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细胞获得运动和侵袭能力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分期结直肠癌 ECM 的变化,探讨其对结肠癌细胞系 HT29 EMT 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1-01-01-2012-05-31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手术切除的8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的结肠组织。应用胰酶脱细胞法制备不同分期结直肠癌 ECM,并与结肠癌细胞系 HT29复合培养,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分期结直肠癌 ECM 组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和整合素αvβ6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 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与细胞质中,在正常结肠ECM 组中强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 ECM 组中表达强度降低。Ⅰ期结直肠癌 ECM 组 E-cad 灰度值为1.01±0.11,Ⅱ期为1.08±0.07,Ⅲ期为1.31±0.32,Ⅳ期为1.45±0.57,均与正常结肠 ECM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Ⅰ期=0.049, P Ⅱ期=0.028,P Ⅲ期=0.003,P Ⅳ期=0.001。整合素αvβ6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在正常结肠 ECM 组中低表达,在结直肠癌ECM 组中表达强度增高。Ⅰ期结直肠癌 ECM 组整合素αvβ6表达灰度值为3.75±0.57,Ⅱ期为3.67±0.61,Ⅲ期为3.45±0.69,Ⅳ期为2.95±0.96,均与正常结肠 ECM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Ⅰ期=0.048,P Ⅱ期=0.034,P Ⅲ期=0.014,P Ⅳ期=0.002。结论重构后的结直肠癌 ECM 具有促癌细胞发生 EMT 的能力;并且结直肠癌分期越高,其 ECM促癌细胞发生 EMT 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十字缝合技术在肠造口还纳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接受双腔造口还纳手术22例,采用十字缝合技术。距离造口边缘0.2 cm横行连续缝合皮肤,关闭造口;游离肠管,行肠吻合后,肠管还纳入腹腔,连续缝合腹直肌鞘;可吸收缝线环形缝合皮下脂肪组织,打结时保留1 cm孔隙;标记0、3、6、9点4个位点,将4个位点造口边缘皮肤提拉到造口中心,在提拉后的皮肤上标记提拉前皮肤边缘的所处位置,三角形切除标记点到造口边缘的皮肤,可吸收缝线缝合皮肤边缘4个点的皮下组织,收紧打结,中央保留0.5 cm小孔,放置引流条。2-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切口。结果平均术中失血量20 ml(10~40 ml),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60~90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5天(5~8天)。22例病人中,仅1例术后第2天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4.5%。切口愈合平均时间17天(14~22天)。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10~21个月),病人对切口美容效果平均满意度9分(6~10分)。结论十字缝合技术能够降低切口张力,缩短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术后美容效果满意,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可安全、有效用于肠造口还纳。  相似文献   
23.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已广泛应用于器官或组织缺损的修补。 目的:观察猪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相容性。 方法: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猪脂肪源性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多向诱导分化方法鉴定脂肪干细胞,将其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共培养。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培养出猪脂肪源性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达CD44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在诱导培养基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扫描电镜发现干细胞能在脱细胞真皮基质表面黏附生长。脂肪源性干细胞与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将两者体外复合培养后,有望将复合物植入体内进行缺损组织、器官的修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特征、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治疗27例复杂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19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3.4岁。根据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Ⅳ型8例,Ⅴ型5例,Ⅵ型14例;三柱理论分型:双柱骨折8例,三柱骨折19例...  相似文献   
25.
前臂纵向分离(longitudinal radioulnar dissociation,LRUD)是指腕部受到轴向暴力,造成桡骨头/颈骨折或脱位合并骨间膜撕裂和下尺桡关节分离的复杂联合损伤,引起前臂纵向不稳定。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在切除桡骨小头情况下,单纯重建骨间膜仅能减轻桡骨向近侧移位,而恢复LRUD前臂的纵向稳定性需要骨间膜重建与桡骨头金属假体置换联合。LRUD误诊和漏诊率高,MRI和B超是早期检查骨间膜损伤的有效方法。目前治疗强调修复LRUD的所有损伤结构而恢复前臂稳定性,即修复或重建桡骨头、矫正下尺桡关节,同时重建骨间膜。治疗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6.
