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感染及排斥等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例66岁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供体器官采用UW液联合原位灌洗、整块切取,肝移植采用原位非转流移植技术,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置于右髂窝。术后免疫抑制剂采用普乐可复、霉酚酸酯、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行免疫指标及移植肝、肾多普勒超声监测。结果移植后肝、肾立即发挥作用,术后24 h胆汁380 ml,尿量8 500 ml,第3天肝、肾功化验指标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调整普乐可复浓度并行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后控制。术后第29天康复出院。随访1年肝肾功能正常,日常生活自理。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同时衰竭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组织配型、娴熟的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术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73.
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法。方法 对 2例 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 ;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和 1例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移植肝、肾功能衰竭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 ;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 -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术。术后采用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ATG)、抗CD2 5单克隆抗体诱导 ,他克莫司 (FK5 0 6 )、霉酚酸酯 (MMF)及激素三联维持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 ,其中 1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出现 1次FK5 0 6导致的肾中毒 ,1例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和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发生 1次急性排斥反应 ,分别经调整药物剂量和抗排斥治疗后逆转。目前 5例患者全部存活 ,移植物功能正常。结论 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后采用ATG、抗CD2 5单克隆抗体诱导 ,FK5 0 6、MMF及激素三联维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用药期间应监测移植物功能和FK5 0 6的血药浓度 ,防止排斥反应和FK5 0 6中毒。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总结胰肾十二指肠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 3例胰肾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应用和术后并发症防治。结果  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3~ 5d。应用小剂量胰岛素 5~ 10d后完全停用。 1例患者术后 1周出现FK5 0 6肾中毒 ,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 ,经有效治疗后 ,均痊愈出院。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耐心的操作、娴熟的手术技巧、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治排斥反应、积极预防并处理各种术后并发症是胰肾十二指肠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5.
从1989年11月至12月,我院肛肠外科应用HGD-A型痔疮电子治疗仪治疗痔疮50例(内痔43例,混合痔7例),计痔核15l颗,临床总治愈率为94%,有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 1.适应症 主要是一至三期内痔;其次为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FK506对淋巴细胞活化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3组,(1)对照组:血标本;(2)PHA组:血标本+PHA(20μg/ml);(3)FK506+PHA组:血标本+FK506(1μg/ml)+PHA(20μg/ml)。随机取16例健康成人新鲜血,每例按上述3组行全血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后的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69 、CD25 的表达。结果 培养后对照组、PHA组、FK506+PHA组24 h CD69表达率分别为(2.38±0.47)%、(9.45±2.23)%、(4.71±1.29)%; 72 h CD25表达率分别为(2.60±0.47)%、(20.39±1.78)%、(6.88±1.66)%。经GB-State统计软件分析,FK506+PHA组与PHA 组的CD69、CD25表达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FK506能明显减少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69 、CD25的表达,即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转换为普乐可复(FK506)治疗肾移植术后服用环孢素A(CsA)导致的重度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肾移植术后服用CsA导致牙龈重度增生的13例患者的CsA转换为FK506,观察其增生牙龈的变化.结果 转换治疗6个月后,13例患者中完全治愈3例(23%),Ⅰ度牙龈增生4例(31%),Ⅱ度牙龈增生6例(46%).转换后患者移植肾功能无变化.结论 肾移植术后服用CsA导致的重度牙龈增生患者,将CsA转换为FK506后,牙龈增生的程度有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确实.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对小鼠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增殖及IL-2表达的影响,探讨TSA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0.16、0.8、4、20、100、500 nmol/L倍比浓度TSA作用于BALB/c及C57BL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根据不同的OD值测定12、24、48 h各浓度TSA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相同浓度梯度TSA再作用于经丝裂霉素处理过的BALB/c淋巴细胞与C57BL淋巴细胞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以环磷酰胺作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其对IL-2表达的影响.结果 TSA可以抑制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T淋巴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能力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及时效依赖性;TSA也显著抑制经刺激激活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IL-2的表达,并且随着TSA浓度的升高,IL-2表达逐步下降.但与CTX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SA能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减少激活T淋巴细胞IL-2的表达,降低T细胞的免疫活性,能够减弱对外来抗原刺激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过氧化氢(H2O2)应激损伤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H2O2作用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建立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左旋肉碱预处理后HK-2细胞的活力;用酶化学法测定HK-2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及HK-2细胞凋亡率。结果左旋肉碱预处理12h能抑制H2O2损伤所导致的HK-2细胞活力降低,增加细胞中SOD、GSH—Px和CAT含量,提高细胞T-AOC,降低细胞中MDA和ROS水平,抑制HK-2细胞凋亡。结论左旋肉碱对氧化应激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0.
FK506和环孢素A对肾移植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讨FK506和环孢素A(CsA)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对我们近三年以FK506或CsA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血脂变化进行统计及初步分析,明确两组患者脂质代谢的不同之处。结果CsA组(198例)术后患者血脂增高的比例明显高于FK506(36例,17.17% vs 2.78%,P<0.05)且CsA组血脂增高患者的手术前、后血脂水平亦有明显差异(4.3±1.2mmol/L vs 4.9±1.6mmol/L,P<0.01)。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FK506比CsA可以有效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