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一组行切除椎板但不损伤脊髓,其他三组采用改良Ali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5mg/kg)、甲基强的松龙(MP,100mg/kg)。于术后2、12、24h取SCI段标本,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SCI段水、钙含最。结果SCI区组织水和钙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应用SA后水和钙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A能明显降低SCI段脊髓水、钙含量,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选择性电刺激训练股内侧肌治疗各期髌骨软化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髌骨软化症患者按标准分期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刺激股内侧肌训练疗法。对照组用传统的直腿抬高股四头肌训练法。随访9-24个月,测量膝关节轴位片适应角(CA)、外侧髌股角(LPA)和症状疗效评分(优、良、可、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CA、LPA治疗前后都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CA、LPA治疗前后都没有明显改善(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早期症状疗效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前2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治疗组各分期治疗前后症状疗效评分均有鼎著差异(P〈0.01)。④治疗组Ⅰ期、Ⅱ期与Ⅲ期、Ⅳ期治疗后疗效评分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前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治疗组Ⅳ期疗效与对照组疗效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训练股内侧肌能够减小CA及LPA角,改善髌股关节稳定性,干预髌骨运动轨迹从而治疗各期髌骨软化症,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早期(Ⅰ-Ⅱ期)疗效优于病变晚期(Ⅲ-Ⅳ期)疗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讨论并分析Orion颈椎前路钢板在下颈椎损伤手术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45例下颈椎损伤病人行前路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应用Orion自锁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45例中4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1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无植骨块移位塌陷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Orion颈椎前路钢板可使被固定节段保持有效的稳定性,使用简单安全,在下颈椎损伤手术应用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有效方法,但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是否应该使用止血带,学术界尚存争议.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对置换后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对因退变性骨关节炎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设计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检测HLA-B27 mRNA表达水平的相对定量的方法.方法 筛选未经治疗的AS患者外周静脉血27例,其中HLA-B27阳性患者22例,HLA-B27阴性患者5例,对标本进行Total RNA提取.然后用RT-PCR方法进行HLA-B27反转录及相对定量.结果 22例HLA-B27阳性AS患者有着相对较高的HLA-B27 mRNA表达水平,最低值为1.16,最高值为37.01,均值为7.77.5例HLA-B27阴性AS患者均值为1.19,接近于HLA-B27阴性健康对照组.结论 检测外周静脉血HLA-B27 mRNA表达水平对检测AS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报告了11例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及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应用,并对其治疗方法、机理作了探讨。作者认为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作为一种活骨移植,对骨折的愈合、修复及某些病理性改变的中止均有肯定的疗效。对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探讨第三代双磷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ZOL)在体外对人软骨肉瘤细胞株SW1353增殖厦凋亡的影响,进一步研究COL与甲氨喋呤(MTX)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细胞计数、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和观察分别及联合应用不同浓度ZOL和MTX对SW1353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ZOL对SW1353细胞的抑制效应与药物剂量及作用时间均呈正相关;与MTX联合用药,作用明显强于单独用药组,抑制率59.22%(P〈0.05),凋亡率28.47%(P〈0.05)。结论ZOL对软骨肉瘤SW1353细胞株有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效应,与MTX联合用药抑制作用更强,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可行性。方法采集30例人体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分组培养。实验分4组:A组(对照组),仅单核细胞;B组,单核细胞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C组,单核细胞、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及帕米磷酸钠(10mg/L);D组,单核细胞、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及淫羊藿总黄酮(10mg/L)。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B组分别明显高于A、C、D组(P〈0.01);D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可有效抑制由于超高分子聚乙烯微粒刺激单核细胞而分泌的溶骨性因子TNF-α、IL-1和IL-6。淫羊藿总黄酮的效果与帕米磷酸钠相似,它有望成为将来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79.
淫羊藿总黄酮对聚乙烯微粒刺激单核细胞分泌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淫羊藿总黄酮(TFE)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粒刺激单核细胞(MOs)分泌IL-6的影响,探讨TFE抑制IL-6分泌的机制以及防治关节假体的无菌性松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外周血,分离MOs,分组培养。每例标本分成6组(n=12)。A组:仅MOs;B组:MOs+UHM-WPE微粒;C组:MOs+UHMWPE微粒+帕米膦酸钠(10 mg/L);D组:MOs+UHMWPE微粒+TFE(5 mg/L);E组:MOs+UHMWPE微粒+TFE(10 mg/L);F组:MOs+UHMWPE微粒+TFE(20 mg/L)。培养48 h后,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6的含量。结果A、C、D、E、F组上清液中IL-6含量分别明显低于B组(P〈0.01);D、E组分别与C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明显低于C组(P〈0.05)。D、E、F组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HMWPE微粒可以刺激单核细胞,使其分泌溶骨性因子IL-6的量增加。TFE与帕米膦酸钠作用效果相似,可以降低溶骨性细胞因子IL-6的分泌,随着TFE浓度的增加,其降低IL-6分泌量的作用加强。TFE有可能成为防治关节假体松动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0.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对1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并采用美国Tohn.M.Insall评分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优良率为93.3%,病人术后在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