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正常人椎间盘ADC值、FA值与年龄和解剖节段的相关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募集健康志愿者45人,年龄范围6-40岁,6—10岁5人,11—15岁6人,16-20岁6人,21—25岁13人,26—30岁5人,31—35岁5人,36-40岁5人。进行常规T2W、T1W及DTI扫描,重建ADC图、FA图、b0图及b400图,测定其ADC值、FA值及T,w信号强度,分析上述值随着年龄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栗L1/2、L2/3、L3/4、L4/5椎间盘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B1B=-0.668,D〈0.001,rB2B=-0.683,D〈0.001,rB3B=-0.622,D〈0.001,rB4B=-0.540,p〈0.00I),椎间盘FA值、T2w信号强度与年龄不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的ADc呈下降趋势,5—15岁呈快降阶段,16—25岁相对稳定阶段,26—40岁缓降阶段。L1/2~L3/4椎间盘ADC值与解剖部位相关(r=0.279,P〈0.05),从上到下hDC值逐渐升高,L3/4-L5/s1椎间盘ADC值与解剖部位无相关性(r=-0.048,p〉0.05)。各椎间盘FA值(r=0.349,p〈0.001)及T2w信号强度(r=0.658,p〈0.001)与解剖部位相关。结论正常人体椎间盘hDC值随着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FA值在L4/5-Ls/s1椎间盘显著增大,ADc值及FA值比T2W信号强度值更能体现椎间盘水分子弥散能力的变化,了解正常椎间盘ADC值及FA值随年龄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建立妇炎灵泡腾片目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妇炎灵泡腾片处方中苦参、蛇床子、冰片、樟脑等中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灵泡腾片中苦参碱目的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TMC18(20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0.02mol/L磷酸二氢钾试液-0.2%三乙胺:乙腈(83:17),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定性鉴定出制剂中目的苦参、蛇床子、冰片、樟脑.经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测定,结果显示苦参碱进样量在0.05~0.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目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4.821 2X+0.787 4,相关系数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92%.峰面积相对均数标准偏差(RSD)为1.8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妇炎灵泡腾片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3.
1 病历摘要女性患者,22岁,未婚,因“全身泛起脓疱、结痴、脱屑1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因右侧大腿外侧、右骼前上棘被碰伤后皮肤出现擦痕、疼痛,口服中药3天后(药物不详),右下腹出现数个红斑、脓疱。脓疱呈黄豆大,红斑直径5 cm范围内,于当地医院就诊按“药疹”给予抗菌素和激素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变,再次就诊时,改用其它口服药,次日,脓疱迅速遍及全身、面部,以身体屈侧和皱折部位为重,呈针尖及米粒大,密集成片,部分  相似文献   
64.
磁性标记脂肪干细胞修复兔退变椎间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活体监测Gd-DTPA标记的脂肪干细胞(ADSC)在退变椎间盘内的存活、迁移和转归,观察ADSC对修复及延缓退变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制成腰椎椎间盘退变模型,2周后行Gd标记的ADSC(Gd-ADSC)移植及ADSC移植,在不同时间点摄X线片、行MR扫描及病理学检查,并与移植PBS比较。结果 Gd-ADSC移植后即刻,SPIR T1WI显示椎间盘内高信号随时间推移迅速减低。与同时间点移植PBS比较,ADSC及Gd-ADSC移植兔椎间盘退变程度较轻,髓核及纤维环内均可见胞浆丰富软骨样细胞。结论 ADSC椎间盘内移植有助于修复退变椎间盘和延缓椎间盘退变;Gd-ADSC移植后1周内可通过MRI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下颌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全口义齿(CD)和种植覆盖义齿(IOD)修复后的患者满意度以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探讨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对老年下颌牙缺失患者的心理及社会行为是否存在积极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6至201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就诊,50 ~ 80岁下颌牙列缺失,曾采用传统全口义齿修复且因义齿稳定性差而自愿行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受试者19例,其中男8例,平均69.25岁;女11例,平均72.45岁。通过自身对照研究,每位受试者均先后佩戴在相同标准下制作的新传统全口义齿(CD)以及种植覆盖义齿(IOD),并于戴用义齿3个月后完成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20)、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量表(GOHAI)和日常生活牙科影响量表(DIDL)调查,分析传统全口义齿和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计算CD组和IOD组OHRQoL得分的效应量(ES值)以评价其影响程度。 结果OHIP-20、GOHAI、DIDL量表均显示,IOD组在量表的功能限制、疼痛、心理不适、生理能力受限、心理能力受限、社交能力丧失、身心缺陷、美观、口腔舒适的各领域得分及总体得分上均明显优于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根据DIDL量表评价标准得知,IOD修复可有效提提升患者满意度,并减少不满意人数的比例。3个量表在各领域及总得分的ES值均大于0.8,代表每个领域均受到高度影响,并以咀嚼能力(ES = 3.74)、生理能力受限(ES = 3.12)和功能限制(ES = 2.94)等生理功能改善最为显著。说明,IOD组比CD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较好,且对各方面的改善程度较高。 结论OHIP-20、GOHAI、DIDL量表调查结果反映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对老年下颌牙缺失患者的心理及社会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 评价X线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运用与联合运用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准确率、对肿块显示率的差异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4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前钼靶、超声及病理资料。