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跖骨头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在跖骨头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跖骨头关节内骨折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49岁,平均32岁。4~6周后拔除克氏针和去除外固定支架,进行系统功能训练。结果 2例因皮肤坏死经植皮、皮瓣修复后愈合,其余1期愈合。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于术后6~8周临床愈合,患者均没有明显的关节疼痛、行走疼痛。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价:优7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是治疗跖骨头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利于足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79例(79髋)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的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于术后48~72个月随访,优良率为92.31%:股骨头坏死Ⅱ期患者的优良率(97.73%)明显高于Ⅲ期患者(85.29%)。结论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为治疗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尤其对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更加明显,临床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因ras和p16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术后复发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手术切除肝癌组织和12例正常肝组织的ras和p16表达及与肝癌临床病理指标、术后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ras在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0%和34.0%,ras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肝内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ras阳性、阴性表达病例3年复发率分别为68.8%、38.9%,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66.7%(P<0.05)。(2)p16在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各为47.2%、100.0%,p16表达与有无肝内转移、组织分化密切相关(P均<0.05)。p16阳性、阴性表达病例3年复发率分别为48.0%、67.9%,其3年生存率分别为64.0%、32.1%(P均<0.05)。(3)ras和p16在肝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P<0.01),p16阳性ras阴性与p16阴性ras阳性表达病 列3年复发率分别为35.7%、79.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29.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检测p16和ras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肝癌术后复发及预后的有效指标,多基因分析比单基因分析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有胫前肌腱止点断裂的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例足外伤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24~46岁,平均35岁。均有胫前肌腱止点断裂,伴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所有患者均使用迷你钢板重建肌腱止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骨和肌腱外露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6~10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足部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4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型钢板重建胫前肌腱止点、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是修复伴有胫前肌腱止点断裂的足背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Ⅱ区指屈肌腱缺损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9例23指Ⅱ区指屈肌腱缺损患者采用带腱周膜的逆行指浅屈肌腱移植法,进行早期修复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91.3%.结论 对指屈肌腱Ⅱ区缺损,本方法可有效地促进肌腱愈合,降低粘连,临床效果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带血管自体腓骨移植修复胫骨中上段良性骨肿瘤致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选择2001-10/2006-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骨科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因良性肿瘤所致胫骨长段骨缺损患者1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肿瘤清除后,采用健侧带血管腓骨皮瓣移植重建患侧胫骨,切取健侧腓骨长度为8 ̄23cm,平均长度13cm。术后定期随访,根据Enneking评分结果、移植腓骨转归的影像学评价结果和腓骨供区的随访结果进行效果评定,Enneking系统评分根据患者肢体疼痛、功能活动、自我感受、旋转活动度、精细操作、工作能力等6个方面对患肢进行评分,满分30分,26 ̄30分评为优,21 ̄25分评为良,16 ̄20分评为中,11 ̄15分评为差。结果:全部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 ̄3年,其中6 ̄12个月3例,17 ̄26个月7例,27 ̄36个月2例,平均19个月。Enneking评分26 ̄30分7例,20 ̄25分4例,15 ̄20分1例。11例关节功能良好,可完成正常生活功能,仅1例因靠近膝关节至关节功能受限,经康复治疗后改善。X射线片均呈现理想的替代形态,无胫骨下端的成角畸形,腓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粗,仅1例胫骨内侧平台塌陷约3.5mm,另11例无明显塌陷。12例患者无供区踝关节外翻畸形及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腓骨长、短肌肌力四五级,踝关节活动不受限。结论:带血管腓骨移植用于修复胫骨良性骨肿瘤致骨缺损是可行的,但仍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数及更长期的随访以观察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跟腱损伤是骨科常见病,75%的跟腱断裂与运动有关[1].Lynch等[2]认为应根据患者的要求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传统的Bosworth修补术可使患者恢复正常行走功能,但不能满足对力量要求较高年轻人的需要[3].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更多的方法,包括腓肠肌腱膜瓣向下翻转法、自体肌腱移植与移位等方法,各有优缺点,但术后易出现跟腱修复处增粗、与皮肤粘连,导致踝关节跖屈和背伸受限.2004年6月~2007年8月,笔者对34例跟腱断裂应用自体阔筋膜移植修复,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美索巴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以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药. 急性骨骼肌疼痛患者23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 治疗组给予美索巴莫注射液及其模拟液;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氯化钠注射液及其模拟液. 结果 两组的疼痛治疗效果的疗效等级、总有效率及疼痛程度记分的下降值、下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42.86%和72.27%,对照组为53.39%和77.12%;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为2.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主要为用药后头晕、困倦等症状;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为8.4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88%. 结论 美索巴莫注射液(供静脉注射用)是治疗急性骨骼肌疼痛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3例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患者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8月,收治3例先天性前臂尺侧指深屈肌挛缩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6、20、16岁。病程8、20、15年,均表现为腕关节中立位或腕伸位时,中、环、小指近侧指间关节和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且腕伸位时畸形加重;手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on motion,TAM)评分均为1分、分级为差,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评分为48、55、57分,握力指数为72.8、78.4、30.5。术前例2 CT检查示指深屈肌腱在尺骨近端止点处有骨性突起;例3前臂MRI检查示尺侧指深屈肌呈均一条索带状结构。确诊后均择期行手术松解变性肌腱治疗,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患者均获随访,例1~3随访时间分别为12、35、12个月。患者手部整体功能以及患指关节活动明显提高,但握力无明显提升。末次随访时,TAM评分分别为3、4、4分,其中优2例、良1例;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评分为95、90、94分,握力指数分别为73.5、81.3、34.2。结论 先天性指深屈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中晚期肝癌4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0例为对照组,行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碘油栓塞化疗;B组22例为观察组,行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结果:1,2,3年的生存率A组为35.0%,20.0%,0,B组为72.7%,54.5%,13.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晚期肝癌的局部治疗和栓塞化疗有机结合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