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3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研究并建立药用辅料红糖的紫外全波长融合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Durashell C18-AM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100 A),乙腈-0.1%三氟乙酸水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梯度洗脱,柱温25 ℃,采用PDA检测器进行210~400 nm全波长检测,使用Waters Empower 3色谱数据软件对210~400 nm紫外全波长数据进行融合,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 35批药用辅料红糖的紫外全波长融合指纹图谱经相似度分析后共标出10个共有色谱峰,各批次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相似度良好。结论 该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为制定药用辅料红糖指纹图谱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摘 要〕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召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020 年 1 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接诊的 86 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实验室指标),以及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价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5 %,高于对照组的 74.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NSE 低于对照组,BNDF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MoCA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UPDRSⅠ、UPDRSⅡ、UPDRSⅢ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UPDRSⅠ、UPDRSⅡ、UPDRSⅢ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Ⅳ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脑蛋白水解物的整体效果较理想,可通过调节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机体血清 NSE、BNDF 水平,以促进认知功能的修复,进而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63.
目的自拟通郁饮加减辨治郁病的临证经验总结。方法自拟通郁饮由柴胡、酒香附子、郁金、朱茯神、龙骨、牡蛎、陈小麦、合欢花、百合、川芎、胆南星、厚朴花、磁石、神曲、大枣组成。根据辨证进行加减,水煎服,1日1剂,5—10剂为1个疗程。治疗组纯用通郁饮加减煎服,对照组根据病情服用西药多虑平、奋乃静等治疗,两组均辅用心理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有效率96.7%;对照组分别为56.7%、8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分别为11.66、4.90,P〈0.01、〈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郁饮加减是辨治郁病的有效方药,体会可能“五脏六腑皆令人郁”。  相似文献   
64.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以儿童、青少年为主,多见于冬春季节,常出现流行或局部暴发,临床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伴有发热及周身不适,常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心肌炎及耳聋等并发症.为制定腮腺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析了2011-2014年晴隆县流腮流行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许昌市魏都区成人慢性病患病情况,探讨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及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5个办事处10个社区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 108人。结果魏都区18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35%,糖尿病患病率为8.14%,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5.89%、13.18%;男、女吸烟率分别为47.18%、1.53%。结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严重危害着该区居民健康,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等慢病危险因素水平居高不下,控制慢病危害已成为公共卫生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6例我站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将其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献血者在进行献血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对照组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整理两组献血者在进行不同方式护理服务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献血者在经过护理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进行采血工作的过程中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帮助献血者更好的满足心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的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3个产地紫苏叶药材特征性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方法采集了不同主产区20批紫苏叶药材,分别采用指纹图谱、UFLC-Q-TOF-MS定性鉴别及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紫苏叶药材的特征性组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3个产区20批次药材叶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0以上,因而无法通过相似度区分不同产地药材;进一步以UFLC-Q-TOF-MS及对照品对照鉴定了指纹图谱中21个特征峰成分;并对其中6个黄酮苷、2个酚酸及1个单萜主要特征组分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总黄酮苷含量3个产地差异并不明显,而酚酸及紫苏醛成分产地间差异显著,其中安徽太和县产区药材中酚酸总含量明显高于广东英德和河北安国产地,广东英德产紫苏叶中紫苏醛成分含量较高,结合聚类分析可以将3个产地紫苏叶药材进行区分。结论多指标成分定性定量能较准确地分析不同产地紫苏叶药材的质量状况,比单一含量测定或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更为客观,也为紫苏叶药材质量控制及产地优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历版《中国药典》中对于泽泻药材来源记载的变化以及《中国植物志》与《中华本草》的记载,发现历版《中国药典》中的泽泻药材来源记载混乱,存在中文名与拉丁名不对应的问题。泽泻作为常用药材,市场流通量大,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经典名方中多个处方中存在泽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将会进一步增大泽泻药材的市场流通量。经典名方作为国家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其研究要求明确所用药材的基原,而《中国药典》中泽泻基原记载的混乱问题严重阻碍了经典名方的开发,为了规范泽泻药材基原以保障临床疗效并推动经典名方的发展,泽泻的基原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此外,泽泻基原的考订也可为《中国药典》中同样存在相似问题的决明子、荆芥、天南星、黄藤和筋骨草等药材提供考订思路,以期能加快《中国药典》中各药材的修订。该研究通过历代本草及地方志等文献对泽泻产地变迁情况分析,发现从魏晋时期至今,泽泻产地在不断迁移,最终形成了以四川为主产地的现状。将产量最大的川泽泻与道地药材建泽泻从植物、化学成分、基原及市场流通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是泽泻科泽泻属2个不同品种,现今川泽泻即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占据大部分市场,但是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Alisma orientale不符。通过考证分析,建议将泽泻A. plantago-aquatica与东方泽泻A. orientale均作为泽泻药材的来源。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手机射频电磁辐照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和功能的影响,为评价手机射频电磁场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比吸收率(SAR)为4 W/kg的1800 MHzGSM射频电磁场间断(5 min开10 min停模式)辐照DC细胞0 h、1 h、12 h或24 h,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DC表面HLA-DR和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CD40及CD11c)的变化;以CCK-8试剂检测各组DC的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能力的差异;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DC分泌细胞因子IL-12p70、TNF-α功能的差异。结果:与假辐照组相比,各辐照处理组DC表型分子HLA-DR、CD80、CD86、CD40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CD11c无明显变化;各辐照处理组DC的同种MLR能力明显降低(P<0.05),尤其以24 h处理组为甚。各辐照处理组DC的IL-12p70、TNF-α的分泌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射频电磁场辐照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对同种T细胞的刺激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对比观察常规视野弥散加权成像(fFOV-DWI)、小视野弥散加权成像(ZOOMit-DWI)与单层动态匀场弥散加权成像(iShim-DWI)术前预测胃癌病理分化的效能。方法 收集188例接受不同方法MR DWI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观察其fFOV-DWI、ZOOMit-DWI及iShim-DWI,测量相应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以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预测胃中分化腺癌的效能。结果 共81例患者纳入研究,包括中分化腺癌25例(中分化组)、低分化腺癌37例(低分化组)及低黏附性癌19例(低黏附组);其fFOV-ADC (F=4.41,P=0.02)、ZOOMit-ADC (F=8.37,P<0.01)、iShim-ADC (H=22.8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iShim-ADC预测胃中分化腺癌的AUC (0.83)高于fFOV-ADC (0.66,Z=3.44,P<0.01),而与ZOOMit-ADC (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7,P=0.10);ZOOMit-ADC的AUC与fFOV-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P=0.07)。结论 相比fFOV-DWI及ZOOMit-DWI,iShim-DWI术前预测胃中分化腺癌的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