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EPⅡ )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 ,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共收治EPⅡ 18例 ,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男 12例 ,女 6例。年龄 2 0~ 71岁 ,平均 4 9岁。肠梗阻前施行手术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5例 ,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 4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4例 ,结肠癌复发行第 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以来本院收治的56例70岁以上患者的外科处理。结果 73.2%高龄病人存在不同类型的合并病,手术成功53例,中转开腹3例。3例术后合并并发症。结论 年龄不是LC术禁忌症;作好围手术期处理和术中正确处理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3.
蔡荣耀  黄志勇  梁宾勇  张伟  陈孝平 《腹部外科》2011,24(5):F0003-F0003
小儿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发病率低,而巨大的肿瘤更为罕见,我院2011年5月7日收治1例肝脏巨大FNH患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5例次老年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min,住院天数3~7d.术后8~30h均能下床活动.全部未使用镇痛药物.并发症急性尿潴留1例,恶心呕吐1例,术后低热2例.切口感染率及近期复发率均为0.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无张力、低复发率、适应症宽的优点而成为老年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 ,对 45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均获成功。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5例 ,男 15例 ,女 30例。年龄 2 0~70岁 ,5 0岁左右 42 % ,病史 2~ 2 5年 ,平均 5~ 8年。结石性胆囊炎 42例 ,非结石性 3例。术前 B超报告 :胆囊大小 4cm× 1.5 cm~ 2 .5 cm× 1.0 cm。囊壁厚度超过 5 m m ,最厚者达8mm。1.2 手术方法  45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四孔法 )。胆囊壁大部分切除术 30例 ,全切术 15例。网膜孔均放置橡胶引流管一根。手术时间 40~ 110分…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对萎缩性胆囊炎 4 5例 ,运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均获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5例 ,男 15例 ,女 30例 ,年龄2 0~ 70岁 ,5 0岁左右 4 2 %。病史 2~ 2 5年 ,平均 5~ 8年。结石性胆囊炎 4 2例 ,非结石性 3例。术前 B超报告 :胆囊大小 4 cm× 1.5 cm~ 2 .5 cm× 1.0 cm。囊壁厚度超过 5 mm,最厚者达 8mm。1.2 治疗方法 :4 5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四孔法 )。胆囊壁大部分切除术 30例 ,全切术 15例。网膜孔均放置橡胶引流管 1根。手术时间 4 0~ 110分钟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荧光腹腔镜下肝正中裂劈开入路中央型肝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接受荧光腹腔镜下肝正中裂劈开入路中央型肝肿瘤切除术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中包括肝细胞癌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肿瘤最大径4~7 cm.3例患者均以全...  相似文献   
18.
<正>胆道疾病是腹部外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胆道外科手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其手术方式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再次或多次胆道手术最为常见,经历3次或以上手术后再进行手术,由于解剖结构的改变,手术难度大大增加[1]。既往胆道外科手术主要以开腹手术为主,随着近年来腹腔镜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手术操作器械的不断更新,其逐渐取代开腹手术已成为一种趋势。初次胆道外科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已逐渐普及,而对于多次胆道外科手术后再进行腹腔镜手术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我们中心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近些年来临床实践经验和个人体会总结如下,仅供各位同道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D105、TGF-β1和MMP9水平,并结合冠脉造影(CAG)所确定的管腔病变程度,分析探讨其调控关系及与不同类型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等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步诊断为CHD并行CAG确诊的患者共8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CD105、TGF-β1和MMP9水平,并通过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标准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CD105、TGF-β1和MMP9水平与冠脉管腔病变程度的线性关系。结果:①CD105、TGF-β1与Gensini冠脉积分呈负相关(分别r=-0.606和r=-0.652,P<0.01);MMP9与Gensini冠脉积分呈正相关(r=0.584,均P<0.01)。②CD105与TGF-β1的水平呈正相关(r=-0.444,P<0.01),CD105与MMP9的水平呈负相关(r=-0.510,P<0.01),血清TGF-β1与MMP9的水平呈负相关(r=-0.581,P<0.01)。结论:①MMP9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D105、TGF-β1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说明其变化有助于对冠状动脉管腔病变程度大小的判别;②血清CD105、TGF-β1与MMP9水平呈负相关,说明CD105、TGF-β1的减少可能会上调MMP9水平从而在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及致斑块易损仍致破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