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25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两种治疗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提高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水平。方法 :6 3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依抗细菌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组 ,A组抗生素由高档到低档 ,B组与之相反 ,其余治疗不变。结果 :A组治愈率、ARDS救治成功率为 87.9%、76 .9% ,B组为 5 6 .7%、12 .5 % ;治疗中发展为ARDS、混合感染及多器官感染的例数A组为 2例、4例、4例 ,B组为 7例、10例、13例 ;A组住院天数 ( 31± 7)d ,住院费用 ( 7.3± 2 .2 )千元 ,B组为 ( 5 3± 9)d和 ( 13.9± 5 .7)千元。两组相差显著。结论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A方案优于B方案。  相似文献   
72.
尸体肾移植590例总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尸体肾移植590例总结薛武军陈勇邢俊平田普训王文楷潘晓鸣丁小明燕航关键词肾移植存活率并发症中图法分类号R699.2我院自1979年1月至1996年6月共行尸体肾移植590例,临床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590例中男性397例,女性193例,...  相似文献   
73.
CD40/CD40L和B7/CD28是两条重要的共刺激通路,在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提供共刺激信号,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干预其相互作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排斥反应。本研究基于我们构建的重组腺病毒CIMOL-IRES-CTLA4Ig,观察其体外的共表达情况和对人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上尿路梗阻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总结2000—2006年我院1090例肾移植患者中的14例移植后上尿路梗阻患者,其中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9例,6例行膀胱输尿管二次吻合手术,1例移植肾周感染输尿管末段坏死采用移植肾近端新鲜存活输尿管与自体输尿管吻合,1例采用膀胱肌瓣代移植输尿管,1例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囊扩张后放置双J管。出血相关性梗阻、输尿管扭曲和输尿管结石所致梗阻5例,均行开放手术。结果14例肾移植术后上尿路梗阻患者中2例切除移植肾,其余各例患者经开放手术及腔镜处理均成功挽救移植肾功能。再次手术后随访0.5—1年,血肌酐68-155μmol/L,B超未见移植肾扩张积水加重。结论新上尿路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亦是较为棘手的外科并发症,多数和外科手术操作有关,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避免。一旦发生上尿路梗阻,应根据梗阻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供肾零点活检病理结果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实施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采用零点活检病理结果评估供肾质量,并按照Banff 2013标准、Remuzzi评分及马里兰病理指数(MAPI)对供肾进行病理分级和评分。肾小球数量≥7个,小动脉数量≥2支为合格标本。根据受者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DGF,将其分为DGF组和非DGF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供肾肾小球硬化率、小动脉玻璃样变率、Banff 2013标准评分、Remuzzi评分和MAPI评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供肾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小动脉内膜纤维化增厚、小动脉管壁透明样变、肾小管损伤/坏死及肾小球内微血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供肾零点活检病理结果与DCD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最终纳入133例受者,其中DGF组26例,DGF发生率为19.5%,非DGF组107例。133例合格肾穿刺标本中,平均获得肾小球数量(13±5)个,中位肾小球硬化率5.8%(0~13.3%),中位小动脉数量5支(3~6支),中位小动脉玻璃样变率0(0~11%),肾间质纤维化占47.4%(63/133),肾小管萎缩占48.1%(64/133),小动脉内膜纤维化增厚占58.6%(78/133),小动脉管壁透明样变占36.8%(49/133),未见肾小球内微血栓,所有供肾均合并不同程度肾小管损伤/坏死。两组受者供肾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管损伤/坏死以及Remuzz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92和16.81,Z=-2.02,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管损伤/坏死是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供肾零点活检病理学评估对于预测肾移植短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在供者维护和器官保存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造成肾小管缺血/坏死,以降低DGF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6.
