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79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受体树突细胞(DC)与体外光化学法(PUVA)处理的供体脾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对心脏移植受体Th1/ThZ类细胞因子及移植物存活的影响.方法 以DA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离正常的供体脾淋巴细胞(SP),制备经PUVA处理的供体脾淋巴细胞(PWA-SP).在体外将PWA-SP或SP与受体骨髓来源的未成熟DC共同培养,检测上述处理对受体DC分泌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按受体术前1周静脉输注的细胞成分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7),单纯输注PBS;SP DC组(n=8).输注负载供体SP的受体大鼠DC;PWA-SP DC组(n=8),输注负载PUVA处理的供体SP的受体大鼠DC.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移植术后6d检测受体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细胞因子(IL-10),并取移植心脏标本作切片检查,确定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结果 受体DC与供体PUVA-SP共培养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IFN-γ的水平分别为75.3±3.7、24.3±1.2ng/ml,明显高于同供体SP共培养后的受体DC(分别为39.0±3.1ng/ml、12.1±0.5ng/ml,P<0.01).心脏移植术后,PUVA-SP Dc组受体大鼠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L-2和INF-γ的浓度分别为199.3±8.4、9.0±1.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95.0±3.2、61.0±3.2ng/ml,P<0.01)及SP DC组(分别为559.3±35.3、69.0±2.3ng/ml,P<0.01),而其Th2细胞因子IL-10水平(58.2±0.9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9.0±0.6ng/ml,P<0.01)及SPDC组(20.1±1.6ng/ml,P<0.01).PUVA-SP DC组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移植物排斥反应病理分级则低于SP DC组.与对照组(6.7±0.3d)比较,PUVA-SP D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27.3±1.3d)显著延长(P<0.01),而SP D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短于对照组(5.5±0.3d,P<0.05).结论 PUVA-SP DC具有负向免疫调节特性,能够在移植物受体体内诱导Th2免疫偏移,下调移植物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2.
脾错钩瘤1例     
患者男性,56岁,因左上腹腹胀,持续性隐痛一年余,在外院抗炎治疗无效于93年3月17日入院,检查:T36、2℃,腹部无压痛,脾脏未触及。血象:白细胞9.7×10~9/L,中性 0.68,淋巴 0.02;血色素 161g/L,血小板115×109/L,,B超检查发现脾实质近脾门处可见一低回声区,轮廓不规则;CT示:脾脏有一低密度灶,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DSA(Digifal Suk-stractin Angtograplay)检查见脾内有一多血供占位,手  相似文献   
33.
目前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率高,主要由于明知的供受体选择、仔细的术前计划、完美的术中麻醉和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相似文献   
34.
目前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率高,主要由于明知的供受体选择、仔细的术前计划、完美的术中麻醉和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相似文献   
35.
Carrere  N  Abid  S  Julio  CH  崔翰之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13(12):861-861
远端胰腺切除(DP)保留脾脏的价值仍有争议。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伴脾动静脉切除是保留脾脏的简化技术。此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保留脾或脾切除的术后过程。作者选取1990年到2005年间38例良性或低分化恶性疾病经过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伴脾动静脉切除的病人(保留组)与38例传统远端胰腺切除并脾切除的病人(脾切除组)相比较,两组年龄、ASA评分、病理诊断相匹配。比较保留组与脾切除组术后病程变化。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36.
在治疗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中,通过经腹膜后腔镜的方法来切除坏死组织以达到对病人最低程度的创伤正受到关注.然而,没有病例对照研究足以证明这种技术比开腹手术有利.  相似文献   
37.
多年来,有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至今没有一种为绝大多数学者所共同接受.我院1984年6月~1993年6月期间,应用脾次全切除加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4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16~62岁,平均38岁,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与脾功能亢进.术前检查:全组均有充血性脾大.左肋下3~13cm,平均8cm.食道钡餐检查,全组均有食道静脉曲张.重度32例,中度14例.肝功能检查按child分级,A级30例.B级16例.白细胞计数:35例低于4×10~9/L,最低1.5×10~9/L,11例高于5.0×10~9/L,最高5.4×1O~9/L.血小板计数:40例低于90×10~9/L,最低19×10~9/L,6例血小板在正常范围,39例术前应用DSA经动脉门静脉造影证实为肝内型门脉高压症,全组均有一次以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相似文献   
3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损伤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1月~1996年1月,1250例病人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在本院施行LC,胆管损伤7例(0.56%),损伤类型包括:(1)总胆管或总肝管横断各1例;(2)总肝管部分横断2例;(3)电凝损伤总肝管及右肝管各1例;(4)钛夹钳夹右肝管1例。本组处理方法为胆管修补、胆管对端吻合及空肠Roux-Y吻合术。本文认为术者操作经验不足、不适当的止血操作、胆囊病变因素及解剖不清是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胆管损伤最重要的仍然是术中发现及时处理,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9.
背景:不同单一器官移植后调动机体免疫反应的力度各不相同,故其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种类及剂量有所差异,多器官联合移植工作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则更为复杂,是移植工作者需要逐步总结的经验之一。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合理的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 方法:选择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2-04/2009-07肝肾联合移植患者10例,以单独肝移植及肾移植患者为对照。3组患者术后早期抗排斥治疗均采用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在此方案基础上同时应用巴利昔单抗诱导疗法。肝肾联合移植组和肝移植组患者术中给予甲基泼尼松龙500 mg冲击,术后第1天激素用量为160 mg,分2次给药,此后每日递减40 mg,术后第5天改为20 mg泼尼松口服,术后2个月停用激素,术后6个月停用霉酚酸酯,仅应用他克莫司抗排斥治疗;肾移植组术中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 000 mg冲击,术后前3 d应用甲基泼尼松龙500 mg,此后每日50 mg泼尼松口服,逐渐递减至每日10 mg长期维持,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 结果与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及术后6个月他克莫司用量同肝移植患者相近(P > 0.05),但低于肾移植患者(P < 0.05,P < 0.01);肝肾联合移植和肝移植患者激素和霉酚酸酯用量亦明显低于肾移植患者,并且均在半年内停用激素和霉酚酸酯,肾移植患者需长期应用。3组病例1年后维持用药逐渐体现出个体差异现象。肝肾联合移植组均未出现远期肝功能异常,同时低剂量抗排斥药物对患者免疫系统影响较小,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明显减低。说明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早期的应用参考单肝移植患者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激素和霉酚酸酯可在6个月内停药,他克莫司用量可低于单肾脏移植患者。  相似文献   
40.
背景:胆道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的:评价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 方法:纳入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狭窄的16例患者,共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46次,其中1例行胆道支架置入。单例最多行胆道造影和气囊扩张成形术11次。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与结论:2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1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气囊扩张和胆道引流后痊愈。5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4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例气囊扩张治疗后出现肝内血肿,再次行肝移植。8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的患者,经反复球气扩张后,6例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1例置入胆道支架,后因支架管阻塞而再次肝移植;1例治疗后狭窄仍存在,黄疸无缓解而再次肝移植。提示经T型管及其窦道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痛苦小、创伤轻以及可重复等优点,是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狭窄及梗阻难以纠正,需要再次肝脏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