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研究ε-多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 ε-PL)对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制。方法 以白念珠菌的标准菌株ATCC64548(氟康唑敏感株)、ATCC64550(氟康唑耐药株)以及临床收集的50株菌为实验菌株,按照CLISI- M27文件中的微量稀释法测定ε-多聚赖氨酸的MIC、MFC和SMIC50值;绘制48h内的浮游菌株时间-生长曲线和生物膜抑制-时间曲线;连续观测并记录4h内的芽管形成率和芽管长度;测定药物处理前后白念珠菌的丙二醛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 ε-PL对白念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12μg/mL,最低杀菌浓度(MFC)为1024μg/mL,SMIC50为512μg/mL,ε-PL对白念珠菌浮游菌及生物膜的抑菌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作用愈明显。抑菌-时间曲线结果表明ε-PL对白念珠菌的浮游菌和生物膜在12h左右即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芽管实验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ε-PL对白念珠菌的芽管形成率及芽管长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ε-PL作用于白念珠菌后MDA和ROS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与药物浓度大小成正相关。结论 ε-PL对白念珠菌浮游菌株及生物膜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高浓度ε-PL对白念珠菌主要毒力菌丝有明显抑制作用,ε-PL作用导致白念珠菌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以及产生一定程度的脂质氧化,提示ε-PL可能通过氧化作用发挥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2.
烧伤创面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创面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 方法 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1999~ 2 0 0 3年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不动杆菌细菌株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标准 ,测定细菌耐药谱及耐药酶。  结果 从烧伤创面分离出不动杆菌 6 9株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 5 2株 ,占 75 .36 % ;不动杆菌对 17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 ,其中产酶菌株的耐药率较高 ,平均为 6 8.2 5 % ;不产酶菌株耐药率较低 ,为 2 0 .33%。 38株产酶菌株中产AmpCβ内酰胺酶 (AmpCBLA)菌株占 4 2 .10 %。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 ,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各种 β内酰胺酶。  结论 不动杆菌是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加强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准确测定其耐药性 ,是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某省参加微生物室间质评的各医院微生物室对MRSA,MSSA的鉴定、判断及药敏检测水平,督促各实验室重视MRSA检测并能为I临床提供正确的药敏报告。方法 共进行了4次调查,统一发放菌种,要求鉴定菌种并采用NCCLS方法对6种抗生素做药敏试验,检验中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定成绩。结果 菌种鉴定符合率由75.00%上升N84.38%,MRSA判断正确率由17.65%上升至76.56%,药敏平均符合率由86.12%上升至94.94%。结论 大部分实验室对MRSA的严重性还认识不足,检测方法欠缺。通过室间质评活动的开展,各参评实验室MRSA检测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冬春季节兰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老年患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2003年11月1日至2004年4月30日,对兰州地区3所三甲医院呼吸科年龄65岁或以上的318例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通过间接醇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法)检测血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318例患者中有32例(32/318,10.1%)检测出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阳性。32例病毒检测阳性患者中有6例(6/32,18.8%)同时培养出致病细菌。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兰州地区冬春季节引起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部分患者同时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5.
C.dubliniensis(都柏林念珠菌)是Sullivan 1995年才命名的新的致病性念珠菌,该菌与C.albicans(白色念珠菌)的表型特征极为相似,致使大部分微生物实验室长期以来误将其鉴定为白色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主要引起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感染,也有从痰、血液、分泌物、粪便等标本中分离的报道[1]。为了解都柏林念珠菌的分布情况,我们对以往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2株白色念珠菌进行了重新鉴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112株白色念珠菌来自痰、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84份,阴道分泌物…  相似文献   
46.
摘要:目的 探讨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流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2009-2019年血液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2492株,鉴定采用API鉴定系统、手工方法和布鲁克飞行时间质谱仪(2016年8月正式使用);耐药性检测采用K-B法和E-test法;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我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1375株(55.18%),革兰阳性菌1117株(44.82%)。分离菌株前10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草绿色链球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10年间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平均分离率分别为71.25%及31.82%,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 (2012-2019年)平均分离率分别为0.79%及2.28%;阴沟肠杆菌中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菌株(2012-2019年)平均分离率为6.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平均分离率55.6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平均分离率89.7%;高耐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肠球菌(HLAR)平均分离率47.21%;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未检出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菌株。结论 引起我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率呈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对结果异常的尿液红细胞形态原因的检查和分析,寻找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查标本采集的最佳时段。方法:用相差显微镜法对15例异常结果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尿红细胞形态结果异常与尿液在体内储留的时间有因果的关系,尤其对非肾小球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影响较大,对肾小球性血尿影响不大。结论:用此方法检测,尿液标本采集应留取晨尿后第一次新鲜尿而非晨尿;并应连续检测2~3次。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用炭末明胶微量管替代其他方法检测细菌是否产明胶酶。方法:对31种、145株细菌,采用营养明胶法、X线胶片法、常量炭末明胶法及炭末明胶微量管法进行明胶液化试验,并进行对比。结果:103株产明胶酶的细菌,营养明胶法77株阳性反应,X线胶片法60株阳性反应,常量炭末明胶法及炭末明胶微量管法均有91株阳性反应。42株不产明胶酶的细菌试验结果全部阴性。明胶液化平均天数,营养明胶法3.3d,常量炭末明胶法2.5d,而炭末明胶微量管法仅为1.5d。结论采用炭末明胶微量管进行明胶液化试验反应快,结果:明了便于观察,试剂用量少,体积小且能室温长期保存,优于营养明胶法,X线胶片法和常量炭末明胶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选用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深圳博卡公司生产的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6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抗MP-IgM阳性150例,检出率为21.74%。<3岁、3~6岁和6~14岁3个年龄组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14%(60/350),30.67%(46/150)和23.15%(44/190)。查阅41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史,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有110例,抗MP-IgM阳性82例,阳性率为74.55%;而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有304例,其中抗MP-IgM阳性仅30例,阳性率为5.1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检测小儿MP感染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快速、敏感高度、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MP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0.
潘芬  王春  张泓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4,(1):53-63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81 681株,占儿童革兰阴性杆菌的50.1%,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是最常见的细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29.3%)和呼吸道标本(27.7%)。儿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8.8%~57.6%、49.3%~66.7%和23.1%~33.8%。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检出率为5.7%~9.5%,呈下降趋势,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属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1%~22.6%、7.1%~15.7%和2.0%~3.4%。肠杆菌目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70%,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30%。结论 儿童患者分离的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