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鱼锋  张清  郝林  丁易  孙扬  牛晓辉 《山东医药》2011,51(40):28-29,32
目的探讨骨肿瘤切开手术中使用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有完整随访的骨肿瘤患者15例。姑息组为转移癌10例和骨髓瘤1例,共消融13处病灶,切开后先消融,再去除肿瘤;肿瘤全切组为累及髋臼的原发恶性或侵袭性肿瘤4例,先切除大部分肿瘤,只对髋臼区行射频消融,刮除髋臼肿瘤,保留髋臼骨质,以利重建。从手术技术、肿瘤学、并发症、肢体功能等方面综合评价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随访1—29个月、平均17个月。姑息组死亡9例,平均存活10个月(1~24个月),消融处均无肿瘤复发;肿瘤全切组有1例软骨肉瘤术后13个月复发,复发率25%。1例术中在止血带处发生热损伤,1例术后皮缘坏死。以MSTS评分标准对术后存活超过6个月的11例患者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1.8%。结论切开后行射频消融术对于骨转移癌和侵及髋臼的侵袭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郝林 《山东医药》2011,51(40):7-8
骨转移瘤是指所有恶性肿瘤发生的骨骼转移病灶的总称。骨转移瘤作为一组疾病,单从数量看,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原发恶性骨肿瘤。这其中,癌所发生的骨转移占绝大多数(90%以上)。骨在人类恶性肿瘤转移的易感器官中,位列第3,仅排在:肺、肝之后(亦有认为第4,第3为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5例单侧附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组(A组, 18例)和开放附睾囊肿切除术组(B组, 1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后阴囊疼痛程度、术后阴囊水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患者的手术切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小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术后阴囊水肿较B组症状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阴囊血肿、阴囊感染以及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阴囊彩超, A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睾丸鞘膜积液, 随访6个月积液无进展, 所有患者均未见附睾囊肿复发。结论经新型阴囊内窥镜下绿激光附睾囊肿切除术安全有效, 具有手术微创、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阴囊水肿消退快的特点,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iRNA)对胱抑素C(CysC)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组织蛋白酶S(CatS)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Ambion公司设计合成的以CysC为靶标的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以未转染siRNA细胞和转染无关siRNA细胞为对照,采用RT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ysC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改变。选取抑制效率最高siRNA转染VSMC,以空白对照组、无关干扰组和CysC高表达组为对照,采用RT 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atS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转染24?h后,siRNA组CysC mRNA和蛋白表达均被有效抑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siRNA2的抑制效率最高。Cat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siRNA组均有明显升高,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有效抑制人VSMC中CysC的表达,并对CatS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模型大鼠的作用效果及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前列腺增生模型组,非那雄胺组及桂枝茯苓胶囊高、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将SD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持续28d,建立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造模同时,空白组及模型组予以生理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用于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重建的效果,并与异体松质骨作比较。方法整理从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我院使用珊瑚羟基磷灰石与异体松质骨植骨的两组病例各62例。两组病例在治疗时间、年龄、性别、病种、病灶部位、植骨量和随访时间等方面均匹配良好。通过影像学和临床随访,评估并比较植骨的愈合速度和愈合率,分析影响人工骨愈合的因素。结果羟基磷灰石的初步愈合率为62.9%,异体骨的初步愈合率为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羟基磷灰石的平均初步愈合时间为(13.3±7.5)个月,异体骨平均初步愈合时间为(8.8±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性别( P=0.369)、年龄( P=0.290)、病灶部位( P=0.704)、病种( P=0.994)和植骨量( P=0.348)均不是影响羟基磷灰石愈合情况的显著因素。羟基磷灰石组与异体骨组患者术后MSTS平均分分别为(28.8±1.8)分和(29.0±1.5)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450)。