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上尿路结石行二次(或二次以上)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操作的原因,提高PCNL技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PCNL治疗的1 04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资料,对其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PCNL操作的病例,根据其行二次PCNL操作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 041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共1 203侧上尿路)中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PCNL操作的病例共252侧(20.9%),行二次PCNL操作的理由包括:结石负荷大、分布广182侧(72.2%);通道或肾集合系统黏膜出血29侧(11.5%);脓肾(感染)22侧(8.7%);孤立肾或肾功能不全7例(2.8%);集合系统穿孔3侧(1.2%);未发现或未能进入残留结石所在肾盏的盏颈口4侧(1.6%);通道建立失败以及不合理3侧(1.2%);麻醉意外等2例(0.79%)。二次PCNL操作时行局部麻醉204侧(81.0%),全麻48侧(19.0%);俯卧位221侧(87.7%),侧卧位31侧(12.3%)。1 203侧上尿路行一次PCNL操作的清石率为74.1%;行二次PCNL操作后的清石率为91.0%;252侧行二次PCNL操作的患者清石率为80.9%。1 203侧上尿路仅行一次PCNL操作的951侧上尿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0.8d,行二次PCNL操作的252侧上尿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3.4d。结论:结石负荷大、分布广,脓肾(感染)以及出血是上尿路结石行二次PCNL操作的主要原因。二次PCNL操作对于减轻第一次PCNL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提高清石率有很好的作用。但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精氨酸对环孢素A(CsA)所致睾丸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60只大鼠分为3组。N组:正常对照组;A组:单独使用CsA组;B组:使用CsA 精氨酸组。A、B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连续3周后取血及睾丸组织测定CsA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睾丸细胞的凋亡数量,按抗精子发生效应积分评定法作生精功能的评价,测定曲细精管直径及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CsA血药浓度,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睾丸组织的CsA浓度,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A、B两组大鼠睾丸中精子发生明显障碍,但B组比A组的精子发生障碍要轻(P<0.05),曲细精管的直径,A、B两组显著小于N组(P<0.05),但B组大于A组(P<0.01)。睾丸细胞凋亡率A组显著高于B组和N组(P<0.001),而B、N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sA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并诱导细胞凋亡;精氨酸能明显提高血中CsA的浓度,降低CsA对睾丸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3.
国产环孢素胶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环孢素胶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300mg 国产与进口环孢素胶丸后 ,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血药浓度 ,对AUC、Cmax 和Tmax 进行等效性检验。结果 :国产与进口环孢素胶丸的AUC分别为 (10 47±1 74) μg/(ml·h)、(10 71±1 45) μg/(ml·h) ;Tmax 分别为 (1 46±0 26)h、(1 38±0 31)h ;Cmax 分别为 (1 91±0 31) μg/ml、(1 88±0 22) μg/ml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7 59±9 71) %。结论 :国产与进口的环孢素胶丸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4.
45.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诊断慢性淋病性尿道炎前列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前列腺液涂片镜检技术检测79例男性慢性尿道炎及前裂为患者的淋球菌,结果PCR阳性22例,PCR及涂片镜检均阳性12例(54.5%),PCR阳性而涂片镜检阴性10例(45.5%),无一例涂片阳性而PCR阴性者,涂片阳性率明显低于PCR阳性率(P<0.005)。本文就PCR检测男性慢性淋病性尿道炎及前列腺炎的价值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6.
尿路结石的病因和形成机理目前仍然不清楚。近年来,随着现代物理、化学和数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不断地渗透进入临床医学,以及电子计算机、电子显微镜等现代技术不断地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病因研究工作中,人们对尿路结石的病因和形成机理已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尿液饱和——抑制失调的理论日渐受到重视。为此,本文对该理论的研究近况作一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791例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T.O.N.E.肾结石评分对患者术前的结石特征进行评分,分析S.T.O.N.E.评分与结石清除率、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临床数据的关系。结果:1 791例S.T.O.N.E.评分为(7.27±1.27)分,结石清除组和结石残留组的S.T.O.N.E.评分分别为(6.94±1.08)分和(8.25±1.29)分(t=21.338,P=0.000)。结石清除率为74.7%(1 338/1 791),443例(24.7%)出现手术并发症。S.T.O.N.E.评分与术后结石清除状态相关(P<0.01),与术中估计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相关(P<0.05),但与手术并发症不相关(P>0.05)。结论:S.T.O.N.E.肾结石评分系统能预测PCNL术后结石清除状态,有一定的预测围手术期情况的能力。但该评分系统能否预测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研究以证实。  相似文献   
48.
背景:精原干细胞作为精子发生过程的基础和前提,其自我更新和分化途径目前仍不完全清楚。目的:观察非免疫缺陷动物新生Wistar大鼠的精原干细胞和睾丸组织移植于去势成年Wistar大鼠后的成活及生长发育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组织细胞形态学水平的随机动物对照实验,于2007-04/08在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新生7~9d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受体为经过严格检疫合格的8~12周的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180~220g。方法:取新生雄性大鼠睾丸,采用两步法组合酶顺序消化制备大鼠精原干细胞悬液,以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初步纯化精原干细胞。取10只成年雄性大鼠,切除双侧睾丸形成去势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只。精原干细胞悬液移植组将制取好的1mL精原干细胞悬液在5min内注射至受体背部皮下。睾丸组织块移植组将制备好的已剖开的睾丸组织植入受体背部皮下,每个受体移植2个睾丸4块睾丸组织。主要观察指标:移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移植8周末移植物的组织学特点及C-kit免疫组化定性分析结果。结果:精原干细胞悬液移植后,移植物未见成活生长。睾丸组织块移植后移植物部分...  相似文献   
49.
背景:由同种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骨细胞移植免疫反应各家报道不一致,差别明显。目的:体外观察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而成的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特点。方法:用Ficoll-Hypaque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出兔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获取第3代细胞,经典化学方法诱导为成骨细胞,将其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入到T细胞形成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在第3,5,7天,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T细胞增殖情况,24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诱导后成骨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成骨细胞对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诱导后成骨细胞剂量大,时间延长,抑制程度增强;3次平均抑制率相比:1:20组低于1:80组(P<0.01);1:40组低于1:80组(P<0.05);诱导后成骨细胞能引起T细胞亚群凋亡,其中CD4+(凋亡率8.57%)亚群不如CD8+(凋亡率15.31%)细胞亚群凋亡显著(P<0.01)。结果显示诱导的成骨细胞在体外能够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T细胞的增殖,特别是CD8+。但这种抑制不是特别强,表明诱导的成骨细胞虽有一定的免疫性,但其免疫性较低。  相似文献   
50.
本文简要综述了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器官移植后患者移植器官以及机体全身的直接与间 接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