生第24天开始暴露于100dB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稳态白噪声中,每日连续8h,持续7d;噪声+TMX组于出生第18d天给予单次TMX(1.5mg/10g)皮下注射,出生第24天开始暴露于100dB SPL稳态白噪声中,每日连续8h,持续7d;空白组不作处理。分别于实验前(出生第15天)、实验结束后(出生第30天)检测4组小鼠宽带短声(Click)及频率为8、16、32kHz短声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反应阈;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迅速断头取出双侧耳蜗,Western blot法检测Cx26蛋白表达。结果 4组实验前Click及8、16、32kHz频率短声ABR反应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TMX组实验结束后Click[(42.08±5.42)dB SPL]及8、16、32kHz频率短声ABR反应阈[(47.08±5.82)、(62.92±9.16)、(84.58±4.98)dB SPL]均高于噪声组[(29.38±4.03)、(40.63±6.80)、(39.06±7.35)、(56.25±12.45)dB SPL]、TMX组[(21.50±5.80)、(28.50±4.74)、(25.50±4.97)、(37.50±7.17)dB SPL]、空白组[(24.58±5.82)、(28.33±6.51)、(29.17±3.59)、(39.17±8.75)dB SPL](P0.05),且噪声组高于TMX组和空白组(P0.05),TMX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后耳蜗Cx26蛋白表达在噪声+TMX组(0.710±0.175)、噪声组(0.774±0.157)、TMX组(0.851±0.087)均低于空白组(1.117±0.114)(P0.05),噪声+TMX组、噪声组、TMX组耳蜗Cx26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耳蜗Cx26蛋白表达可增加小鼠对噪声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9年8月在本院行THA治疗的76例(102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35~64岁,平均52.5岁.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根据骨盆平片及患髋正、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骨质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年以上随访,平均5.3年.术后4例仍有轻度疼痛,服用非甾体类止痛药后缓解.8例存在不同程度下肢不等长(0.5 ~1.2 cm),Trendelenburg征阴性,无跛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平均值(89.5±3.8)分,优46例(60髋),良20例(30髋),可10例(12髋);优良率为88.2%.末次随访时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移位,头臼包容性良好.30例出现异位骨化,6例出现髋臼周围骨溶解.股骨柄假体的位置无明显改变,中心固定有98髋(94.1%),柄-髓腔匹配优良率100%.4髋出现股骨侧骨溶解,8髋假体柄与股骨界面出现透亮线.所有病例均出现股骨近端骨重塑,其中Ⅰ度92髋,Ⅱ度10髋.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3.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普外科手术时,同时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肝素等。药物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是手术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对于择期手术者,可在凝血功能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成人CroweⅣ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成人CroweⅣ型DDH患者7例,进行双侧髋关节薄层CT扫描,使用专业软件处理所获的DICOM图像,重建双髋立体图像,再应用3D技术打印。术前利用3D打印模型确定假臼与真臼的位置,预估髋臼与股骨假体型号;利用模型进行股骨模拟截骨。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根据骨盆平片及患髋正、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结果 3D打印模型能够直观地确定假臼与真臼的位置,立体地呈现股骨头与股骨近端骨质结构改变,术中髋臼与股骨假体所用型号与术前规划基本一致。结论 3D打印技术用于成人CroweⅣ型DDH关节置换的术前规划,可行性好,术前可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25.
膝骨关节炎(KOA)是慢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治疗仅限于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和物理治疗等,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解决关节疼痛的最终选择。因此,对于KOA疼痛的产生机制需进一步了解,以希望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6.
类器官(organoids)来源于自体的组织及干细胞,是通过体外3D培养后形成的细胞团块,这种团块具有原始组织及器官的三维结构,并保留了相对应的功能和遗传特征。由于其具有模拟特定机体器官的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潜能,这一模型在多种药物的筛选和分子机制研究中拥有更多的优势。近年来,已有实验表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3D培养及成骨分化可以形成骨的类器官,并可以植入机体发挥特定的作用。这种骨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不仅可以为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研究提供更多方法,还在骨组织移植及修复等组织工程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BMSCs成骨分化的类器官相关3D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BMSCs成骨分化的类器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7.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若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则预后不佳。本院于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普洛迪治疗脑外伤术后患者35例,观察其预防脑梗死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对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便内寄生虫虫卵计数的质量控制分析,保证虫卵计数质量,提高寄生虫虫卵检出率。方法将可能影响粪便内虫卵计数的相关因素归类,对这些影响因素举例并探讨。结果虫卵计数时,应对粪便标本的采集、送检、保存及计数中的人员、仪器、试剂、实验材料、标本制作时标本量和涂片透明时间、温度等进行质量控制。结论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虫卵计数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可提高虫卵的检出率和计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滑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S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大鼠来源的SMSCs,选取第3代SMSCs细胞进行增殖和成骨分化实验,CCK-8法检测SMSCs细胞活性,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 CGRP诱导SMSCs增殖第4天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吸光度相对比分别为1.34±0.08、1.40±0.07,第6天分别为1.76±0.12、1.89±0.14,第8天分别为1.84±0.13、2.35±018,两组比较,P均<0.05。 CGRP诱导SMSCs成骨分化第5天实验组、对照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1.38±0.05、1.00±0.02,第10天分别为1.75±0.10、1.44±0.06,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CGRP可以促进S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