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8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的肝动脉重建的相关问题.方法 我院移植中心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共完成17例成人活体右半肝肝移植,结合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就肝动脉重建的术前评估、手术技巧和并发症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右半肝供体均为单一肝右动脉供血,动脉平均直径3.1 mm,S4段主要由左肝动脉供血有12例(12/17,70.1%),由肝右动脉供血4例(4/17,23.5%),肝右和肝左动脉均发出动脉分支供血的1例.利用胆囊动脉扩大供肝肝右动脉吻合口径2例.供肝肝右动脉与受体肝右动脉吻合10例(10/17,60%),与受体肝左动脉吻合4例,与受体肝固有动脉吻合2例.吻合方式均为间断吻合,先吻合动脉后壁再吻合前壁,缝合针数12~16针.均为一次吻合成功,平均吻合时间(51±26)min,术后未出现肝动脉相关并发症.结论 对供肝S4段肝动脉的详细评估和保护是活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的重点,不翻转供受体动脉的吻合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动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liver 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3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TDM将患者分为PTDM组(62例)和非PTDM组(17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术前糖耐量,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剂类型、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使用情况等进行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PTDM组中有16例使用单药他克莫司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转换麦考酚吗乙酯或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分析转换免疫抑制方案对PTDM的影响。结果:术前糖耐量异常、使用激素、使用单药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方案为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单药他克莫司免疫抑制方案的16例PTDM患者,转换麦考酚吗乙酯或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后,6例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的患者中2例已停用降糖药物;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10例患者中,3例已停用胰岛素改用口服降糖药,6例胰岛素用量显著降低。结论:术前糖耐量异常、使用激素和采用单药他克莫司免疫抑制方案是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减少他克莫司、转换以麦考酚吗乙酯或西罗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可能降低PTDM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3.
YMDD变异受体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YMDD变异受体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的预防方法.方法 2004年3月~2006年5月本中心20例术前合并YMDD变异的肝移植受体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作为预防方案,持续监测术前及术后的移植肝功能、血清HBV标志物、HBV-DNA定量、血肌酐等.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3.5个月,除1例死于肝癌复发外,其余患者均存活.术前HBV-DNA≥106copies/m1患者YMDD变异率为12.4%,HBV-DNA<106copies/ml患者为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0%(19/20)的患者于肝移植术后4周内HBV-DNA转阴性,5.0%(1/20)于术后6个月转阴性.此后长期复查HBsAg、HBeAg、HBV-DNA均阴性.所有患者均未出现HBV再感染.1例患者在服用ADV 1年后出现血肌酐水平持续增高.结论 应用ADV可有效预防YMDD变异受体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ADV有较低的肾毒性,用药期间仍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及超声怀疑肝动脉狭窄的受体行CEUS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造影(CTA)或临床+超声随访为参考标准.两名阅读者在不知道参考标准结果的情况下对CEUS图像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肝动脉狭窄程度(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75%;重度,狭窄>75%)、狭窄类型(单发、多发)以及狭窄部位,中度和重度狭窄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的肝动脉狭窄.结果 CTA或DSA诊断肝动脉狭窄39例,另8例经CTA证实为轻度或无狭窄,3例经临床+超声随访证实肝动脉无明显狭窄.CEUS诊断有临床意义的肝动脉狭窄38例(重度狭窄11例,中度狭窄27例),CEUS纠正彩色多普勒超声上的假阳性病例9例(9/50,18.0%),CEUS诊断肝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92.3%、81.8%、94.7%和75.0%.结论 CEUS是一种无创、准确诊断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方法,CEUS能准确评估肝动脉的狭窄程度、狭窄类型和狭窄部位,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血清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作为肝移植术后肝功能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 EIA法动态监测14例肝移植受者血清α-G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业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变化。结果 术后2周内未出现特殊并发症的10例受者血清、AST和ALT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2d、4d、5d。3例急性排斥受者血清α-GST每日变化率显著高于AST和ALT,冲击治疗后血清α-GST降至正常的时间化AST和ALT提前1-2d。结论 血清α-GST是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变化的更敏感指标,优于传统的AST和ALT检测。  相似文献   
66.
70例原位肝脏移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总结肝脏移植治疗不同终末期肝病的经验,探讨肝移植在治疗肝细胞癌(HCC)和重症乙型肝炎(乙肝)的疗效,以及评价拉米夫定对预防乙肝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93年4月~2000年12月实施的70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肝移植的主要指征是原发性肝癌(26例)、肝硬化(21例)、重症乙型肝炎(12例)、硬化性胆管炎(4例)以及其它终末期肝病(7例).对12例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肝移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54例患者存活1个月以上,16例患者在移植术后30d内死亡,院内存活率为77.1%,肝功能属ChildA级和B级的患者院内存活率明显高于ChildC级患者(P<0.05),小肝癌患者的疗效优于大肝癌患者.移植前APACEⅢ评分,腹水量以及血肌酐水平与肝移植预后有密切关系.在重症乙肝患者中,9例仍存活、存活时间为2~24个月,拉米夫定可有效地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且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原位肝移植可使部分HCC患者获得治愈,部分病例可获得良好的姑息疗效,病例选择对肝癌肝移植的预后极其重要;结果还提示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同时认为拉米夫定是一种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的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复发的药物.  相似文献   
67.
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临床特点,探讨其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从2003年10月到2005年5月的肝移植病例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为395例病人做了406次肝移植。7例颅内出血,发病率1.8%(7/395)。发生时间2周内5例,1例治愈;29天和40天各1例,均治愈,死亡率57.1%(4/7)。6例病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例高血压,3例术中出血大于15000mL。结论 颅内出血是肝移植术后近期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颅内出血原因是多因素的,应采用减少术中出血、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控制血压、抗菌素治疗和开颅手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8.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值术后胆道结石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完成的206例原位肝移值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胆道结石的防治经验。结果11例病人术后并发胆道结石,发病率为5.3%。表现为颗粒样结石和胆泥两种形式。发生部位在胆总管者7例,在肝内胆道者1例。胆泥和颗粒样结石的首次诊断时间分别平均为138d和306d。胆道感染是胆道结石发作的主要症状。11例病例中有7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胆道狭窄。主要依靠经“T”管照影或FRL、P(endoscopic rei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术明确诊断。FRCP术是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7例胆总管结石经1~3次ERCP术后痊愈。4例肝内胆道结石中合并弥漫性胆道狭窄者有3例,其中2例行再次肝移植术。结论 胆道狭窄是肝移植术后胆道结石的主要原因,胆道黏膜的缺血坏死合并胆道感染是胆泥形成的主要机制。ERCP术对胆总管绵石有良好疗效,对合并弥漫性胆道狭窄的肝内胆道结石病人肝脏再移值往往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9.
乙肝患者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的效果及Lamivudine在防治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10例患者接受了原位肝移植,其中9例男性为乙肝患者,1例女性为肝癌患者,术前无乙肝感染。9例乙肝患者6例并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1例并肝肾综合征,1例并上消化道大出。9例乙肝中7例服用Lamivudine预防术后乙肝复发。结果 8例存活2月~12月,2例死亡。存活的8例中7例为乙肝患者,仅1例  相似文献   
70.
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治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常发生在器官移植术后第2周~12周。在肾移植、肝移植、心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的患者中,CMV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29%、25%和39%[1]。CMV感染常导致持续发热、受者免疫抑制、移植物无功能等严重后果,故对CMV感染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