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5年1月共施行19例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术,其中胰肾联合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12例、肝胰联合移植1例;分析手术方法、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术后并发症处理的方法。结果 19例患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FK506中毒1例(5.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15.8%),消化道出血发生2例(10.5%),腹腔出血1例(5.3%),肺部感染1例(5.3%),经相应治疗后好转,结论 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是作好供体选择、保证供器官质量、选择适当手术方式、术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2.
尸体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TAE)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尸体多器官联合切取的最佳方法。方法 :1998~ 2 0 0 2年采用改进后的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进行了 65例次多器官联合切取术 ,主要改进点有 :①采用纱布填塞导尿管内腔用以灌注腹主动脉 ;②气囊注水 ,堵塞腹主动脉上段 ;③回血由下腔静脉肾静脉开口以下引入 3升袋内 ;④优先灌注腹主动脉而后灌注肝门静脉 ;⑤体内整块切取肝、胰、脾、肾、十二指肠等器官。结果 :建立腹主动脉灌注的时间为(1.0± 0 .3 )min ,建立肝门静脉灌注的时间为 (1.0± 0 .7)min ,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时间为 (10 .0± 3 .0 )min ,热缺血时间 (2 .0± 1.2 )min。本院行肝移植 4例 ,肝肾联合移植 2例 ,供外院行肝移植 12例 ,所有肝移植病人肝功能在 3周内恢复正常 ;胰肾联合移植 1例 ,术后 2周脱离胰岛素和透析治疗 ;肾移植 12 7例 ,术后肾功能恢复时间 (4 .82± 3 .73 )d ,急性肾小管坏死 4例 (3 .2 % )。结论 :优先灌注腹主动脉优于优先灌注肝门静脉 ;改进后的尸体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能快速优质切取供器官 ,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影响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患者(TRAS组)的临床资 料,与40例同期肾移植非TRAS患者(非TRAS同期组)对照;TRAS组患者中的14例患者(TRAS同供组),其同一供肾的另一位 受者(未发生TRAS),组成巢式对照(非TRAS同供组)。结果与非TRAS同期组比,TRAS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更高(P= 0.004),供肾热缺血时间更长(P=0.015)、受者移植后5个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低(P=0.009);Logistic 回归结 果表明,AR(P=0.007)、热缺血时间延长(P=0.046)为TRAS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P=0.022)为保护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 的TRAS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移植至TRAS确诊时间逐年缩短,TRAS确诊时eGFR呈上升趋势。结论除外科手术因素外, 急性排斥反应、热缺血时间延长是TRAS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HDL-C水平为保护因素;超声技术对TRAS诊断水平的提高是 近年来TRAS得到早期诊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巨细胞病毒性(CMV)肺炎的多种高危因素,提出早期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并因发生CMV肺炎而再次入院患者28例,采用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e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影响CMV肺炎的一些凶素进行逐步分析.结果 与CMV肺炎感染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包括:受者年龄、急性排斥反应、术前透析时间、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受者PRA水平、供体CMV血清学、麦考酚酸酯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供体CMV血清学IgG(+)、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术前长期血透时间为高危因素.结论 肾移植术后为减少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发展,抑制早期急性排斥反应非常重要,同时尽量选择血清学阴性供体,缩短肾移植术前血透时间也能减少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前可溶性CD30(sCD30)联合术后第5天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检测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肾移植患者术前sCD30水平及术后第5天的HGF水平进行检测.依据术前sCD30水平将患者分为sCD30阳性受者及sCD30阴性受者.通过分析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第5天的HGF水平诊断移植肾AR的意义,进一步分析sCD30联合HGF诊断AR的价值.结果 65例患者术后26例发生AR为排斥反应组,39例顺利恢复,为无排斥反应组.以sCD30值120U/ml为界限值,排斥反应组sCD30阳性率为61.5%,无排斥反应组阳性率为17.9%,有显著差异(P<0.05).排斥反应组和无排斥反应组肾移植术后第5天的HGF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证明HGF界限值90μg/L可较好的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敏感度84.6%,特异度76.9%.联合术前sCD30的结果.可提高AR的诊断效果.结论 sCD30联合HGF检测分析可有效诊断肾移植AR.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三色和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TLR4监测中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10例肾移植术后病例,分别采用三色和双色FCM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TLR4和CD80表达情况,计算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的表达百分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CDl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阳性表达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198,P=0.872),两种方法对相同血标本的检测结果均呈正相关关系(积矩相关系数r=l,P=0.000;积矩相关系数r=0.999,P=0.0001。另外,应用三色FCM还可同时获得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双阳性的表达情况。结论 三色和双色FCM检测TLR4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色FCM可同时显示TLR4与其下游分子CD80双阳性表达情况,对揭示TLR4参与移植免疫反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血标本用量少。节约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CD3 细胞CD6 9、CD2 5及CD7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提取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进行CD3·PE和CD6 9/CD2 5 /CD71·FITC的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 术后稳定组和环孢素中毒组CD3 细胞CD6 9、CD2 5及CD71的表达均较术前下降 (P <0 .0 5 ) ,而急性排斥反应组和感染组则显著升高 (P <0 .0 1) ,而且其升高的时间比临床确诊要早 1~ 4d。结论 动态监测CD3 细胞CD6 9、CD2 5及CD71的表达将有助于急性排斥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及时治疗和抗排斥疗效的评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老年患者的肾移植 (51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手术适应证及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特点,提高人/肾存活率。方法:对51例年龄为60~83岁老年肾移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手术成功与失败者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供肾者的质量,PRA、HLA配型,术后免疫抑制应用情况。结果:51例患者后发生并发症20例(39.2%),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急性排斥反应6例,CsA肝、肾中毒2例,肺部感染5例,心力衰竭3例,脑出血1例。1、3、5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和环孢霉素A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109例肾移植患者,随机分成他克莫司(FK506)治疗组(52例)和环孢霉素A(CsA)治疗组(57例),随访2年,比较两组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和药物转换率等.结果 CsA和FK506组的2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6.0%/73.7%和94.2%/90.3%(P<0.05).AR发生率分别为10.5%和9.6%(P>0.05).CsA组和FK506组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6.3%和15.4%(P<0.05).CsA组有21.1%的患者接受静脉护肝药物治疗,而FK506组为9.6%(P<0.05).CsA组有14.4%的患者转换为FK506,而FK506组没有病人转成CsA(P<0.05).转换后,谷丙转氨酶/谷草氨酶在10~50 d内由[(255.13±31.38/201.88±21.25)U/L)]降至[(31.25±11.50/25.13±9.68)U/L](P<0.01).结论 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患者,FK506比CsA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可作为首选的基础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0.
肾移植术后患者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免疫相关分子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是Medzzhitor和Janewary等[1]在1997年发现的人类模式识别受体,最近研究显示[2],TLR4等分子可能通过调控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的活化,CD80等第二信号的表达,在移植免疫中发挥重要角色.为了解TLR4在肾脏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我们对肾移植术后患者TLR4和其下游分子CD80+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