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阻挡网篮配合激光碎石术治疗非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121例非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例随机分为2组,58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ureteoscopic lithotripsy,URL),其余6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作为对照。URL组用WOLF硬性输尿管镜,配用自制阻挡网篮连接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机后进行碎石,术后留置D-J管,ESWL组采用多尼尔Cigma双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碎石。结果 URL组和ESWL组的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3.1%和93.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1%和90.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和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RL组和ESWL组的治疗时间分别为(15±2.3)min和(33.5±6.4)min,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1%和69.8%,URL组优于ESW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RL组出现1例输尿管穿孔,ESWL组出现1例包膜下血肿。结论 对非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输尿管镜下阻挡网篮配合激光碎石术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加速结石排出,有利于患者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阳性率。方法:作者收集了1997年6月~1998年2月本院泌尿外科8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临床表现、B超、CT、活检、骨骼ECT、术中冰冻切片及瘤体标本检查分析诊断价值。结果:8例患者中排尿不畅7例,尿潴留3例,血尿4例,全身或局部骨骼酸痛3例;直肠指检单纯性结节1例,质地坚硬3例,表面高低不平感3例,表面光滑1例;B超检查阳性1例;CT检查阳性3例;4例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均阳性;1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阳性;骨骼 ECT检查 6例阳性;PSA检测 8例均升高,PAP 6例升高。结论: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瘤体标本PSA测定,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巨大前列腺增生八例报告金辛良,张涛亮,许嘉骏,董国华,刘多诚,李永华从1986~1993年收治巨大前列腺增生8例,年龄67~91岁,平均74.5岁。病程6~21年,平均9.5年。均有尿频、尿急、排尿极为困难,均有急性尿潴留病史。均有多次导尿史,最多1...  相似文献   
14.
选择1 998年1月至2 0 0 3年6月我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 0 5例临床诊断为女性下尿路梗阻患者的尿动力学资料,分别进行排尿期尿道测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1 0 5例。年龄2 9~6 9岁,平均4 4岁。均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下腹酸胀等下尿路症状,临床诊断为女性下尿路梗阻。病程3~4 8个月,平均8.8个月。体检未发现尿道肉阜、尿道旁腺囊肿、尿道憩室,无子宫、膀胱、直肠脱垂,无尿道、膀胱肿瘤,无尿道手术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多次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阴性。对照组(健康志愿人员及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SA检测在慢性前列腺炎(CP)临床分型的确定和治疗效果预测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门诊诊治的122例CP患者按NIH1995年的分类标准进行分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6周后检测T-PSA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通过对各型CP患者T-PSA水平、以及治疗前后T-PSA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获得相关数据。结果(1)CP的PS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升高;Ⅱ型与ⅢB型之间的T-PSA存在差异,Ⅱ型与ⅢA型之间无明显差异;(2)Ⅱ型治疗前后PSA水平有显著差异,Ⅲ型治疗前后PSA无差异。(3)CP治疗后疗效显著者,PSA水平会有显著下降而一般疗效和无效者,治疗前后PSA无变化。结论血清PSA水平在区分Ⅱ型与ⅢB型CP时,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但界定值的确定,尚待进一步研究。治疗后PSA是否下降,可能成为一个判断CP治疗有效性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6.
高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两种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开放性手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25例开放性手术与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前列腺梗阻症状解除,无术后严重并发症,膀胱结石均消失。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膀胱憩室癌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以期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 膀胱憩室癌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59~86岁,平均年龄为(69.2±4.1)岁.13例患者均行膀胱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和膀胱镜检查,CT检查均发现膀胱憩室和憩室腔内软组织块.均行手术治疗,2例憩室内巨大肿瘤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其中1例行右侧输尿管膀胱移植术;切除膀胱憩室7例.术后,腺癌者仅予化疗.混合性癌者辅以放疗加化疗.结果 术后随访8~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2.2±3.1)个月.4例移行细胞癌患者于术后6~10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术后1例死于肿瘤转移;另4例移行细胞癌患者随访6年无瘤存在.1例鳞癌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多脏器转移.1例腺癌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另2例腺癌患者随访6年无瘤存在.1例混合性癌患者术后10个月无瘤存活.结论 CT和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膀胱憩窜癌的数目及大小、部位和形态诊断主要依靠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应采取外科手术,对癌症广泛转移者应以根治性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配合双频双脉冲Nd∶YAG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梗阻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34例输尿管结石引起梗阻患者在输尿管镜直视下采用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2例卵巢癌术后放疗造成腹膜后纤维化引起输尿管梗阻,3例输尿管结核造成输尿管狭窄引起输尿管梗阻,均在输尿管镜下放置D-J管。结果39例均得到满意疗效。结论输尿管镜配合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是目前治疗上尿路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改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出血、排尿困难、膀胱颈部狭窄和膀胱痉挛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术直视下将前列腺3~9点处给予“8”字环扎来自不同方向的前列腺血管,术中避免损伤膀胱外括约肌,窝口缝合时不宜缩紧,呈漏斗状,可容纳1导尿管及2指大小。结果采用以上方法经治75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改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能安全有效的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MLCN)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LCN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41-72岁,平均53岁。主要表现为血尿、腰部钝痛、肾绞痛和肾区肿块。分析其B超、IVU、CT、MRI检查所见征象,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4例患者均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行肾切除3例,肾部分切除1例。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木发现复发。结论影像学检查是MLCN的重要检查手段,保留肾单值的肿瘤切除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多房性囊性肾瘤为良性肿瘤,术后均能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