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6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目的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 TP)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TP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统一抗结核化疗方案2HALZ/6HL2及胸穿抽液,治疗组肌肉注射微卡,每周1次,共3个月,对照组口服强的松68周。观察2组病例胸膜肥厚情况及胸液吸收情况,随访11.5年;观察微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率5%,对照组22.5%,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胸液吸收时间19.3 d,对照组28.3 d,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随访至1.5年各35例,复发率分别为0和8.6%,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卡不良反应:局部硬结1例,低热1例。结论微卡用于治疗TP,能减少胸膜肥厚和黏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02.
603.
目的:通过泰比培南对小鼠大腿克雷伯菌感染模型PK/PD研究,预测最佳PK/PD参数。方法:选用临床肺炎克雷伯菌1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构建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分三种剂量(50、15、3 mg·kg-1)给予受试药物,观察给药24 h后大腿组织感染量变化,并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结果:体外测得MIC为0.03μg· mL-1;在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模型中,50、15、3 mg·kg-1三种剂量均对感染有治疗作用, PK/PD参数AUC/MIC、Cmax/MIC、T〉MIC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0.75、0.54。结论:体内PK/PD研究表明,AUC/MIC、Cmax/MIC参数是反映泰比培南对小鼠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腿感染治疗效果主要的PK/PD参数。  相似文献   
604.
李海  王星  陈向东  孙斌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46-1247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1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结果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经1周、1个月、3个月的疗效观察,大咯血止血成功率分别可达99.5%、95.5%、94.4%,随访6个月成功率达93.4%。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的病理基础,栓塞材料及方法选择、介入止血无效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经由内科治疗无效又无外科手术条件的肺结核大咯血病人,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05.
185例肺不张纤支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肺不张的病因多种多样 ,及时明确的病因诊断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检查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具有快捷、准确的效果 ,是其它任何检查手段都无法可拟的。现将我院 185例肺不张患者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1988年 10月~ 1998年 10月十年间进行纤支镜检查的肺不张病人 ,共计 185例。1.2 一般情况 男性 135例 (73% ) ,女性 5 0例 (2 7% )。年龄2 5 - 78岁 ,平均年龄 4 1.5岁。1.3 临床症状 咳嗽 178例 (96 % ) ,咯血 112例 (6 0 .5 % ) ,气短 86例 (46 % ) ,胸痛 5 3例…  相似文献   
606.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能实现视网膜的高分辨率三维层析成像,对视网膜疾病类型的诊断和发展阶段的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基于 OCT 图像的视网膜疾病诊断主要依靠眼科医生对图像中病变结构的分析,这一人工分析过程不仅耗时而且易产生主观的误判。研究视网膜疾病的自动分析和诊断技术将极大减轻眼科医生的工作量,是实现高效诊疗的有效途径。针对视网膜OCT图像自动分类,构建一种联合决策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该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从原始输入OCT图像中自动地学习不同层级的特征,同时在网络多个卷积层上设计多个决策层,这些决策层能够根据网络中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分别对OCT图像分类,最后模型融合所有决策层的分类结果做出最终决策。在Duke数据集(3 231张OCT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层级特征联合决策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正常视网膜、视网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黄斑水肿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4.5%,灵敏性达到90.5%,特异性达到95.8%。在HUCM数据集(4 322张OCT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层级特征联合决策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89.6%,灵敏性达到88.8%,特异性达到90.8%。充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中丰富的多层级特征,能够有效地对视网膜OCT图像实现准确的分类,为临床上视网膜疾病的辅助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07.
目的探讨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滋阴明目丸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组,每组15只。滋阴明目丸各剂量组分别予以滋阴明目丸浓度为0. 39、0. 78、1. 56 g/ml的混悬液灌胃,灌胃量均为34 ml/(kg·d),空白组予以生理盐水34 ml/(kg·d)灌胃,各组均给药7天。灌胃结束后制备含药血清,并采用MTT法筛选后续实验的含药血清浓度。实验分为空白组(不加含药血清)、血清组(加含药血清)、模型组(光损伤造模、不加含药血清)及中药组(光损伤造模、加含药血清)。培养24 h后模型组和中药组建立体外RPE细胞光损伤模型。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1 (Caspase-1)、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中剂量血清为最佳给药剂量并用于后续实验。与空白组比较,血清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1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1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升(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1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P <0. 05)。结论滋阴明目丸含药血清能有效抑制RPE细胞光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1、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08.
基于“圆运动”理论从肝脾论治单纯性近视,陈向东认为其病机为肝失敷和,斡旋逆乱,四维不运,外轮失圆,轴运不灵,中土亏虚,备化失司,气血乏源,两脏合病,运动失圆,睛明失荣。因此,基于临床实践及“圆运动”理论从肝脾论治单纯性近视,提出“养肝疏木,温脾补土,枢利气机,开窍明目”的治疗原则,并根据此治疗原则自拟疏木养木,调和中州,开窍明目之增视明目2号方,为指导单纯性近视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09.
目的 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2002)对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求早期进行营养评定并及时干预,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感染性疾病科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入院的145例肝硬化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应用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表评估患者营养风险,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4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运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其总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9.3%,Child-Pugh A级、B级、C级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8.5%、42.9%、65.7%,随着肝功能下降营养风险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营养风险组血清钠、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的测量值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有营养风险组血氨和凝血酶原时间测量值均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体重指数、握力、上臂围、上臂肌围在不同营养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功能亢进、腹水、腹膜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患者营养风...  相似文献   
610.
目的评价电针对急性术后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D-1)/含Src-同源区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9只, 体质量220~250 g, 6~8周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3):对照组(C组)、腹部手术组(S组)和腹部手术+电针组(S+EA组)。S组和S+EA组在异氟烷麻醉下行腹部手术。S+EA组于术毕即刻和术后2 h时, 选取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进行电针刺激30 min, 频率为10 Hz连续波, 电流为1 mA。每组取7只大鼠, 分别于造模前1 d(T0)和造模后3、5、7、9、11、24 h时(T1~6), 依次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机械缩腹反应阈(ACT)、热缩足潜伏期(TWL)和冷缩足潜伏期(CWL)。于造模后5 h每组处死6只大鼠, 取出T12~L4 DRG, 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6、PD-L1、PD-1和SHP-1的表达, 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D-L1在各类神经元的表达情况。结果 3组不同时点TWL和CWL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