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9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559篇
医药卫生   1468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681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927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837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81篇
  2005年   686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脑干、三叉神经及大脑动脉环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人体脑干、三叉神经及大脑动脉环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采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SGI工作站上对脑干及其周围毗邻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 获得人体脑干、三叉神经及大脑动脉环等器官组织的三维重建结构,可对其进行任意径线和角度的适时三维测量。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而精确的解剖断面数据,脑干及其毗邻的三叉神经、大脑动脉环的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出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及其相邻器官间的空间毗邻关系,可为该区域的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原发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径路。方法  1963年 3月至2 0 0 3年 9月外科治疗原发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91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行X线胸片检查 ,其中 65例行CT或磁共振检查。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及其是否向椎管内延伸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其中胸后外侧切口 84例 ,半哈壳状切口 2例 ,高位胸后侧切口 4例 ,胸后外侧加脊柱旁切口 1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行 6个月~ 15年的术后随访。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 97.8% ( 89/9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4% ( 4 /91)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 79例 ( 86.8% ) ,恶性肿瘤12例 ( 13 .4% )。 1例神经纤维瘤 2年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治愈 ;恶性肿瘤平均生存 3 8.1个月。结论 适当的手术径路是提高纵隔原发神经源性肿瘤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3.
湖南省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湖南省乙肝病毒 (HBV)基因型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湖南省HBVDNA阳性慢性乙肝病人共 185例 ,其中病毒携带者 (ASC) 4 2例 ,慢性轻、中度肝炎 (CH) 38例 ,重型肝炎 (FHF) 80例 (伴有肝硬化者 4 9例 ) ,肝细胞癌 (HCC) 2 5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基因型B136例 (73.5 % ) ,基因型C 4 9例 (2 6 .5 % )。基因型B在FHF中占绝对优势 (83.7% ) ,其次为HCC(76 % ) ,与ASC(5 7.1%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与基因型B相比 ,基因型C在垂直传播感染者中多见 (38.8%与 13.2 % ,P <0 .0 0 1) ;HBeAg阳性率明显增高 (5 7.1%与 30 .9% ,P <0 .0 0 1) ;抗HBe阳性率明显下降 (36 .9%与 6 6 .2 % ,P <0 .0 0 1)。与基因型C相比 ,基因型B感染者ALT水平明显增高 (2 6 4 .5± 2 5 6 .5与 10 0± 12 0 .6 ,P <0 .0 0 1)。结论 :湖南省存在乙肝病毒基因型B和基因型C ;基因型B为优势基因型并与肝脏疾病活动性相关 ,基因型C与母婴垂直传播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小儿外伤缝合治疗中的镇静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108名需要进行缝合处理的患儿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利多卡因组、咪唑安定加利多卡因组。观察患儿的配合程度、手术时间、生命体征、记忆缺失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儿用药后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变化,咪唑安定加利多卡因组患儿手术时间最短,配合程度最佳,家属满意程度最高,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外伤缝合中应用咪唑安定安全有效.可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5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进行X线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6、12、18周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新生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腱结合部愈合较早.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生,并可见新骨形成;12周,髌腱与松质骨接触面软骨细胞移行带形成;18周,纤维软骨移行带排列更有序.Safranin 0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基质染色较深,部分骨-腱结合处可见相对浓染区;12周,基质染色范围明显减少,沿类软骨细胞走行分布;18周,类软骨细胞集中的区域染色较12周有所减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6、12、18周骨-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增生,促进其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70年-2004年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17个可能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6例(1.94%)。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41.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吞咽困难、长期重度吸烟史、手术时间和手术年代是影响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加强营养、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8例39年发病年龄与并发症的随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背景:前瞻性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患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增高。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设计:以登记为依据,无对照的回顾性随访分析。地点、对象和方法:对在北方医院综合科建案并随访的8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进行了回顾分析。主要观察指标:8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发病年龄和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的发病年龄以45~49岁、50~54岁两组为最多,占46%。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44%和19.2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的发病年龄下移,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9.
对高等教育成本与效益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成本和效益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分析了教育成本、效益的概念、构成、分类,介绍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论述了高等教育效益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提出了目前高等教育成本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和效益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