人造血管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人造血管移植动 -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 2 3例尿毒症患者 ,行聚四氟乙烯 (PTFE)人造血管移植动 -静脉内瘘术 ,其中 1 8例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 (HFD) ,透析器采用 Fresenius F6 0。对照组 1 2例 ,采用常规血液透析 (CHD) ,透析器采用 Fresenius F6 ,均每周透析 2次 ,每次 4.5 h ,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的临床观察 ,观察血流量、溶质清除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人造血管通畅率 1 0 0 %,HFD时血流量均可达到 3 0 0~ 45 0 ml/ min。术后感染发生率 4.3 %,血栓形成发生率 8.7%,假性动脉瘤发生率 4.3 %。HFD低血压发生率 3 8.9%,反超滤发生率 1 6 .7%,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 (DRA)发生率 1 1 %,高血脂发生率 2 2 %。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 BUN、Cr的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 ;CHD组透析后 β2 - MG较透析前增高 (1 9.45± 1 1 .2 ) %,HFD组透析后 β2 -MG较透析前下降 (45 .2 6± 1 3 .6 7) %;CHD组透析半年后 β2 - MG较透析前增高 (1 0 .48±9.3 4 ) %,HFD组透析半年后 β2 - MG较透析前下降 (1 4.2 1± 4.0 3 ) %;CHD组半年后甘油三酯 (TG)较透析前上升 (1 9.3 5± 1 0 .6 8) %,HFD组半年后 TG较透析前下降 (2 5 .1 9± 8.5 9) %。结论 :人造血管动 -静脉内瘘能为 H  相似文献   
77.
调整免疫抑制剂综合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的最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术后需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抗排异治疗,患免疫力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且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复杂,诊断及治疗困难。多迅速加重发展成呼吸衰竭以致于死亡。2002年8月~2006年10月.我们对21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患.采用迅速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同时配合综合抗感染治疗。患病情均迅速得到控制,并全部治愈存活。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总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ONE-STITCH"技术在肾移植膀胱输尿管吻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比总结我中心在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肾移植手术膀胱输尿管吻合时324例病人应用常规膀胱粘膜下隧道式吻合(内置J型支架管)同121例病人应用"ONE-STITCH"技术(无J型内支架管)的优劣.结果 应用常规膀胱粘膜下隧道式吻合的病人,均在术后需拔除支架管.时间不定;15例病人术后出现肉眼血尿(4.6%),46例病人出现尿路感染(14.2%,P<0.05),6例病人因出血严重出现尿路梗阻,4例再次手术清除膀胱内血块,吻合膀胱输尿管;2例患者因肾盂输尿管出血严重而摘除移植肾;17例病人术后早期发生漏尿,放置导尿管引流2周后愈合;而应用"ONE-STITCH"技术行膀胱输尿管吻合的病人7例病人出现尿路轻微感染(5.78%),3例术后早期漏尿,但23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19%,P<0.05),随访6个月-1年,输尿管通畅无狭窄、无肾积水.结论 在膀胱输尿管吻合手术中应用"ONE-STITCH"吻合技术方便、省时、可靠、经济,术中无需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术后的并发症,但手术中需注意处理好输尿管残端.  相似文献   
79.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irolimus (SRL) in renal post-transplant which included sirolimus in place of mycophenolate mofetil. Their clinical course was evaluated during the first 6 months after surgery. Maintenance immunosuppression included sirolimus, corticosteroid and cyclosporine. Sirolimus dosing was initiated at 6 mg on the first day, from then on 1.2-1.5 mg as a single daily dose and adjusted to maintain the levels at 5-15 ng/ml. 2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SRL combined group). Results: Patients‘ graft survival rate was 10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verage serum creatinine level and incidence of acute rejection between SRL group and MMF group[10.0% (2/20)vs 11.4% (4/35), P>0. 05].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was similar in SRL group or MMF group, except for hyperlipidemia in SRL group. Sirolimus was discontinued in 5 patients for adverse events predominantly for numbness of oral lip, delayed renal allograft function, poor wound healing, liver or kidney function injury and pneumonitis. Conclusion: Early outcomes with sirolimus were acceptable with 100% graft survival and 10. 0% incidence of acute rejection. However, because of adverse events including poor wound healing and pneumonitis, the immunosuppression regimen of SRL combined with low dose of CsA has been limited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some degree in early transplant recipients. As one of therapeutical choices, it has been a long way to investigate SRL in clinical extension.  相似文献   
80.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深入研究 ,对器官移植免疫反应细胞和分子学机制的理解也有重大进展 ,这些进展为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对新型免疫抑制剂研究进展和未来免疫抑制策略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1 白细胞介素 - 2受体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IL-2 R)单克隆抗体作为初期免疫抑制剂的有效性 ,因IL- 2 R仅在活化淋巴细胞中表达 ,IL- 2 R阻断是一特异性更强的免疫抑制途径。研究显示啮齿动物IL- 2 R抗体用于诱导治疗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有同样效果 ,且耐受性更好 ,可使移植术后初期安全使用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