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0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86例,对于简单不稳定骨折(56例)给予掌侧切开显露骨折,直视下复位,安放合适的支撑钢板;对于关节面粉碎的不稳定骨折(30例),先试行闭合手法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如复位较满意,则安放外固定支架,再行掌侧入路切开显露骨折,直视下复位,安放合适的支撑钢板.对于桡骨茎突钢板固定困难及尺骨茎突骨折移位明显者(16例),给予切开复位空心钉及克氏针内固定.结果 本组8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1个月).按Dienst标准评价疗效:优61例,良16例,差3例,优良率为96.6%.结论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应果断实施切开复位,并根据其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规范的术中操作以及积极的功能康复是桡骨远端骨折获得理想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背景:在前期的试验中,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粉体,并与柠檬酸衍生物溶液调和制备出可生物降解、适当力学性能以及较好黏合强度的骨水泥。 目的:验证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材料对体外兔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了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应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作为骨水泥的固相粉体,将柠檬酸衍生物配制成溶液作为液相调和制备黏合性骨水泥。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材料上,体外继续培养;以细胞加入无材料的培养皿培养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2 d后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良好。有材料实验组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 < 0.01)。扫描电镜下骨水泥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兔骨髓基质细胞伸出多个伪足样突起,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两组细胞均保持持续增殖,2,4,6,和8 d实验组增殖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 < 0.01)。提示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系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针对MALAT-1的siRNA,脂质体法转染EC9706细胞,转染48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MALAT-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侵袭能力改变。结果:小干扰RNA下调MALAT-1表达后,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食管癌EC9706细胞中MALAT-1的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下调,Transwell实验证实食管癌EC9706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下降。结论:抑制MALAT-1表达能够使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压应力对体外培养人软骨终板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3、13(MMP-1、MMP-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将6个月意外流产胎儿软骨终板,进行软骨终板细胞的分离、培养。将第2代软骨细胞按实验要求种板培养,分别施加周期性压应力(压力大小0.8 MPa,频率为0.1Hz),分别连续加载2 h、6 h和12 h。根据压应力作用时间分为2 h组、6 h组和12 h组,以空白组为对照,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MP-1、MMP-3、MMP-13和TIMP-1的表达。结果贴壁后的软骨终板细胞成短梭形、三角形以及多边形,呈典型的"铺路石"状。随着细胞加压时间延长,长梭形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去分化现象明显,老化速度加快,坏死细胞明显增多。施加压应力第3天,6 h组和12 h组MMP-1、MMP-3、MMP-13表达明显增高,TIMP-1明显下降,且加压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24 h组分别与各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长期压应力可使MMP-1、MMP-3、MMP-13表达增高,TIMP-1表达降低,并抑制细胞增殖,同时MMP-1、MMP-3、MMP-13表达水平与压应力作用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45.
改性小肠黏膜下层组织构建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采用血液相容性良好的小肠黏膜下层,通过仿生技术构建小口径人造血管,以期望既能及时修复血管缺损,又能形成生物血管结构保持长期通畅.目的:观察利用改性小肠黏膜下层组织构建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修复股动脉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5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完成.材料:自犬隐动脉分离出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分别种植于改性小肠黏膜下层膜表面,制成3mm仿生3层人造血管.方法:15只成年犬制备4 cm长的双侧股动脉缺损动物模型.实验组植入3层血管支架于一侧股动脉缺损处,端端外翻吻合;对照组植入单层小肠黏膜下层血管于另一侧股动脉缺损处,端端吻合.主要观察指标:①彩色多酱勒超声检测血管支架的通畅情况、血管内径及血流状态.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管壁血栓附着情况、管壁内皮覆盖和管壁平滑肌细胞生长排列情况.③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壁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布情况.结果:实验组14个人造血管早期吻合口轻度狭窄,后来管腔逐渐平滑,保持通畅,通畅率93.3%,对照组有6个发生狭窄、栓塞、破裂,通畅率60%.组织学及电镜检测实验组管腔面有完整内皮细胞覆盖,管壁中有较多平滑肌细胞,捧列规则;对照组管壁见少量细胞,排列紊乱.结论:改性小肠黏膜下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修复动脉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6.
目的:对ST段改变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临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73例,对其心电图Ⅰ、Ⅱ、Ⅲ、aVL、aVR、V5、V6导联ST段偏移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展开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经心电图ST段偏移判断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者59例,为回旋支者14例。结论: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段偏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进行判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7.
48.
<正> 家父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尤其擅长治疗产后出血证。他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针对产后百脉空虚、脏腑失调、冲任不固的特点,观察病情、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对产后及人工流产后出血的治疗颇有经验,多年来在临床上运用自拟方效果满意,现介绍整理如下。 一、气虚出血,补气固摄 固气止血法,应用于产后或人工流产后持续出  相似文献   
49.
SMMC/C系小鼠是我校实验动物所用昆明种小鼠近亲交配繁殖的第24代小鼠。为了解SMMC/C这个新品系小鼠的生理特点,作了它的细胞核型的分析,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 SMMC/C系小鼠12只,雌雄备半、体重23~25克,腹腔注射0.1%的秋水仙素溶液0.5毫升。注后4小时脱颈处死,取出股骨剪去两端,用注射器冲出骨髓,置Hank’s它溶液内,充分打匀,去其残渣,1000转/分离心5分钟。奔去上清液,加入予温至37℃的0.075 M kcl低渗液中,置恒温箱中处理  相似文献   
50.
<正>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1岁6个月,因"摔倒后气短6 h"于2003年8月17日2时入院。2003年8月16日20时,患儿吃饭时意外跌倒,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口腔内有少量出血。当地医院胸透检查未见异常,但患儿气短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颈部皮下气肿,仅做简单处理,遂急送我院救治。入院查体:体温37. 4℃,心率130次/分,呼吸频率28次/分;患儿面容扭曲,呼吸短促,口唇轻度紫绀;颈部不对称,右侧较左侧肿胀;扪及皮下捻发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