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Full face dermabrasion for acne scars@蔡国斌$Plast Surg Hosp Chin Acad Med Sci,Beijing 100041  相似文献   
82.
改良Milard旋转推进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马海欢宋业光岳纪良蔡国斌郑行跃赵茹宋儒耀单侧唇裂早期修复术已逐渐形成三角瓣、矩形瓣和旋转推进法三大体系。但对于同期的鼻畸形和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修复方式,由于畸形的表现各异而无固定的术式。单侧唇裂的继发...  相似文献   
83.
耳区无正常皮肤的耳廓再造贡保海蔡国斌张振家何芨李建国汪志山丁峰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扩张的颈部皮瓣为9例耳区无正常皮肤的耳廓缺损患者行耳廓再造,获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18~23岁。头皮撕脱伤致耳廓缺损1例,深度烧伤致耳廓...  相似文献   
84.
临床应用侧胸皮瓣进行带蒂、岛状、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已多年。这一皮瓣具有多血管供血、质地薄软、无毛发生长、供区大而隐蔽及易于直接缝合等突出优点。我们为16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吻合血管的侧胸游离皮瓣修复,13例全部成活,3例失败。并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皮瓣的切取方式及范围进行了讨论。术中采用了血液稀释和血管吻合轮技术。  相似文献   
85.
预制前臂复合组织瓣修复外耳缺损周刚,滕利,张海明,蔡国斌,景伟明,徐军,李森恺,庄洪兴手术方法分两期施行。第Ⅰ期准备前臂复合组织瓣。取右第6、7、8肋软骨,雕刻成耳支架,埋植于前臂下1/2段皮下。使耳支架外侧面向外,其长轴应和前臂血管(桡动脉)的方向...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胸腹部扩张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胸腹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共计使用扩张器229只。其中,扩张器外露17次,扩张器不张12次,血肿9次,感染5次,经手术清除血肿、控制感染后治愈。结论胸腹部埋植扩张器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如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术者的操作技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也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外用的人生长素(HGH修复精华素)对扩张皮瓣的作用。方法:设计双盲实验。选用20例瘢痕患者于其身体对称位置埋置相同型号扩张器共40个,左侧为涂抹重组人生长素溶液的试验组,右侧为涂抹其空白溶液的对照组。观察皮瓣的厚度、生物力学特性、对比组织切片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的形态和含量,测量皮瓣毛细血管密度、处于增殖期细胞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瓣厚度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应力-松弛特性、断裂强度、毛细血管密度、增殖期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断裂较少。结论:人生长素可以制成产品无创给药,提高扩张皮瓣的质量,减少并发症,有望作为一种组织扩张过程中的辅助用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8.
重复皮肤组织扩张术的临床、生物力学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重复皮肤扩张的经验,探讨其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为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法 对已扩张的皮肤进行重复扩张,分次修复缺损,首次扩张与重复扩张的时间间隔平均为8个月.将31例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对重复扩张术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测量首次和重复扩张后皮瓣的增长率,并做生物力学特性检测和病理观察,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共治疗31例,第1、2次扩张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17%,随访6~12个月,大部分治疗效果满意.重复扩张后两组的皮瓣增长率均下降、应力-松弛特性和断裂强度减弱、表皮增殖减少,尤以成人组较为显著.结论 皮肤重复扩张术是临床可行的手术方法,在儿童可取得比成人更加满意的手术效果,但因其风险增大、皮瓣质量下降,应用时应小心慎重.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扩张皮瓣缺血性治疗中包膜下给药方法的可行性及先进性。方法:用猪作为实验动物,同时埋置扩张器及注药管(infusing-tubes)各12枚。术后2周开始扩张,每周1次。猪A包膜下VEGF20ng/ml、5ml/次;猪B包膜下VEGF10ng/ml、5ml/次;猪C为对照生理盐水5ml/次。扩张完成后3天经注药管注射墨汁。常规HE染色。镜下毛细血管计数。结果:猪A扩张皮瓣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高,猪BC变化不明显。结论:扩张皮瓣包膜下应用VEOF可以加快扩张速度,提高扩张皮瓣质量。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对刚地弓形虫1-脱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化酶(TgDXR)基因进行克隆、表达、纯化和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 收集、纯化RH株弓形虫速殖子,提取cDNA和基因组DNA;PCR扩增TgDXR的基因片段;构建成熟TgDXR/pET-24b重组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TgDXR蛋白,并对该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酶的动力学活性进行分析。结果 从弓形虫RH株的cDNA和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长度为1 542 bp和5 464 bp的TgDXR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质粒;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50 kDa。酶活性实验显示,Mg2+、Mn2+是最佳金属螯合离子,反应最佳pH值为7.5,该酶活性抑制剂膦胺霉素(Fosmidomycin)对该酶蛋白的IC50为0.52 μmol/L。结论 RH株刚地弓形虫TgDXR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该重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并有望作为弓形虫特异性药物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