评价564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或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内部血流等影像学征象及其相关性,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单独与联合运用对恶性肿瘤诊断率的差异。结果 564例乳腺恶性肿瘤,X线钼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诊断422例和432例,两组联合诊断490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39例,钼靶组诊断341例,超声组诊断356例,联合组诊断398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联合运用可显著提高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但两者单独运用检出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致密型乳腺,超声对乳腺恶性肿块的准确率大于X线钼靶。对于脂肪型背景乳腺,钼靶对乳腺恶性肿块的准确率大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MRI和椎间盘造影表现与椎间盘造影一致性诱发痛的相关性.方法 93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腰椎MR检查和256个腰椎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造影按照Adams等分级标准进行,MRI髓核退变按Pearce等分级标准,终板退变按Medic标准分级,疼痛诱发评价分为一致性诱发痛和无痛或非一致性诱发痛.分析MRI椎间盘退变分级、椎间盘造影分级与一致性诱发痛的相关性.获得的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256个椎间盘造影,116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椎间盘造影:Ⅰ型椎间盘17个(6.6%),Ⅱ型椎间盘25个(9.8%),Ⅲ型椎间盘91个(35.5%),Ⅳ型椎间盘77个(30.1%),Ⅴ型椎间盘46个(18.0%).MRI椎间盘退变分级:Ⅰ级23个(9.0%),Ⅱ级34个(13.3%),Ⅲ级84个(32.8%),Ⅳ级85个(33.2%),Ⅴ级30个(11.7%).椎间盘造影与MRl分级密切相关(r=0.62,X2=160.87,P<0.01);椎间盘造影Ⅳ-Ⅴ型椎间盘123个,104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与一致性诱发痛密切相关(r=0.60,X2=144.08,P<0.01);MRI椎间盘Ⅳ-Ⅴ级退变115个,99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与一致性诱发痛密切相关(r=0.59,X2=137.11,P<0.01);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60个,52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r=0.41,X2=51.93,P<0.01);椎间盘终板异常58个,51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r=0.41,X2=52.76,P<0.01).结论 MRI显示髓核中、重度退变、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椎体终板退变,以及椎间盘造影表现为外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复合体破裂和出现一致性诱发痛时,可高度提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椎间盘造影显示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伴随造影时的一致性诱发痛,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8.
脊柱,是人体重要的组织构件,也是支撑和维持人体形体的框架。没有脊柱的人体是难以想象的。在《中医学》中,对于脊柱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在该书中有许多关于“脊”、“椎”,以及相关疾病的认识和记录。今天,我们在讨论和分析脊柱本身疾病和脊柱相关疾病时,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脊柱与中医学经络理论的联系,对于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上述疾病,无疑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69.
臂丛神经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MRI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临床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在手术前行MR检查,其中54例采用Philip Gyroscan T5-Ⅱ型0.5T超导MR仪,44例采用Philip Intera 1.5T超导MR仪。采用头颈联合线圈或颈部阵列线圈,行横断和冠状面扫描。扫描序列为SE T1WI、T2WI和快速梯度回波(FFE)序列T2WI、T2WI反转恢复(SPIR)压脂序列。98例中63例行锁骨上手术探查,将术中发现与MRI结果比较;35例未手术的患者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MRI显示椎管内损伤45例,椎管外损伤56例,其中椎管内外混合性损伤16例,未发现损伤征象13例,阳性率86.73%。节前损伤的征象包括:(1)脊髓水肿和出血2例(4.44%);(2)脊髓移位17例(37.78%);(3)创伤性脊膜囊肿37例(82.22%);(4)神经根缺失25例(55.56%);(5)椎管内瘢痕24例(53.33%);(6)失神经肌肉萎缩和脂肪浸润13例(28.89%)。节后损伤的征象包括:(1)神经干增粗、信号增高23例(41.07%);(2)神经干连续性中断,结构消失16例(28.57%);(3)神经干连续性存在,但结构紊乱14例(25.00%);(4)创伤性神经纤维瘤形成3例(5.36%)。结论MRI能够同时显示臂丛节前和节后神经损伤,对鉴别节前损伤、节后损伤、损伤类型,以及确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治疗时机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腰椎轴向负荷MSCT检查对椎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轴向负荷CT检查对腰椎椎管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45例慢性腰腿痛患者进行了常规CT检查和轴向负荷CT检查.结果 与常规CT检查比较,轴向负荷检查可见硬膜囊横截面积(D-CSA)不同程度的缩小,共有36例109个节段轴向负荷检查D-CSA缩小15 mm2以上.常规CT发现23例(51.1%)共44个节段(19.8%)椎管狭窄.轴向负荷检查发现32例(71.1%)共69个节段(31.1%)椎管狭窄.结论 与常规CT比较,轴向负荷检查可引起D-CSA以及矢状径缩小,能发现常规CT检查所不能发现的椎管狭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