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肾移植后糖尿病的临床探讨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郑少玲,徐玉兰[关键词]移植后糖尿病,肾移植,胰岛素移植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diabetesmellitus,PTDM)国外早已有报道。我国近年已渐引起重视。我院自1985年起共行...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双侧输尿管梗阻再通(BUOR)大鼠肾脏肾小管的保护作用以及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BUO组和雷帕霉素组,每组各16只.BUO组和雷帕霉素组大鼠结扎双侧输尿管制作BUO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输尿管.BUO组及雷帕霉素组输尿管梗阻24h后解除梗阻.雷帕霉素组于术前1天至处死当天每天予以雷帕霉素口服液[2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BUO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组大鼠于术后4、7天收集24h尿液及抽取静脉血检验,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白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脏的表达.结果 雷帕霉素组大鼠第4、7天血肌酐及尿素氮均低于BUO组(P<0.05),肾脏KIM-1、IL-18、TGF-β1、α-SMA表达明显低于同时间点BUO组,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下调TGF-β1、α-SMA、KIM-1和IL-18的表达减轻BUO术后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保护肾小管.  相似文献   
23.
汕头市妇女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保健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汕头市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提出合理的围绝经期保健措施. 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汕头市756例35~59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3.49%,前两位保健需求为定期体检(61.92%)和围绝经期咨询(57.67%). 结论 汕头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症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城市水平相似,围绝经期保健需求迫切,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肾移植受者150例临床资料.其中24例发生DGF,对可能影响DGF发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取移植肾供者172例和健康体检者157例外周血中基因组DNA,应用多重PCR和特异性引物多态PCR技术检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多态性,比较DGF和无DGF组供者GS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受者DGF组和非DGF组性别(χ~2=0.028,P=0.867)、PRA(χ~2=1.564,P=0.211)及透析类型(χ~2=0.585,P=0.444)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术后第2个24 h尿量、第1和第2个24 h入量与T_(1/2(SCr))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提示术后第2个24 h尿量可判断受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RR=1.002,P=0.001).DGF组供者GSTMl基因型缺失频率为86.4%,与未发生DGF组的62.7%、健康对照组的4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者术后第2个24 h尿量对预测DGF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供者GSTMl基因型缺失可能是发生DGF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细胞杀伤能力在评估细胞毒T细胞(CTL)及NK细胞的杀伤能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采用两种荧光染料染色的方法检测脾细胞对同种异体细胞的杀伤能力。将实验小鼠分为4组,见表1。  相似文献   
26.
克痢痧系浙江省玉环制药厂和台州地区药品检验医药研究所根据民间沿用已久的验方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本品含有牙皂、腰黄、白芷、细辛、苍术及丁香等十二种成分,临床用于腹泻、菌痢和脘腹胀满、中暑等病症。我院自84年5月至8月,应用本药治疗感染性腹泻共77例(其中菌痢25例,急性胃肠炎52例),并与痢特灵进行双盲对照治疗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以抗γ公共链(γc链)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阻断同种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信号通路对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分离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的脾细胞,荧光染色后进行混合培养,分别于培养时(实验Ⅰ组)和培养第3天时(实验Ⅱ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抗γc链单克隆抗体,以单一细胞培养为阴性对照,混合细胞培养但不加抗γc链单克隆抗体为阳性对照,观察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另以刀豆蛋白刺激C57BL/6小鼠脾细胞,然后加入抗γc单克隆抗体作用14 h,进行膜联蛋白5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制作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模型,静脉给予抗γc链单克隆抗体,观察肝脏内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以Balb/c小鼠为供者,C57BL/6小鼠为受者,进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致敏组术前静脉输注供者脾细胞悬液;干预组术前静脉输注供者脾细胞悬液,并于心脏移植前7、5、3、1 d经尾静脉注射抗γc链单克隆抗体,观察各组术后移植心脏的存活情况.结果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的荧光强度未见明显减弱;培养第3天后,实验Ⅰ组、实验Ⅱ组的前G1期细胞数均较阴性、阳性对照组有所增加,其中实验Ⅰ组前G1期细胞数与阳性对照组的差异最为明显(P<0.01).经抗7c链单克隆抗体作用后,膜联蛋白5阳性细胞数增多,且为cD3阳性细胞.GVHR小鼠接受抗γc链单克隆抗体输注后,门静脉周围聚集的淋巴细胞出现凋亡.对照组和致敏组的移植心脏分别在术后(8.7±0.5)d和(4.3±0.5)d停跳,干预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达到(50.2±33.9)d,明显长于致敏组和对照组(P<0.01),其中1只受者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达到114 d.结论 抗γc链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其机理与特异性清除供者反应性T淋巴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过继输注调节性T细胞(Treg)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自发性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分选NOD小鼠天然调节性T细胞(nTreg),并诱导Na(i)ve T细胞转化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iTreg),分别输注予4周龄的雌性NOD小鼠,观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并确定细胞输注后Treg在体内的分布、检测血清中TGF-β1、IL-10及IL-4的表达以探讨Treg的作用机制.结果 对照组小鼠13周龄时即100%自发性发生糖尿病,而输注iTreg和nTreg分别能延缓糖尿病的发生时间至24周龄和25周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细胞输注后主要分布在胸腺,iTreg在体内能促进TGF-β1、IL-10及IL-4表达的上调[血中浓度分别为(543.00±26.51)、(107.67±12.66)、(93.33±12.58)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67±15.82)、(20.67±6.03)、(30.67±5.51)ng/L,P<0.05].结论 在体外诱导生成的调节性T细胞可延缓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其机制与上调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细胞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29.
肾移植术后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现将本院肾移植术后 10例恶性肿瘤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85年 7月— 2 0 0 0年 11月我院共行肾移植术 45 0例 (其中活体肾移植术8例 ) ,现已随访 15例 ,至今共发现恶性肿瘤 10例 (占 2 .2 2 % )。此 10例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 ,移植术前无糖尿病史 ,无肿瘤病史 ,2例有乙肝病史、1例有丙肝病史。肾移植时平均年龄为 46 .4岁 (2 6岁~ 6 1岁 ) ,确诊恶性肿瘤时距肾移植时间为 12月~ 117月 ,平均为 5 0月。除 1例肝癌、1例肺癌、1例脑肿瘤未手术外 ,余均经手术探查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快速的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检测人多药耐药基因C3435T、G2677T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优化SSP-PCR反应条件,将其结果与DNA测序进行比对,确定其准确性.采集158例汉族正常人的外周血,检测MDR1 C3435T和G2677T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优化后SSP-PCR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合.158例个体C3435T基因分布,C纯合子占37.34%,T纯合子占11.39%,C/T杂合子占51.27%.G2677T基因分布,G、T、A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44.30%、39.24%、16.46%.汉族人中此两位点多态性分布与高加索人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SP-PCR MDR1 C3435T、G2677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快速分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