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目的探索腕部手术时,腕管打开(即腕横韧带切开)对屈用u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六只尸体手,共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腕横韧带完整,后四阶段为从近测中点纵行切开脱横韧带的部分(近1/3、近1/2、近2/3、全切);测量脱关节由0°到屈曲50°时,脱管内各肌健的滑动距离,分析比较各阶段与完整组的百分比变化。结果在腕横韧带切开近侧1/3时,肌健滑动距离增大4%-7%;切开近倒1/2时,肌位滑动距离增大7%一骗;切开近侧2/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12%-14%;全部切开后,肌健滑动距离增大20%-70%。结论腕管内手术时,将腕横韧带…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直接关闭腱鞘,术后3周控制性主、被动活动,术后6周进行修复的屈趾深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滑动距离、屈曲功)、观察和测量各修复组织间的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结果单纯切割伤组两种修复方法之间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严重挫伤组,双腱修复侧的滑动距离小于浅腱切除单纯修复深腱侧,屈曲功和粘连面积大于单纯修复深腱侧,粘连程度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对Ⅱd亚区的浅、深屈指肌腱单纯切割伤,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切除浅腱而只修复深腱.  相似文献   
83.
Ⅱd区屈趾肌腱损伤早期修复骨动距离和屈曲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不同伤情下鸡趾Ⅱd区屈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为临床提供修复屈肌腱的依据。方法 选用白色来亨鸡24只,分为2组,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于趾屈肌腱Ⅱd区中点用锐刀横断深、浅腱掌侧2/3,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只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在趾浅、深屈肌腱掌面切开的两腱端两侧0.5mm范围内,用锐刀横划5次,修复方法同前。两组均直接关闭腱鞘。术后6周对趾深屈肌腱的滑动距离、屈曲功进行测定。结果 A组两侧趾屈肌腱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B组左侧趾屈肌腱的滑动距离小于右侧,而屈曲功大于右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Ⅱd区趾深、浅屈指肌腱单纯切割伤,同时修复趾深、浅屈肌腱对肌腱活动的生物力学无不利影响,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只修复深腱。  相似文献   
84.
85.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经初步形成,手外科也作为外科培训科室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养模式也就越发显现出极大的切实需求和社会价值。本文将阐述笔者在手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工作期间的心得体会,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结合自身经验提出5点建议:了解手外科辉煌发展历程,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手外科特色,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运用先进教具,激发学习兴趣;运用PBL教学法,提升学习效果和采用定期沙龙模式,鼓励主动提问,完善专业知识;培养住院医师基于临床的科研能力。通过本文总结,以期为手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造成的畸形愈合.方法: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0例,按AO桡骨远端分型:B3型3例,C1型8例,C2型6例,C3型3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适当牵伸和牢固固定下维持已复位的骨折直至愈合.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外固定时间6~8周.术后无钉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无肌腱迟发性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治疗结果:优18例,良、可各1例.结论:外固定支架应用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提高了骨折治疗的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残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肌腱损伤后腱中心区域组织的愈合能力。方法 选用 8只白色纯种来亨鸡 ,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双侧最长趾 区趾深屈肌腱 ,切成 4 mm长的肌腱段 ,分为两组 ,每组 12条。实验组 :切除腱外膜和外膜下腱组织的肌腱中心区域组织 ;对照组 :仅剥除腱外膜组织的肌腱段。将两组肌腱组织进行体外培养 ,于培养第 9、18及 2 7天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查。另取 4条肌腱作正常对照组 ,直接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各时间点的腱细胞数 ,对照组均明显少于实验组及培养前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实验组比培养前均明显增多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但培养第 18天和 2 7天时 ,实验组腱细胞数较培养第 9天少 (P<0 .0 1)。结论 屈肌腱损伤后腱中心区域组织有良好的愈合能力。  相似文献   
88.
逆行指动脉桥式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桥式指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7年 10月始 ,根据手指解剖于邻指近节设计指动脉皮瓣 ,逆行与受区形成桥式交叉蒂 ,临床应用 30例 35指 ,移位修复手指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及指端腹侧的皮肤缺损 ,皮瓣范围 1.5 cm× 1.0 cm~ 2 .0 cm× 2 .0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 1~ 6个月 ,修复手指不臃肿 ,色泽质地好 ,外形满意 ,供区隐蔽 ,对供指功能无影响。结论 指动脉桥式皮瓣 ,操作简便 ,成活率高 ,是一种修复手指远端皮肤缺损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介绍腕关节镜掌侧入路程式化建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相结合,1/2入路进入关节镜,3/4入路进入交换棒;6U入路进入关节镜,4/5入路进入交换棒的程式建立腕关节镜掌桡侧和尺侧入路.临床采用掌侧入路腕关节镜下处理桡骨远端骨折和腕尺侧痛患者25例,了解入路对手术的效用和副损伤.结果 通过腕关节镜掌侧入路,成功地进行了桡骨远端背侧骨折块的复位和内固定,对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的损伤进行评估和清创等手术,2例出现尺神经损伤症状,保守治疗后恢复,所有患者均无重要血管和肌腱的损伤.结论 程式化建立腕关节镜掌侧入路,安全、快捷、有效.对于腕部某些部位的疾病,掌侧入路腕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90.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介绍吻合血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的临床方法和经验。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11例,女6例,男5例。皮瓣设计区域为同侧小腿,腓肠内侧肌肌腹以远1/2的表面部分,前内界为胫骨的内后缘,后外侧界为小腿后正中纵轴线,皮瓣的轴行线为前内界和后外侧界的中线。皮瓣长8~15cm,宽6~14cm。结果10例皮瓣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富有弹性,不臃肿,恢复了一定的触觉;1例皮瓣全部坏死,经扩创、断层皮片修复创面;不影响供区的运动功能。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可以用来修复上下肢创面,尤其对手足部创面的修复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