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男 8例.女 22例;年龄 39~68岁.平均 53.7岁。腰椎间盘退变 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 4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 5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 4例.腰椎退行性滑脱(I度) 6例。 L3.4 2例、L4.5 20例、L5S1 8例。采用单侧显露、减压、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在自行设计的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进行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方法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通过影像学评价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下腰痛评分系统(29分法)评价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 75~110 min.平均 89 min;术中出血量为 180~500 ml.平均 285 ml.均未输血。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I型 24例. II 型 6例。术后 2例病例出现终板切割.融合器部分陷入终板及椎体内。随访时间 12~36个月.平均 22.5个月。除 1例不能明确外.其余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 96.7%。随访过程中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未出现松动、移位、断裂.椎间融合器亦无移位现象。 JOA评分由术前的 10~16分(平均 13.0分)提高到 22~27分(平均 25.2分).改善率为 61.7%~90.5%.平均 72.5%。结论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稳定性好、融合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部分下腰椎病变固定融合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2.
目的:采用渗透泵技术,制备硝苯地平控释片,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筛选处方,分别考察含药层高分子聚氧乙烯(PEO)相对分子质量、含药层渗透压活性物质、助推层中高分子PEO相对分子质量、助推层的含量、压力、包衣膜厚度和释药孔孔径等因素对释放度的影响。结果:通过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衣膜的完整性、能否释放药物以及释药速度的快慢主要受含药层中高分子PEO的相对分子质量、渗透压活性物质和助推层中高分子PEO相对分子质量、含药层和助推层体积比及压力、孔径、半透膜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自制的硝苯地平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在体外释药条件下释药稳定,在3~14h内零级特征明显(r=0.9995)、平均释药量约为8%/h、衣膜完整。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红细胞裂解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将22份骨髓随机分为两组:(1)碎红组11份,即骨髓样本在处理过程中给予Tris-NH。C1红细胞裂解剂;(2)未碎红组11份,即骨髓样本处理过程中未加红细胞裂解剂。观察两组细胞生长情况,第1、2、3代细胞达到传代的时间和细胞扩增达到107数量的时间。结果(1)碎红组与未碎红组在P1传代时间分别为(9.3±4.9)d和(7.2-4-1.0)d、P2传代时间(14.4±4.7)d和(14.5±3.5)d、P3传代时间(18.5±5.0)d和(20.1±4.4)d,两组在传代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9、0.06、0.80,P均〉0.05);(2)碎红组与未碎红组在细胞培养达到10’数量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5±7.9)、(22.1±7.3)d,t=0.80,P〉0.05]。结论添加与不添加Tris-NH4C1红细胞裂解剂对h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细胞增殖速度方面分析均无影响。故hMSCs体外分离培养可省略红细胞裂解步骤。  相似文献   
24.
检验医学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又比较细致的工作,我们要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调整好心态,消除烦燥情绪是避免人为原因造成误差的最佳办法.本文首先对误差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介绍,以5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ALT、AST、r-GT、ALP以及空腹血糖,用同一个体标本不同质量状态作对比检测分析,目的 是引起诊疗相关人员重视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提高血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5.
陈国军 《中外医疗》2011,30(29):45-45
目的探讨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患者4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与膀胱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结果对良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均恢复良好;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行膀胱全切除术,术后行放疗或加化疗等措施,2例因转移仅做部分切除,6个月后死亡。结论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类型较为复杂,对其进行镜下活检可对病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应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对病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费用的特点。对COPD患者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治疗,以期减少病情恶化和住院率。因此,肺功能检测在有潜在通气障碍的人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1国内肺功能检测的现状我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肺功能检查得不到普及,导致潜在COPD的人群未能及时识别。目前  相似文献   
2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髋部骨折愈来愈常见.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主流,但术后常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临床工作者必需面对的重要课题.笔者以本院2006年6月~2011年12月86例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补气活血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的中医病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6例患者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或自拟补气通脉汤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作对照观察.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40例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60~85岁.中药治疗组46例中男16例,女30例;年龄60~8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8.
菌血症诊治较难,且病死率高。血培养是其重要的检测手段。常规血培养结果一般需要3~4d,易延误治疗。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直接药敏可以明显缩短报告时间。本实验根据血培养阳性标本显微镜下涂片的菌量,不经过平板接种的过程,直接进行药敏实验,并与常规药敏法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直接药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17例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及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资料.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5.43%;前3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比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58%、6.96%;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耐药率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分别为1.19%、1.98%;乙酸钙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完全敏感,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仅为1.37%;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完全敏感.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与细菌耐药性有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