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病死率高,基底核区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部位,约占所有脑出血的半数以上,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常规经皮层入路清除血肿需切开大脑皮层,损伤较大,随着微创理念的逐渐深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经侧裂入路清除血肿。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问对35例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超早期经侧裂人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颅内肿瘤术后不同时期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国良  王刚  俞学斌 《浙江医学》2000,22(11):697-698
对颅内肿瘤(尤其是界限不清楚的脑胶质瘤)术后残余肿瘤多少的评价,常由手术者根据术中情况及经验来判断,结果欠准确。即使术中采用先进的神经导航系统,也由于术中脑组织水肿、牵拉、复位而产生误差。本文对30例颅内肿瘤及10例非颅内肿瘤术后病例进行多个时期MRI检查,以判定影响结果的因素,确立MRI检查的最佳时期。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18~69岁,平均49.8岁。颅内肿瘤患者中脑膜瘤13例,脑胶质瘤8例,转移瘤3例,垂体瘤和听神经瘤各2例,脊索瘤和松果体瘤各1例。非颅内肿瘤患者均为脑内血肿。2.检…  相似文献   
13.
作者自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经手术治疗颅底脑挫伤258例 ,现就手术方法及预后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58例 ,男性163例 ,女性95例 ,年龄12~76岁 ,平均42.5岁,挫伤部位:一侧额底或双侧额底56例,左侧额颞底71例,右侧额颞底65例,左侧颅中窝29例,右侧颅中窝37例,伴外耳道或鼻腔流血者223例(占86.4 %)。二、临床表现交通事故伤210例 ,高处坠落伤34例 ,暴力伤14例。手术前G.C.S评分 :5~7分者196例 ,8~10分34例 ,10~12分者28例。瞳孔不等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hEP0(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创伤后创伤灶周围细胞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rhEPO组。采用改进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创伤模型。各组动物分别于脑创伤后12小时、48小时、5天进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创伤灶周围凋亡细胞数、MCP-1阳性及CD68+细胞数。结果各时间点rhEPO组运动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创伤灶周围凋亡细胞数、MCP-1阳性和CD68+细胞数均比对照组减少。结论rhEPO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创伤灶周围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对刨伤性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2000—04~2004—04应用弗斯兰(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分类和回归树分析预测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一个关于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简单、便于使用、变量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快速获得的预测准确率高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分类和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分析方法,选择8个预后因子,对579例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预后指标为外伤后6个月GOS。结果GCS是最好的预测因子,血糖、头颅CT表现、年龄、瞳孔情况是强有力的预测因子,白细胞计数也对预后产生有意义的影响。CART中的所有变量都与预后相关,预测准确率达87%。结论CART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闭合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是一种简单有效、准确率高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TCCF)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的技术要点并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 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59例TCCF,共进行栓塞术64次.随访时间3个月~2年. 结果 48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颈内动脉通畅率为81%;11例瘘口及颈内动脉被同时闭塞.5例在治疗后3d内复发(复发率为8%),再次行栓塞术,其中1例出现栓塞后失明,再次行球囊栓塞后成功闭塞,但视力未恢复;1例术后3d出现脑内血肿,急诊再次行栓塞,闭塞颈内动脉和瘘口,但左侧肢体轻瘫. 结论 以可脱性球囊栓塞是治疗TCCF的可靠方法,具有损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若出现复发症状,应及时复查脑血管造影及头颅CT,急诊处理复发的TCCF.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hs-CRP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50例自发性SAH患者为试验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在住院后根据Hunt-Hess分级给予评分,并分别在急性期(1、4、8、16天)、恢复期(1,3个月),采集肘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hs-CRP蛋白。对所有病人于发病后1、3月根据ADL法进行评级。结果试验组在发病后第1、4、8、16天,1、3个月时血清内的hs-CRP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第3月时血清内的hs-CRP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发病后第1、4、8、16天,1、3个月时血清内的hs-CRP蛋白含量与入院时Hunt-Hess分级评分具有明显正相关性(P<0.01),也与患者在第1个月、3个月时的ADL法的评级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检测血浆内的hs-CRP蛋白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患者病情的轻重,并对患者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CT扫描联合TCD预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预后。方法对15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动态CT扫描及TCD监测脑血流,6个月后行GOS评分(预后评分)。结果CT扫描tSAH出血量多、Hidjra分型13分以上、出血部位位于颅底大血管周围(外侧裂池、基底池、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合并明显颅内损伤,颅内压较高及TCD监测的大脑中动脉血流明显增快者GOS评分低,预后较差。结论tSAH患者动态CT表现严重、TCD血流增速明显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