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索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自体气管游离移植的最大移植长度。方法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粘膜血流量的测定、病理学检查、存活率和移植气管通畅度的计算 ,研究了以犬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不同长度自体移植气管术后的存活情况。结果 短于 4cm的移植气管术后第 1周时粘膜充血水肿 ,易出血 ;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得移植气管粘膜下有血流存在 ,粘膜血流量在近吻合口和中间部位无明显差别 ;术后移植气管均能长期存活 ;病理检查移植气管结构完整 ,管腔内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所覆盖 ,软骨无变性坏死。但长于 4cm的移植气管第1周时大部分中间段粘膜呈苍白色或灰黑色 ,接近吻合口处粘膜充血水肿 ,易出血。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移植气管在近吻合口处的粘膜血流量明显大于中间部位。大部分移植气管于术后近期出现中间段管腔塌陷或肉芽增生。无肌肉包裹组移植气管的粘膜在术后第 1周时即呈黑色 ,实验犬随后因移植气管坏死而死亡。结论 单侧胸头肌瓣和双侧胸骨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联合瓣包裹仅适用于移植短于 4cm的气管段  相似文献   
12.
眼轮匝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周围局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眼轮匝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眼睑周围局部缺损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自1988年始,对21例病人侧胸区皮肤血管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定性观测并结合术中血管定量测量,得出了三大血管系统的长度、口径及出现率的资料。结果是以肩胛下胸背动脉系统为最恒定,平均长度15.43±0.504 cm,起端口径平均1.58±0.122 mm。侧胸动脉系统和副侧胸动脉系统次之。回流静脉口径最粗的胸腹壁静脉出现恒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单酚氧化酶(monophenol oxidase,MPO)和二酚氧化酶(diphenol oxidase,DPO)的同工酶酶谱形式。方法:将收集到的42d活成虫置含0.05%戊巴比妥钠的RPMIl640培养基中,23℃孵育8h,分别研磨雌、雄成虫呈匀浆,显色单酚氧化酶的样品匀浆时另加5%的TX-100。超声粉碎、低温高速离心取上清(含PO).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酶染色后分析两种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形式。结果:单酚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与二酚氧化酶的同工酶酶谱基本一致,电泳位置相同,表现为迁移率相同的一条带,但是单酚氧化酶的酶谱谱带较二酚氧化酶的酶谱显色弱。同时,雌虫及雄虫的单酚氧化酶和二酚氧化酶亦表现为迁移率相同的一条主带;但雄虫的酶带显色反应较雌虫弱。结论:日本血吸虫成虫体内酚氧化酶存在两种形式:单酚氧化酶和二酚氧化酶。而且不仅雌性虫含有酚氧化酶,雄性成虫也含有少量的酚氧化酶且两者酶分子相同。雄性成虫含有少量酚氧化酶的生理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常人体皮肤50MHz超声生物显微镜声像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正常人体皮肤声像.方法 使用50 MHz探头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对50例正常人全身7个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声像观察及超声测厚.结果正常皮肤表现为两条平行的强回声细带,中间夹以较宽的中等回声带.测量的皮肤厚度范围在(1.12±0.19) mm手背与(2.61±0.61) mm手掌之间.结论 采用50 MHz的超声生物显微镜可以对正常人的皮肤结构清晰地显示,并可以准确地测量.可以反复多次多点测量,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6.
酚氧化酶(Phenoloxidse ,PO)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体内,人们已从多种动物体提取纯化并鉴定了PO。依据PO的不同,其分子质量、最适温度、最适pH、激活剂、抑制剂和催化功能均有所不同。本文就寄生虫酚氧化酶的命名、生化特性、组织学定位、生理功能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1 命名据国际生化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ofBiochemistry ,IUB :1984)命名委员会统计[1] ,该酶在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的命名不同。它们属于同一组酶,根据其底物不同可分为若干种:儿茶素氧化酶、酚氧化酶…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amamplified polmorphic DNA,RAPD)分析曼氏血吸虫中间宿主浦氏双脐螺(Biomphalariapfeifferi)种群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酚氧化酶(Phenol oxidse,PO)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体内,人们已从多种动物体提取纯化并鉴定了PO。依据PO的不同,其分子质量、最适温度、最适pH、激活剂、抑制剂和催化功能均有所不同。本文就寄生虫酚氧化酶的命名、生化特性、组织学定位、生理功能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用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方法 自1996年2月至2004年5月用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110例。结果 痊愈45例,显效:40例,有效25例。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0d。结论 全颜面皮肤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值得在皮肤磨削整形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腕部及前臂远端扩张皮瓣治疗手背皮片移植术后瘢痕及瘢痕所引起的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治疗8例患者、13只手。一期于手腕及前臂背部植入扩张器,术后常规注水,注水效果满意后,行二期手术治疗。二期手术切除手背瘢痕、充分松解挛缩,矫正畸形,扩张皮瓣覆盖创面。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腕及前臂背部扩张皮瓣修复手背部植皮术后瘢痕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