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3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目的了解Bcl2和Bax蛋白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8例CA组织和14例正常上皮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结果Bcl2蛋白在28例CA组织中阳性率为46.43%,在14例正常上皮阳性率为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8例CA组织中Bax蛋白阳性率75.00%,而14例正常上皮中阳性率57.14%,两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Bcl2和Bax之间呈负相关(r=-0.611,P<0.05)。结论Bcl2和Bax可能与CA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2.
COX-2和Ki-67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增殖指标K 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OX-2蛋白和K i-67蛋白在38例CA组织和15例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蛋白在CA组和正常皮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8.4%(26/38)和0,表达强度分别为3.921±0.254和0.883±0.088,二者在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K i-67蛋白在CA组和正常皮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4.2%(32/38)和60.0%(9/15),表达强度分别为0.234±0.021和0.05±0.006,二者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表达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2蛋白和K i-67蛋白之间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7,P<0.01)。结论COX-2在CA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与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COX-2和VEGF蛋白在36例CA组织和15例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VEGF在正常上皮组织均有极少量弱的表达,在CA组织均呈强阳性表达;COX-2和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49,P<0.01)。结论:COX-2和VEGF表达呈正相关,COX-2和VEGF在CA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表明COX-2可能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不合理的医嘱并通过有效干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17年5月-11月存在的不合理医嘱。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的药物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给药时间途径不当、给药时间剂量不当、给药时间间隔不当。结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存在的不合理医嘱进行整理分析后,通过与临床加强沟通、加强业务培训和宣传合理用药的方式,改善了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PCNA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Livin和PCNA蛋白在48例尖锐湿疣组织和10例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Livin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5%、89.58%,对照组Livin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40.00%;尖锐湿疣组织中Livin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多为(++)~(+++),对照组多在(-)~(++)。两组Livin和PC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组织中Livin和PCNA表达有相关性(r=0.37,P〈0.01)。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Livin和PCNA高表达,Livin和PCNA的高表达可能对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探索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4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两组孕妇外周血差异基因表达谱,了解子痫前期外周血免疫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结果在所检测的21000个基因中,出现2次重复一致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共有33个,子痫前期组差异表达上调基因23个,下调基因10个。结论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7.
齐拉西酮与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洛沙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各时段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2周末对照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其它时段评分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8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77.5%,87.5%。研究组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恶心、口干、头昏、失眠等,对照组主要为锥体外系反应、睡眠障碍及焦虑等。结论齐拉西酮与洛沙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均较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8.
下颈椎后路螺钉技术的拔出强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评价下颈椎后路螺钉不同植钉方法的拔出强度。方法:4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C3-C6),用侧块螺钉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自设计螺钉植入法及椎弓根螺钉植入法拧入螺钉,测试其最大拔出力、最大拔出能量和钉道长度。结果: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最大拔出力相近,自设计螺钉植入法较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明显增加,钉道长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最大。最大拔出力与钉道长度存在相关性。结论:自设计螺钉植入法钉道长,抗拔出能力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59.
我们应用RT-PCR法检测了尖锐湿疣组织中端粒酶RNA(hTR)和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insulin resistance,IR)糖脂代谢和血压的影响,探讨非诺贝特改善IR的机制。方法高脂饮食喂养Wistar大鼠6周后再给予非诺贝特4周,测定体重、附睾脂肪重量、FPG、FINS、FFA和血脂;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经颈动脉测量血压。结果非诺贝特治疗后IR大鼠的体重、附睾脂肪重量、FINS、TG、FFA降低(P〈0.01或P〈0.05),HDL-C和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加(P〈0.01),血压水平也下降明显(SBP和DBP分别下降了19mmHg和21mmHg),但与HF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明显减轻体重和内脏脂肪重量,改善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可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