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分析肺结核中量及大量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出血动脉造影征象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对214例肺结核中量及大量咯血患者,进行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造影,其中支气管动脉合并肋间动脉出血153例,合并胸廓内动脉出血3例,同时合并肋间动脉和胸廓内动脉出血4例,合并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上动脉出血和胸外侧动脉出血2例,合并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和甲状颈干分支出血1例,合并肋间动脉和膈下动脉出血2例。对造影明确出血血管进行栓塞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DSA造影发现支气管动脉合并肋间动脉出血153例,共465支肋间动脉出血,10.9%(51/465)有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96.9%(451/465)有异常网状血管,43.2%(201/465)有出血动脉-肺动脉瘘或出血动脉-肺静脉瘘,32.9%(153/465)动脉造影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或邻近的肋间动脉相通。10支胸廓内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并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相通,2支胸上动脉出血和2支胸外侧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并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肋间动脉相通,1支甲状颈干分支2支膈下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单次栓塞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解放军第309医院共9例肝移植术后发生非吻合口胆道狭窄的临床资料,分别行经腋中线入路和剑突下入路建立2条引流道,行球囊扩张术和胆道引流术。结果9例均表现为肝内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形成,其中2例合并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合并胆道吻合口瘘。2例治疗无效,黄疸指数渐进性增高,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明显缓解。7例好转,黄疸指数下降,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结论反复球囊扩张、分支多次引流、反复胆道塑形是肝移植术后胆道非吻合口狭窄的有效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置入倒Y形气道内支架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RP)气管软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RP累及气管、支气管致重度气管软化的患者行倒Y形气道内支架置入术,1例支架置于气管全段及左主支气管,1例支架置于气管全段及右主支气管,3例支架置于气管下段及左主支气管。结果对5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患者缺氧症状得到缓解,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置入倒Y形气道内支架是治疗RP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为不能行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的姑息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22例。结果微球栓塞效果明显,阻塞于肝窦前小动脉,使侧支循环不易形成。微球可于局部缓释出顺铂并长期保持高浓度,栓塞和化疗同时发生作用,互相促进,增强效果,减少了全身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结论顺铂微球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良好,且费用低廉,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及算法等工具,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相关技术和系统,目前已在许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本文对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监测与上报领域中AI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系统检索了PubMed、Embase、CNKI、万方、Sino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将AI技术应用于ADR的实践(研究)。发现ADR监测与上报领域中AI应用涉及ADR的辅助诊断、信号预测、ADR提取和ADR报告偏倚分析等,且AI技术优于传统的人工手段或传统的计算机技术,但多为方法学开发和验证,有待于更多的证据证明其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发生并发症的频次和类型。资料与方法对29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的30例患者分别行胆道球囊扩张术、胆道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观察术中反应、术后临床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B超和复查胆道造影表现。结果 3例(10.0%)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3例(10.0%)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气囊扩张术和胆道引流后痊愈。8例(26.7%)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7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4例(46.7%)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患者中12例(40.0%)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2例(6.7%)T形管引流口段狭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30例患者(100.0%)术中均感疼痛,其中12例(40.0%)疼痛剧烈。2例(6.7%)术中发生出血,其中1例再次行肝移植。27例(90.0%)术后胆管仍再狭窄,需反复多次成形。2例(6.7%)治疗后狭窄持续存在而再次行肝移植,其中1例曾置入胆道支架,另1例直接行二次肝移植。结论疼痛、再狭窄是经皮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常见并发症,术中预防大出血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背景:在诸多治疗方案中,介入栓塞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最明确、显著.而多种栓堵材料也随之而出现,从传统的明胶海绵、聚乙烯醇颗粒,到目前应用广泛的微弹簧圈、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疗效各不相同.目的:比较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疗效.方法:14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根据栓塞材料不同分为明胶组与海藻酸钠微球组.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做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最后注入栓塞材料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结果与结论:明胶组共栓塞靶血管92支,44例(58.7%)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总有效率为81.3%.随访2年,复发12例(25 3%).海藻酸钠微球组共栓塞靶血管83支,60例(89.1%)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总有效率为92.6%.随访2年,复发5例(7.8%).两组比较,海藻酸钠微球组即刻止血效果显著优于明胶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明胶组(P<0.05);海藻酸钠微球组复发率显著低于明胶组(P<0.05);海藻酸钠微球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明胶组(P<0 05).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双侧输尿管—肾盂梗阻为一种甚少见的尿路先天性畸形。我院最近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7岁;主诉左腰区局限性包块伴间歇性痛疼,呕吐2年。患儿于1987年6月在外院透视发现左腰区密度增高,未引起重视,以后时常出现左腰区胀痛,呕吐,痛疼时出现包块,增大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及分支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57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3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分支栓塞;治疗组154例,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锁骨下动脉分支栓塞。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和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2%和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有胸背痛或发热,无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出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6.9%和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严重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8%和2.9%,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骨下动脉分支栓塞可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对4例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动脉造影检查,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均通过动脉造影明确诊断。2例患者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痊愈,1例患者经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1周后出现内漏,经植入裸支架和瘤腔栓塞治疗痊愈。1例覆膜支架植入失败。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肝移植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