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2003年2月~2004年2月我院应用通天口服液治疗此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的诊断标准[1],参照国内相关文献,本组共72例,均为神经科、中医科门诊或住院患者.男34例,女38例,年龄19~57岁,平均32.3岁,病程1~10年31例,10~20年34例,20年以上7例,平均7.61年.排除癫痫、脑外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紧张性头痛、头面部神经痛;排除眼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大部分患者治疗前曾服用止痛西药.  相似文献   
22.
中药苦参含有多种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是黑龙江省盛产药材之一,具有清热利尿、燥湿杀虫功能。近20年来国内对苦参的药理研究较多.特别是对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研究较多,一些临床观察亦证明对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有较好治疗作用,本文报告应用苦参总碱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23.
脑内血肿术后再出血原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全麻下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后麻醉期间血压范围与术后再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近5年本院全麻下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26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9例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占15%。39例再出血患者在麻醉清醒过程中均有中、重度血压升高。结论:脑出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与麻醉清醒过程中血压波动关系密切,保持麻醉清醒过程中的血压平稳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4.
化工和药物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的泄漏,如过滤离心机、真空吸滤器或其他设备不严密的泄漏,难以避免各种蒸汽和气体逸散到车间内或室外大气中。这些蒸汽和气体大部分是有机溶媒及一些恶臭,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和有机溶媒单耗的增高等都带来直接影响,对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利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吸附有机溶媒蒸汽和恶臭是一个操作简便,效果显著,且又比较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冠心病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源性1,6—二磷酸果糖(fractose1,6diphosphate,FDP)作为一种代谢性调节剂和高能的底物,显示对缺血、缺氧和缺血后再灌注均有良好的效应[1]。动物实验证明FDP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减轻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心肌腺苷三磷酸(ATP)、磷酸肌酸和钾丢失,降低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心肌坏死的范围,增加存活率[1,2]。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左室功能受损的心绞痛患者应用FDP治疗有良好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冠…  相似文献   
26.
外伤性脑梗死作为颅脑外伤的并发症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探讨其病因及处理方法,我们对1995年5月~1998年4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脑梗死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7.
影响脑胶质瘤等颅内病变预后的因素很多 ,除年龄 ,身体状况 ,肿瘤恶性程度外 ,手术切除程度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指标[1] ,而对切除程度的评价 ,首先是对残余肿瘤的准确判断。以往常凭手术者根据术中情况及经验判断 ,缺乏有效依据。本文对 32例颅脑病变术后病例进行多个时期MRI检查 ,以排除影响判定结果的因素 ,确立MRI检查的最佳时期。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2 0例 ,年龄 18~69岁 ,平均 4 9 8岁。颅内疾病 :脑胶质瘤 8例 ,脑膜瘤 13例 ,脑内血肿 11例。2 .方法 :将资料分成肿瘤与非肿瘤两组 ,肿瘤组又根据是否具有包膜 …  相似文献   
28.
急性颅脑外伤后,机体产生应激性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常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并可进一步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failure syndrome,MOFS),最后导致患者死亡。目前认为SIRS时大量炎性介质释放引起机体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微血栓形成,造成组织灌注不足,缺血缺氧,无氧酵解增加,进一步引起乳酸生成增加。文献[2]报道乳酸水平增高是机体代谢应激的反应标志,其上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病死率相关。本研究拟通过监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SIRS时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及在病死率预测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致死致残的常见脑血管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夹闭和神经介入栓塞两种。本研究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22例.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和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TG≥200ng/d1,TC≥200ug/d1)患,者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地奥心血康胶囊100-20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期间禁用对血脂及血小板聚集有影响药物和其他扩冠药物。观察药物对血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应用A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和心电机连接,描记心尖搏动图,颈动脉搏动图,心音图测定PEP、LVET、PEP/LVET之比及其他相关指标;应用上海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研制的血液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还原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由本院临床生化研究室及血脂研究室测定TG、TC载脂蛋白Ai(ApoAi)及ApoB100、ApoAi/ApoB100之比。均在服药治疗前及服药3个月以后作上述检测。结果:服药3个月后TG有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重要指数有明显好转,左室收缩功能亦有改善。结论:应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脂血症,服药3个月以后发现,本药品在调血脂治疗方面可使ApoAi水平升高,并使ApiAi/ApoB100比值升高,能降低TG水平。并可以使血液流变学发生好良好改变,治疗和预防高粘血症的发生。并观察到PEP/LVET比下和。说明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