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科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治疗 116例踝部骨折病人中 ,有 78例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方法。在这 78例病人中 6例病人手术后 6~ 13周 ,随访时发现固定下胫腓联合的螺钉断裂 ,其中 5例经手术将断钉取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年龄 :最大 34岁 ,最小 15岁 ,平均年龄 2 4岁。病人体重最高 10 0kg ,最低 6 0kg ,平均 78 6kg。病人身高最高 178cm ,最低 15 8cm ,平均身高 16 4 4cm。超过标准体重 (身高cm - 10 0 =标准体重kg)的重量最高 32kg ,最低 0kg ,平均超标 17 4kg。自 78例同期行…  相似文献   
27.
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骨盆骨折往往由于严重的外伤造成,常系多发伤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失血量大,往往合并休克,严重骨盆骨折的死亡率为25%-39%。处理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核心内容是抗休克及控制失血。我院自1985年以来,实施VIP抢救程序对包括骨盆骨折的内在近万例危重多发伤进行院内急救取得满意疗效。按抢救的时间顺序以Ventilation(Ⅴ),Infusion(Ⅰ)、Pulsation(P)三大步骤抢救病人。以Ⅴ程序建立正常通气后,以1程序扩容抗休克,在判断失血量的前提下以快、足、稀方案扩容抗休克,稳定周围循环。抗休克裤,放射介入治疗,以及生理性自行止血可使大部分病人的出血得到控制。只有少部分病人需手术止血。心泵障碍的病人要以P程序予以排除,保证正常泵血。  相似文献   
28.
29.
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1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4例;年龄33~60岁,平均47.8岁.AO/OTA分型:41-B2.2.4型2例,41-B3.1.2型3例,41-B3.3.2型3例,41-B3.1.2型+41-B3.3.2型2例,41-C3.3型1例.5例后外侧骨折采用膝关节Carlson后外侧入路;3例后内侧骨折采用Carlson后内侧入路;3例累及胫骨平台前、后侧及胫骨髁间嵴骨折者采用Carlson后内和(或)后外入路,辅以前侧入路行钢板螺钉内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6年.全部病例均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16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15~18分,平均16.7分.骨折愈合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75~96分,平均86.2分.后外侧入路5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0°-135°,后内侧入路3例0°-130°,混合入路3例-10°-12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表现为以后侧为主时,应选择后外或后内侧手术入路,于直视下进行复位及固定,便于操作,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operative treatments for the complex posteri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via posterior approach. Methods Eleven cases with complex posteri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from June 2008 through June 2010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re were 7 males and 4females, with age from 33 years to 60 years (average, 47.8 years). According to AO classification, there were 41-B2.2.4 type in 2 cases, 41-B3.1.2 type in 3, 41-B3.3.2 type in 3, 41-B3.1.2 type combined 41-B3.3.2 type in 2, 41-C3.3 type in 1. Carlson 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 were used in 5 cases, posterior medial approach were used in 3 cases, and posterior medial and/or lateral approach combined with anterior approach were used in 3 cases. All fractures were fixed with plates. Autogenous ilium grafts were used if necessary.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 1.6 years (range, 3-24 months). At the final follow-up visit, bone union was obtained in all cases. The mean Rasmussen score was 16.7 (range, 15-18), and the mean HSS was 86.2 (range, 75-96). The postoperative knee range of motion were 0°-135°, 0°-130° and -10°-125° in 5 cases with posterior lateral plateau fractures, 3 cases with posterior medial plateau fractures and 3 cases wi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plateau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vascular and nerve injuries. Loosing or breaking of hardware's was not found. Conclusion The Carlson posterior lateral and/or medial approach is preferred for the complex posterior plateau fracture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irect reduction and stabilization.  相似文献   
30.
近年研究结果显示,在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自我复制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称为脂肪干细胞(ADSCs),他们来源广泛、取材容易,有望成为组织工程新的种子细胞[1].现就ADSCs的提取培养、生物学特性、表面标记、多向分化潜能、应用前景及现存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