结论羟基磷灰石用于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术后功能满意,但愈合率和愈合速度均低于异体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与2D腹腔镜相比,3D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于徐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实施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患者采用2D腹腔镜技术(对照组),其余20例患者采用3D腹腔镜技术(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 vs 对照组,两组的手术时间[(110±18)min vs (120±20)min]、术中出血量[(60±14)ml vs (64±16)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 vs 0]、术后住院时间[(7.8±2.6)d vs (8.1±2.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2D腹腔镜相比,高清3D腹腔镜对于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等只需要简单外科操作的手术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组并纯化的肿瘤坏死因子凋亡诱导配体(TRAIL)蛋白对前列腺癌及膀胱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RAIL蛋白与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和膀胱癌细胞(5637细胞)共孵育24 h后,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果:PC-3细胞株中,与未处理组比较,TRAIL蛋白浓度在20、40、80、160 ng·ml-1时细胞增殖率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5637细胞株中,与未处理组比较,TRAIL蛋白浓度在5、10、20、40 ng·ml-1时细胞增殖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实验结果也证实,随TRAIL蛋白浓度的增高,两种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重组并纯化TRAIL蛋白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癌及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而产生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体腓骨近端移植重建桡骨远端肿瘤切除后的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桡骨远端切除、功能重建后的腕关节功能的评价,寻求更好的重建方式和重建材料.方法 本组病例17例,平均年龄31.9岁(13~54岁).病理学分类骨巨细胞瘤16例、恶性肿瘤1例(Ⅱb期骨肉瘤),其中合并病理骨折4例;外科边界为广泛切除5例,边缘切除8例,囊内切除3例.重建方法 均为自体对侧腓骨近端移植.术后功能评价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和前臂旋转、MSTS评分和DASH评分.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平均63个月(9~135月),复发2例,手术并发症3例.本组骨愈合病例13例,平均愈合时间13.8个月(6~22月).下尺桡关节分离现象较多见(10/15).功能评定中腕关节总活动度平均为57.67°,前臂旋转总活动度平均为68.33°,MSTS评分平均为86.89%,DASH评分平均为13.11.优势侧组和非优势侧组各项功能评定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组选取自体腓骨近端重建,避免了异体骨和人工关节的高并发症,虽然腕关节总活动度损失较大,但前臂旋转功能尚佳,且术后功能评分良好,对优势侧和非优势侧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通过输尿管结扎(UO)预适应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C57BL/6小鼠,①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为正常C57BL/6小鼠,UO+IR组小鼠经左侧输尿管结扎24 h后再通,再通48 h后行IR处理,non-UO+IR组除不结扎左输尿管其余操作同UO+IR组。比较3组小鼠再灌注后血清肌酐(Cr)水平,肾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情况。②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UO组与non-UO组,每组20只,UO组予以左侧UO处理24 h,再通48 h后检测左肾组织HSP27蛋白表达,并与non-UO小鼠对比。③取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只,一组予以小鼠左肾注射包装有干扰HSP27表达的短发夹RNA的重组腺病毒100μL靶向抑制HSP27的表达,将该组设为HSP27干扰组,另一组小鼠予以注射空病毒100μL作为对照组,每组取10只小鼠验证HSP27干扰成功后,每组再随机分为UO+IR及non-UO+IR两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小鼠),观察HSP27对IR损伤和UO效应的影响,比较各组Cr水平,检测肾组织内TNF-α和IL-6 mRNA,以及凋亡效应蛋白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结果①UO+IR组Cr水平较non-UO+IR组显著降低(P〈0.05),TNF-α及IL-6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non-UO+IR组(P〈0.05)。②较non-UO组,UO组肾组织HSP27表达明显上调(P〈0.05)。③相对于non-UO+IR处理,UO+IR不能降低HSP27干扰组小鼠Cr水平(P〉0.05)、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P〉0.05)及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P〉0.05),却可显著降低空病毒对照组小鼠以上各指标表达;且相对于空病毒对照组中UO+IR亚组,HSP27干扰组中UO+IR亚组以上各指标仍高表达(P〈0.05)。结论 UO通过上调HSP27表达减轻小鼠肾脏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SP27抑制炎性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