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新型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使用的效果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使用新型超声刀进行胃癌根治术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平均手术时间为(189.5±24.2)min清扫淋巴结数量平均为(30.4±11.6)个,与传统手术相比明显增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手术视野清晰。本组资料术后无吻合口漏、淋巴漏、术后出血及手术死亡。结论新型超声刀在胃癌根治术中使用是安全的,并有助于提高胃癌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22.
新型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目前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并通过设计、实验、研制和改进 ,完成了新型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研制 ,经过两年多的临床实践证明 ,完全达到了原设计要求 ,同时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炎症反应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的作用和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必要性方法:2001—08/2002—08和2003—08/2004—10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52例颈肩痛或腰腿痛患者入院时化验血象,62例有白细胞&;gt;1万和中性白细胞比例&;gt;70%,或白细胞&;lt;1万,但中性白细胞比例&;gt;70%。比较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效果。结果:入院时血象升高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血象正常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未能缩短住院时间。结论:急性期颈肩腰腿痛患者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康复,抗生素使用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 10 a来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全省 16个监测点 10 a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 177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a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 4 3.9% ,而宫缩乏力仍是产科出血的首要原因。结论 提高住院分娩率是减少孕产妇死亡的首要措施 ,加强医疗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其知识技能 ,是降低孕产妇死亡中产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发生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先后提出能量代谢异常、自由基损伤和细胞内钙超载等机制.近年的研究认为炎症过程在其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1],主要指白细胞在组织内皮细胞(EC)的粘附和渗出,并释放过量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毒性产物引起组织损伤.其中选择素(selectins)家族成员是介导白细胞和EC早期粘附过程的关键粘附分子.本文就其在重要脏器I/R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持续平衡灌注通气60min,无缺血;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45min,再灌注30min;缺血预处理组(IP)先给予连续2次的5min缺血、5min再灌注的预处理,再行缺血45min和再灌注30min。测定缺血前和再灌注末灌注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白细胞数量,测定再灌注末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和湿/干比(W/D)。结果:IR组再灌末MDA含量、MPO活性、XOD活性和W/D较Con组明显升高(P<0.01),而SOD活性则显著下降(P<0.01)。IP能明显减少再灌后MDA、MPO、XOD和W/D的增加,提高SOD的活性(P<0.01)。结论:IP能明显抑制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和培训中心、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西南协作组及《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 2 1世纪消化道修复与重建外科学术论坛于 2 0 0 2年 1 0月 1 0 1 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大会有来自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国内各省市代表共 40 0余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近 30 0篇 ,有 50余篇在大会进行了特别演讲。同时进行了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直肠癌保肛术及PPH的手术演示。大会主题横贯整个消化道的修复与重建 ,跨多亚专业学科 ,涉及胃肠、胆…  相似文献   
28.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 profiles of 41 strain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from various sources by SDS-PAGE was studied. Seven and nine OMP patterns were differentiated respectively by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ix outer membrane protein bands and by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major protein bands. Comparing the OMP patterns of the strains from human with those from animals, the authors inferred that chickens and other animals might be one of the sources for the human infection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in this district.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MP patterns of the strains from diarrheic children and those from healthy carriers suggested that the pathogenesi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be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Using the techniques,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infection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in a nursery. The result showed the infection was sporadic and of multi-sources, as evidenced by the multi-patterns of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 profiles.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infection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相似文献   
29.
小肠出血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6例手术治疗的小肠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行选择性肠系膜脉造影,阳性率69.2%(9/13),消化道钡餐阳性率16.7%(1/6),放射性核素扫描阳性率33.3%(1/3),13例均手术切除病灶,术后9例出血停止,2例死亡,2例出血复发,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选择性肠系膜动肪造影是诊断小肠出血并指出外科治疗的最佳方法,可作为首选,术中仔细探索,配合内镜和注射美蓝可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30.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腹壁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腹壁疝的特点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2 0 7例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壁疝病例。 结果  2 0 7例 6 0~ 90岁老年腹壁疝患者 ,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斜疝 14 4例 ,直疝 38例 ,斜疝伴直疝 11例 ,滑疝 6例 ,切口疝 6例 ,股疝 1例 ,直疝伴股疝 1例。疝环大小 0 8~ 6 5cm ,平均 (3 3± 1 0 )cm ,疝环直径≥ 5cm者有 2 0例。手术并发症 :尿潴留 8例 ,皮下出血 4例 ,阴囊水肿 1例 ,切口感染 1例。随访 4~ 4 0个月 ,187例获随访 ,术后无复发。 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 ,尤其适合于治疗老年人腹壁疝 ;同时重视老年患者并存症的处理 ,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