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 5-羟色胺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5-HTTLPR)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4例STC患者(SIC组)和100例正常对照者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分布频率。结果STC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S/S基因型和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2.2%、83.3%,对照组S/S基因型和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0.0%、72.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C组按性别、发病年龄(小于45岁和等于或超过45岁)分组后,比较5-HTTLPR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按结肠运输试验72h后排出标志物是否达到40%分组后,未达到40%组S/S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达到组(71.7%vs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HTTLPR的S/S型可能参与了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价柏艾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心导管介入手段观察柏艾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柏艾胶囊设置2.24 g/(kg·d)、1.12 g/(kg·d)、0.56 g/(kg·d)3个剂量组,以卡托普利为阳性对照药,十二指肠给药,观察药物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柏艾胶囊大、中剂量组在给药后1~2.5 h,犬收缩压有不同程度降低,其降低幅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柏艾胶囊大剂量组给药后1~2.5 h总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给药后1.5 h舒张压明显降低,其降低幅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柏艾胶囊具有明显降压作用,作用与收缩压、总外周血管阻力、舒张压显著降低有关,同时为进一步阐明柏艾胶囊降血压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健脾止动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模型大鼠外周血、结肠、皮质、纹状体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法建立T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泰必利组、健脾止动汤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其余2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泰必利混悬液和健脾止动汤颗粒溶液,连续给药6周。给药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分别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结肠、皮质、纹状体IFN-γ与TNF-α表达水平。结果:1)健脾止动汤组IL-1、IL-2、IL-6、IFN-γ、TNF-α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和泰必利组(P<0.05);2)健脾止动汤组IFN-γ、TNF-α表达较模型组(P<0.05)和泰必利组(P<0.05)显著下降;3)健脾止动汤组IFN-γ、TNF-α表达较模型组(P<0.05)和泰必利组(P<0.05)显著下降,泰必利组IFN-γ、TNF-α表达较模型组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IDPN诱导TS模型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健脾止动汤可抑制外周和中枢组织多种炎症介质释放,其抑炎作用可能对控制TS发作具有一定辅助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柏艾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及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压大鼠(wky)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阳性药对照组(5.4 mg/kg)、柏艾胶囊大、中、小剂量组(6.42 g/kg、3.24 g/kg、1.62 g/kg),采用自动血压记录仪测量给药前后大鼠尾动脉血压。结果:柏艾胶囊大、中、小剂量组(6.42 g/kg、3.24 g/kg、1.62 g/kg)均可不同程度降低SHR模型大鼠的血压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2周后各给药组血压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4周后血压值仍见不同程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柏艾胶囊大、中剂量给药组(6.42 g/kg、3.24 g/kg)可不同程度降低SHRsp模型大鼠血压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1周后血压值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4周后柏艾胶囊大剂量组(6.42 g/kg)血压值仍显著降低,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柏艾胶囊大、中、小剂量组(6.42 g/kg、3.24 g/kg、1.62 g/kg)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肾动脉狭窄模型高血压大鼠血压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1周后,各给药组血压值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柏艾胶囊具有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迷迭香氯仿提取物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进行急性毒性评价.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断头脑缺血缺氧、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及小鼠凝血试验评价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空腹灌胃给药的方法,对迷迭香氯仿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 迷迭香氯仿提取物能抑制胶原-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明显延长急性断头脑缺血小鼠的张口喘息时间和增加张口喘息次数(P<0.05或P<0.01),降低小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氯仿提取物组给药第2天死亡1只雌鼠,未观察到其他毒性反应.结论 迷迭香氯仿提取物对小鼠脑缺血缺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监测应用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治疗SAP的临床效果,分析和评价该联合治疗方式的护理过程。结果 32例患者中,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9例患者病情好转后转普通病房,最终出院。血液滤过过程中,共发生9例次管路凝血,2例股静脉穿刺点出血;未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等腹膜透析并发症。结论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SAP疗效确切,加强护理是确保治疗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最为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其面之广,其点之多,可谓是本学科的基石。笔者立足中医药院校,结合自身授课体会,从突出中医特色、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改革实验与实践等方面,初步探讨《食品工艺学》的教学改革方向和内容,以期为开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三七不同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用HPLC测定三七生品及不同温度加热炮制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为研究三七炮制机理及探索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0℃,检测波长203nm。结果该方法中5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r均在0.9997及以上,回收率为97.6%~101.7%.3种炮制品(蒸制品、油炸品和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整体比生品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均有新成分产生。炮制品中五种成分含量下降幅度和新产生成分含量增加幅度与加热温度相关。砂炒品中5种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新产生成分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三七炮制品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砂炒法是一种有前景的三七炮制方法。生品与炮制品三七的物质组成和含量各不相同,这也许就是导致生熟三七药理作用差异的直接原因,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黄芪配伍不同剂量柴胡对脾虚发热大鼠模型的作用。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发热模型组、芪柴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柴胡组共6组。采用饮食失节+游泳疲劳制备脾虚模型。实验第17天开始,各给药组大鼠分别按剂量4.56,2.95,2.41,2.41 g·kg-1ig,正常组和模型组同体积蒸馏水ig,1次/d,连续6 d。第22天模型组和各给药组以脂多糖(LPS,80 μg·kg-1)ip,正常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ip。观测各组大鼠每周的外观行为变化和LPS ip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测定外周血相关脑肠肽的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 LPS ip后各点体温均见不同程度升高,60,220 min时升高明显(P<0.05);外观行为积分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8)、β内啡肽(β-EP)均显著升高(P<0.05)。与脾虚发热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体温均见不同程度下降(P<0.05),其中柴胡组和芪柴中、低剂量组体温下降明显,体温曲线明显偏离正常组;各给药组中仅芪柴中、低剂量组的部分行为指标及积分下降明显(P<0.05);各给药组血β-EP均显著升高(P<0.05),芪柴各剂量组血SS和CCK-8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趋势,但高剂量柴胡组SS和CCK-8反见升高趋势。与高剂量柴胡组比较,芪柴各剂量组血SS均显著降低(P<0.05),芪柴高剂量组血β-EP显著降低(P<0.05),芪柴中、低剂量组血CCK-8显著降低(P<0.05)。 结论: 黄芪配伍不同剂量柴胡对脾虚发热模型均有退热作用,对外观行为或相关脑肠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单用高剂量柴胡仅有退热作用;综合效应以黄芪配伍低剂量柴胡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MS,1H-NMR,13C-NMR等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3-O-△9(11),12-齐墩果二烯(2),canophyllal(3),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4),雷酚内酯(山海棠素,5),雷酚萜甲醚(6),二十三酸(7),β-谷甾醇(8),硬脂酸(9),任卡漆-5-烯-3β,28-二醇(10),棕榈酸(11),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1,2,3,7,10均为首次从昆明山海棠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雷公藤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