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中供区骨槽骨缺损行同种异体植骨对术后膝前症状的影响. 方法关节镜下取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51例,其中35例行供区同种异体植骨修复骨缺损,16例未特别处理. 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之间供区的压痛、跪地痛以及髌股关节症状.植骨组膝前供区压痛、跪地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未植骨组,但是对于髌股关节痛并无影响. 结论关节镜下髌腱中1/3重建交叉韧带术中,供区骨槽行同种异体植骨可有效降低供区压痛和跪地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分析蚕丝人工肌腱止点的生物学过程,评价腱骨愈合与腱腱愈合的生物学转归,进一步研究蚕丝材料在骨科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在兔胫骨中上1/3处钻孔,实验侧用脱胶的蚕丝,一端穿过骨道固定,另一端与趾长屈肌腱在轻微张力下编织缝合;对照侧以趾长屈肌腱内侧1/3的近断端穿过骨道固定.分别于术后6、12、24周获取标本,行HE、甲苯胺蓝及Ⅰ型和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蚕丝人工肌腱止点的组织学转归,与对照侧相比,评价蚕丝人工肌腱与骨及腱愈合的生物学转归.结果 蚕丝人工肌腱与骨隧道逐渐形成胶原连接,随着时间延长,愈合越明显,以膜内成骨及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向正常肌腱止点转归的趋势;亦发现Ⅰ型胶原染色随时间延长从少到多,Ⅲ型胶原染色从多到少,具有与对照侧自体肌腱移植相似的改变,但速度较慢.结论 蚕丝人工肌腱可以形成腱骨及腱腱愈合,日后加以改进,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骨科组织工程人工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PR48、BMP6、ATF4的表达影响,研究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从而证明中医"肾藏精"理论的科学性。方法:将40只SPF级雌性大鼠按照正常组、左归丸组、诱导液组、阳性药物组骨疏康组、福善美组进行随机分组,并灌胃5 d,5 d后制备含药血清。运用现代医学实验技术观察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结果:通过将左归丸组与正常组和阳性药物组及诱导液组的对比,可以看到该组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1)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G蛋白偶联受体GPR48密切相关;(2)中药左归丸极有可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R48信号通路,来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4.
蚕丝人工腱止点转归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观察蚕丝人工肌腱止点腱骨愈合及腱腱愈合的动物模型,对重建人工腱的转归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评价。方法在兔胫骨中上1/3处钻孔,实验侧用经化学处理脱胶的蚕丝,一端穿骨道固定,另一端与趾长屈肌腱在轻微张力下编织缝合;对照侧以趾长屈肌腱内侧1/3的近端穿过骨道固定。分别于术后6周,12周,24周处死取标本,行HE、甲苯胺蓝及Ⅰ型和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人工肌腱的腱骨愈合及腱腱愈合过程,与对照组相比评价愈合速度。结果人工腱通过胶原与骨道连接,随着时间延长,连接越广泛,并逐渐出现软骨化及骨化,有形成正常腱骨止点的趋势,但较对照组慢。结论本动物模型稳定可靠,可以作为评估人工腱腱骨愈合及腱腱愈合组织学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尿毒症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病症。由于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的开展,已降低了死亡率,但条件所限,目前尚难于普及。寻求中医药治疗尿毒症,仍不失为一重要途径。笔者采用以大黄为主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尿毒症1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4例尿毒症患者中男8例,女6例。年龄42~77岁,病程3~22年,平均7年,BUN在32.130~46.47mmol/L,cr:309.400~911.500umol/L之间。病因:慢性肾炎9例,肾病综合征2例,慢性肾盂肾  相似文献   
96.
目的验证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被激活的假说.方法实验于2005-07/09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取SPF级SD大鼠20只,均取左膝为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右膝为空白对照组.①骨性关节炎模型组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建立模型,术毕腹腔注射丁胺卡那(20 mg/只)预防感染,连用3 d.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②术后6周取材.取膝前正中切口,离断关节周围肌肉,在股骨髁上剪断股骨,平台下方1 cm剪断胫骨,取下游离的膝关节,剪断关节囊和内外侧韧带分开股骨髁和胫骨端,胫骨进行病理学实验,股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将胫骨标本投入0.5 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中脱钙8周,制作5 μm切片,利用苏木精-伊红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胫骨关节面的破坏程度,以Western-blot免疫印迹分析定量检测股骨髁软骨细胞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程度(p65灰度积分).结果实验选取SD大鼠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6周两组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关节软骨表面平整,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关节软骨表面破坏,粗糙不平.②两组p65条带灰度积分计算结果的比较骨性关节炎模型组的灰度积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832±0.112,0.372±0.081,P<0.05).结论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大鼠实验性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被激活.  相似文献   
97.
目的:验证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被激活的假说。 方法:实验于2005—07/09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取SPF级SD大鼠20只,均取左膝为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右膝为空白对照组。①骨性关节炎模型组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建立模型,术毕腹腔注射丁胺卡那(20mg/只)预防感染,连用3d。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②术后6周取材:取膝前正中切口,离断关节周围肌肉,在股骨髁上剪断股骨,平台下方1cm剪断胫骨,取下游离的膝关节,剪断关节囊和内外侧韧带分开股骨髁和胫骨端.胫骨进行病理学实验,股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将胫骨标本投入0.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中脱钙8周,制作5μm切片,利用苏木精-伊红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胫骨关节面的破坏程度,以Western-blot免疫印迹分析定量检测股骨髁软骨细胞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程度(p65灰度积分)。 结果:实验选取SD大鼠2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6周两组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关节软骨表面平整,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关节软骨表面破坏,粗糙不平。②两组p65条带灰度积分计算结果的比较:骨性关节炎模型组的灰度积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832&;#177;0.112,0.372&;#177;0.081,P〈0.05)。 结论:NF-κB信号转导途径在大鼠实验性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被激活:  相似文献   
98.
髌腱断裂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应用持续被动运动机(CPM)功能锻炼致髌腱断裂比较少见。1例髌腱断裂患者使用自体股四头肌腱腱膜修复挛缩的下止点,术后予膝关节活动支具伸直位固定6周,结合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膝关节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99.
翁文杰  张华山  袁涛  陈东阳  蒋青 《江苏医药》2007,33(2):135-136,108
目的 评价Zweymuller螺旋臼应用于高龄病例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年龄在75岁以上的高龄髋部疾患病例施行THR,其中骨性关节炎4例,股骨颈骨折14例(Garden Ⅳ),髋关节骨性强直和THR术后假体松动各1例.所有病例髋臼侧采用Plus公司双锥面螺旋臼;股骨侧2例采用骨水泥柄,其余病例采用Zweymuller柄.术后随访42~66个月.术前Harris评分18~62分.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行走能力增强,临床和X线显示假体位置满意,无松动迹象,Harris评分75~95分.结论 双锥面螺旋臼作为生物型假体应用于高龄THR术病例,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背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亚基(AMPKα2)被证实参与调控血小板的活化过程,并可能通过调控肌细胞形态与功能影响血栓的发生、发展。目的:探索AMPKα2的编码基因PRKAA2单核苷酸多态性(rs2143749)与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828例骨科手术患者,其中DVT组255例,术后发生DVT;非DVT组573例,术后未发生DVT。分析828例患者rs214374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DVT组与非DVT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DVT组与非DVT组患者中rs214374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KAA2单核苷酸多态性(rs2143749)与骨科术后DVT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