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BACKGROUND: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ostoperative loosening of cemented prosthesis is interfacial debonding and bone cement internal damage. Mos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both of them occur in the process of fatigue damage, however, little is reported on primary loading that results in the initial damage to the bone cement-stem interface and inside of bone cemen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 cement-stem interface, and the effect of crack formation in bone cement on interfacial loosening. METHODS: The cement-titanium alloy handle implant components were prepared. The maximum adhesive force of bone cement-stem interface was measured using push-in experiment. The cement damage and crack in the process of bone cement-handle interfacial debonding were monitored online using acoustic emission tester.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n the metal surface and the inner layer of bone cement cylinder was conduct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 profiler, ultrasonic microscopy and X-ray detector.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online monitoring results of debonding experiment and acoustic emission test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itial damage of bone cement initiated in the primary loading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rather than at fatigue damage stage. Bone cement coffin caused cracks initiation mainly due to the combination effect of radial and axial stress. The bone cement-stem interfacial shear lag effect could not prevent the gradual extension of interface and inner coffin crack from top to bottom. The bone cement defects formed in solidification process was likely to a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nd eventually induced the crystal face and macromolecular chain fractures, forming silver striated cracks and leading component failure.   相似文献   
102.
背景:据报道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能产生持久的镇痛效果,缓激肽B2受体(BDKRB2)在骨关节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的:进一步明确缓激肽B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关节炎易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共有27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和291名健康志愿者参与试验。测定受试对象的缓激肽B2受体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型和放射学分型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结论:骨关节炎组和对照组中+9/-9 bp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明显。-9/-9 bp 多态性和+9/+9 bp相比,与骨关节炎的罹患风险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9 bp 等位基因的表达,与骨关节炎的Kellgren-Lawrence分型相关。结果提示缓激肽B2受体基因+9/-9 bp多态性可能成为骨关节炎易感性和严重性筛查的分子标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不完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外侧壁不完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DHS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定两组的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0. 05)。患者均随访1年。术后4、12个月,Harri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较于DHS,PFNA治疗老年外侧壁不完整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4.
BACKGROUND: Disloca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s one of major complications. It is controversial whether posterior soft tissue repair should be carried out dur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rough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and few literatures focus on the protection of quadratus femoris.  相似文献   
105.
背景:脊柱结核病灶骨组织硬化的病理过程较为复杂,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病灶骨不同部位的骨保护蛋白和骨保护蛋白配体的表达。 方法:取脊柱结核患者脊柱结核术中切除的骨质,按照部位分成硬化骨组,亚正常骨组和正常骨组。应用PV-6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测定各组标本中骨保护蛋白和骨保护蛋白配体的平均吸光度及阳性面积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脊柱结核硬化骨组骨保护蛋白平均吸光度,阳性面积比以及骨保护蛋白和骨保护蛋白配体表达的比值均显著高于亚正常骨组和正常骨组(P < 0.01或P < 0.05)。结果表明骨保护蛋白和骨保护蛋白配体的表达变化与脊柱结核病灶周围硬化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非负重位局部膝关节X线片评估患者下肢力线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4例TKA术后患者的资料。其中男31例,女53例;年龄46~82(66.96±7.54)岁。所有患者于术后1个月拍摄站立位下肢全长X线片及非负重位局部膝关节X线片,由两...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教学。传统教学法组应用常规多媒体教学,新教学法组应用多媒体结合3D模型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新教学法组的理论成绩和教学效果评价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传统多媒体结合3D模型教学法有助于骨科规培生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8.
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治疗髌骨软化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方法治疗了364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通过对其中211例随访结果表明,选择性股内侧肌电刺激能够明显改善CA角(congruenceangle)(P<0.01),显著地改善LPA角(leteralpatellofemoralangle)(P<0.001),对临床症状缓解的有效率达95%,从而为髌骨软化症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1998年2月~2003年2月共收治骨间背侧神经离断伤患者12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治疗,经6个月~5年平均1年8个的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腰椎棘突间区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腰椎棘突间区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GE light speed 16 pro螺旋CT扫描患者46人,扫描条件为层厚0.625mm,层距0.3mm,在图像工作站中ADW4.2软件采用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T12至S1段脊柱三维图像,对图像进行整倍数放大,并使用图像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软件中的测量工具,对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可以对腰椎三维图像任意角度旋转,选择最佳测量图像,对测量的图像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t检验。结果:腰椎棘突间距从上到下(L1~5)逐渐减小,L1~2为8.26mm,L4~5,为5.66mm。棘突顶距棘突中央高度中段大于上段和下段,T12~L1的棘突顶距为54.91mm,至L2~3,增大为59.35mm,L4~5减小为47.13mm。L3的棘突高度最大,为21.56mm,上一棘突下缘大于相邻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女性棘突较男性棘突短薄矮(P〈0.05~P〈0.01)。结论:本研究可模拟生理状态下腰椎棘突间区解剖,所测指标呈正态分布,能够反映国人腰椎棘突间区解剖,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的设计和临床的应用及计算机导航手术系统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