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5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及其处理(附150例次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4月~2004年6月我科施行的150例次(共147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35例次胆道并发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有12例次患者(34.2%)出现早期并发症,23例次患者(65.8%)出现迟发性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13例次(37.1%),由于排异、肝动脉血栓形成、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化疗等原因造成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和坏死分别为2、6、1、2例次(5.7%、17.1%、2.9%、5.7%),吻合口胆漏7例次(20.0%),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3例次(8.7%),由于Oddi’s括约肌失调致胆管炎、胆管结石1例次(2.9%)。结论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病因机制仍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探讨,及时预防、诊断、处理胆道并发症将明显地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的改良制作方法。方法:将8~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麻醉后,用带针6-0 proline缝线环绕肝左外叶、肝中叶共同肝蒂,距肝蒂0.2 cm穿肝右中叶表面固定,结扎肝蒂,于结扎线远侧0.2 cm处切除小鼠肝脏左外叶、肝中叶(左、右)。观察小鼠术后成活率以及术后3 d、7 d、14 d小鼠肝脏质量。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模型,该模型切除小鼠肝左外叶、肝中叶(左、右),切除肝质量占肝总质量的66.7%,术后小鼠存活率100%。术后小鼠剩肝代偿性增生,术后第3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58.2%,第7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78.0%,术后第14天恢复至原肝总质量的93.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改进型小鼠肝脏大部分切除后再生模型,具有简便、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验证及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标准进行评价与验证.方法 2001年至2007年上海七家肝移植中心施行的肝癌肝移植病例共948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符合米兰标准、加利福尼亚标准和上海复旦标准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并作比较.结果符合米兰标准(369例)、加利福尼亚标准(470例)和上海复旦标准(554例)的患者的术后4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8%和74.1%、66.0%和73.6%、63.9%和70.4%.三种标准的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符合米兰标准的病例相比,超出米兰标准但符合上海复旦标准的185例,其术后4年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1.5%、65.0%,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上海复旦标准适度扩大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范围且生存率满意,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24.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 plications,BC)按临床表现分为胆漏和胆道梗阻两大类,胆漏主要有吻合口漏、T管拔除后胆漏和肝断面胆漏;胆道梗阻主要有吻合口狭窄、非吻合口狭窄(或称缺血性狭窄,包括肝门部狭窄及多发性肝内狭窄)[1]、胆道结石、胆泥形成及乳头功能紊乱等。按病因则分为缺血性损害、免疫性损害和原因不明的所谓缺血性胆道损害(ischem ic鄄type biliary lesions,ITBL)。ITBL分两型,Ⅰ型ITBL为整个胆道系统受累,Ⅱ型ITBL为肝外大胆管受累[2]。由于诊断技术、诊断标准及随访时间的差别,文献报道BC发生率为7%~35%[1…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伴肝外恶性肿瘤(extra hepatic malignant carcinoma,EH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PLC伴EHM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肿瘤直径1·5~14·5cm,≤5·0cm15例。HBsAg( )24例,抗HCV( )2例,AFP>20μg/L15例,伴明显肝硬化23例。入院前误诊11例。随访5年存活率为47·1%,以PLC为第二原发癌(异时性)20例,5年存活率为64·9%,PLC与EHM同时性发生12例,5年存活率为0。结论(1)PLC伴EHM具有PLC的基本特点。(2)异时性PLC伴EHM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3)PLC与EHM相伴使PLC易误诊为转移性肝癌。  相似文献   
26.
27.
肝脏脂肪变性对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脂肪变性对肝脏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270例肝癌肝切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其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70例患者有60例伴有肝脏脂肪变性,其中轻度脂肪变性35例,中重度脂肪变性25例。脂肪变性组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患者比例也明显较高(P〈0.01),体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且术后前白蛋白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脂肪变性组术后需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脂肪变性是导致肝切除术后需要临床治疗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小肝癌及周围性肝癌临床治疗的最佳模式。方法 :分析近年收治的 12例资料 ,均为TACE后行肝肿瘤切除的病例。结果 :男 8例 ,女 4例 ,小肝癌 5例 ,周围性肝癌 7例 ,术前TACE 1次 5例 ,2次 5例 ,3次 2例。TACE后有肺转移 1例 ,肝局部播散 4例 ,术中出血量略多于同期其它病例。TACE后肿瘤有 10 %~ 70 %的坏死。结论 :对特殊部位的小肝癌可采取TACE后手术切除的方法 ,对一般部位的小肝癌和周围性肝癌 ,在肝功能能代偿的情况下 ,先行手术切除 ,能减少肝癌早期转移的机会 ,缩短荷瘤时间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CR1在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HCCLM3侵袭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3对靶向CCR1mRNA的寡核苷酸片段,将其连接pcDNA6.2-GW/EmGFP-miR载体构建表达microRNA(miRNA)真核载体S1、S2、S3,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HCCLM3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析CCR1mRNA抑制效率;Westem印迹测定CCR1蛋白的表达量改变;MTT法检测HCCLM3增殖的影响;Matrigel侵袭实验检测HCCLM3细胞侵袭力的改变。结果转染48h后,S3组CCR1mRNA较空转染组(Mock)和非特异序列组(Neg)减少80%以上,且明显少于其他组(P〈0.01);72h后S3组CCR1蛋白表达明显少于其他组;转染后,HCCLM3细胞的增殖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trigel侵袭实验结果示转染S3后HCCLM3细胞穿过人工基底膜的数量减少80%,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结论人肝癌细胞HCCLM3的CCR1表达可被质粒导入的外源性miRNA有效抑制,进而降低HCCLM3细胞侵袭性,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筛选与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术前血清生物标记物,并建立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76例受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其中35例术后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复发组),其余41例均无瘤存活(无瘤存活组).移植前收集受者血清,采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获取受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利用"生物标记物向导"软件对两组受者间的蛋白峰进行比较.随机选择60例受者(复发组30例,无瘤存活组30例)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作为建模组,通过"生物标记物模型"软件(BPS)建立预测模型.取另外16例(复发组5例,无瘤存活组11例)受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作为验证组,采用盲法验证该模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 复发组和无瘤存活组受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间仅术前肿瘤大小和血管侵犯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后,在质荷比(M/Z)2000~3000范围内,共检测出368个蛋白峰,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的蛋白峰共有22个,其中9个在复发组中表达上调,13个表达下调.通过对原始图谱的初步判断及利用建模组受者上述22个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建立决策树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显著地将复发组和无瘤存活组受者区分开.将16例验证组受者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谱代入决策树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5例复发组受者中肿瘤复发4例,无瘤存活1例;11例无瘤存活组受者中无瘤存活受者8例,肿瘤复发3例.该模型的灵敏性为80.0%(4/5),特异性为72.7%(8/11).结论 由SELDI-TOF-MS筛选出的血清差异蛋白质可作为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决策树预测模型对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的适应证、有无肝外微小转外灶及制定肝移植诊疗计划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